徐祥千 闫栋 王志翔 刘沛岩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 山东潍坊 261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电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用电量与日俱增,电网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检修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实践证明,对输电线路进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的效率。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用电以及社会公共设施的用电量都在逐年快速增长,这必然对输电线路等电网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有序发展,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轻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整个电网瘫痪,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分析
近年来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电网建设更为完善,逐渐向高电压、高参数方向发展,传统的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必须要基于现状来进行调整优化,形成完善统一的检修方式,提高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含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所存隐患,促使线路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可以利用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功损耗监测技术等,对输电线路进行全程运行监控,掌握其实时运行信息,为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提高检修工作综合效率。
2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检修时大多采取的是定期检修制,这一制度通常是将时间作为基点,但是在检修项目与检修周期这两大方面通常凭借的都是传统经验。如果不能对性能差异、设备质量、工作状态以及结构组成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的话,就极易出现检修费用偏高、检修周期非常短的情况,这些都极易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好的影响。然而,在近些年间,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渐地呈现出自动化、大电网、高电压以及高参数等趋势,这就使得以往传统的检修策略很难满足现阶段客观的检修需求。特别是在进行了“两网”改造后,国内的电力系统对技术含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同时很多的电力设备并不需要进行常规检查。面对这一形势,如果依然使用以往的定期检修制度,极易引起资源浪费现象,甚至会对线路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会出现检修失误进而引发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就需要研究更利于输电线路检修和运动体系化的管理方案,来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主要由人工来完成,线路运行人员将输电线路的运行信息记录下来,由技术人员对这信息进行分析,再由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在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都有所欠缺,不利于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的管理。将智能化平台运用到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中,可以减少信息传达环节,缩短输电线路维修时间,从而使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智能化平台系统包括无线数据的传输、数据的采集及分析等。在使用智能化平台进行输电线路的运行及检修管理过程中,通常数据的分析和采集都是通过GPS定位系统来进行的。GPS定位系统还可以完成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根据GPS技术的定位功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巡视。提高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2搭建输电设备信息档案库
当前,输电运行检修工作呈现出用电设备复杂和输电线路大规模发展的显著特点,这些都使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工作的管理模式呈现出混乱现象,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建立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搭建输电设备信息档案库能够有效解决输电线路工作中的混乱情况,在搭建设备信息档案库时通常可建立各项设备的原始技术档案。例如,关于运行参数的计量、试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异常信息的记录等,这些都对后期分析输电线路实施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只有同原始状态下的运行检修过程进行比较,才能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对检修计划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对检修的主体数据和时间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等,这些都是进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支撑。
3.3强化对维修队伍的建设
运行维修队伍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者,运行维修人员是输电线路检修一体化的执行者,因而运维队伍和运维人员的思想认识、技能水平等都会对输电线路的检修管理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从电力企业的角度来看,应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队伍的建设,并应引入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素质运维人员。与此同时,还应适当提高运维队伍的薪资待遇,并对其工作环境加以改善。当然,还可将立足点放在对运维人员的企业学习和培训方面,借助于规程的学习、岗位实训练兵以及现场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以此为基础,将市场化管理的手段运用到运维队伍的管理中去。此外,还可借助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和绩效考核等来提升运维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从运维人员的角度来看,其也应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应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状态以及输电线路的具体运行情况,同时还应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做好输电线路的检修作用,以切实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3.4强化安全检测环节
输电线路安全检测程序应力求精确,对于检测所得出的具体数据还应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估,从而得出精确的检测数据结果。针对检测数据结果,还应做好系统、详尽的记录,对于一些关键数据应进行精心保管和分类存放,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具体的安全检测环节还应根据行业规范并严格遵照程序进行操作。
3.5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体制
要想切实提升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还应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应彻底摒弃分体管理中工作效率较低的陋习,不断健全和完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相应管理岗位的绩效管理制度。此外,还应采取多样化的创新式的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有效调动运行维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时,不但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具体供电效率大大提升,还可以使检修输电线路的成本大大降低,这针对输电线路的社会效益、安全运行、经济效益来讲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此情况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探索,提升有关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进而使线路故障的恢复速度以及响应能力可以快速提高,以保证中国电网可以一直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盛兴隆.关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07:320.
[2]张海马.关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23:93-94.
[3]高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05:155-156.
论文作者:徐祥千,闫栋,王志翔,刘沛岩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还应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信息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