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冲击及对策研究
曾廷超,刘 敏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81)
[摘 要] 校外培训机构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立学校教育的补充,一方面,它减轻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它以谋利为目的,高收入低压力的丰厚利润吸引着在职教师,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职教师校外兼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极大地冲击着公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校外培训冲击了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职业情感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部门应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办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形成并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从而规避校外培训的冲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 键 词] 校外培训;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外培训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和影响
校外培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办学校教育的补充,近年来办学数量和种类急剧增长。2018 年2 月,教育部开始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各省相继出台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过综合施策和分步治理,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问题的长期积累,校外培训的乱象依旧存在。校外培训势头强劲是因为其有巨大的市场,中小学生的家长自觉自愿为其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同行间竞争激烈,争取校内优质师资成为校外培训竞争的主要战场。校外培训机构在赚钱与提高教育质量之间寻求到一条捷径,于是他们把利益的尖钩伸向公立学校教师。尽管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校外培训的禁令下达,但是在轻松环境的吸引下,在高额的劳动报偿的诱惑下,许多教师越出制度的界限,开始热衷于校外兼职,甚至一些年轻教师为了能更多地赚钱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专心从事校外培训工作,又或者他们暗地里形成了利益合谋,教学过程粗化,变相逼迫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校外培训对公立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甚至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表情型文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主要用于表达情感与态度。在商务文本这个大类别中,很少有用来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文类。商务文本中,广告的目的并非艺术创作,但它有时也会通过创造性地表达情感与态度,来实现吸引潜在客户注意力,让其心动的效果。既然表情型文本的翻译传递的是“情绪”,那么译者在译文内容组织上的空间就更大。
(一)冲击教师的职业情感和理想
校外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将教育作为商品进行出售,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的教育目的变成了获利,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再是兢兢业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商业化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中存在购买者和售卖获利者的角色,其中学生成为购买教育商品的金主,为此教师的学生观显然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教育的接受者,更是一种为教师创造利益的源头。教师的职业情感紧随着师生关系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教师为了吸收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不断地讨好、吸引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上帝,学生成为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形成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资源鱼龙混杂,商业化风气污浊。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教师在生活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教师角色只是其中一种,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许多困难,身心问题或家庭问题都有可能分散教师的精力,校外培训机构在雇佣教师群体的同时会关心教师的校外生活,给予教师课外帮助和支持。学校教师的管理多存在于教学层面,忽视教师个体的身心发展动态,过于关注教学水平导致教师群体无暇顾及自己专业发展或者淡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这两种极大的对比对教师工作的职业情感容易产生挫伤。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尽管教育部明令禁止教师参与校外培训,但是教师校外兼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校外兼职过程中只以自己公立学校教师的身份更多地谋取利益。公立学校教师在接受学校一天的繁重任务后没有太多的精力对待他们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工作,只是混日子度时间,根本没有特别用心地教授课程。特别是校外教师的备课程序没有要求,教师多是帮忙解决学生的作业困难,没有用心雕琢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粗糙应付了事。公立学校教师在校外兼职的过程中,因为环境自由、管理轻松而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长期兼职过程中过于放松教学组织和设计能力必然阻碍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校外的高收入工作使教师投身于长期的兼职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学校学生,教师的教学智慧得不到好的锻炼,止步不前则是退步。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进行生物课程学习中逐渐内化形成的品格和能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内化,以下以福建省生物统考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二、理性规避冲击,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育部门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办学
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师资水平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挽留优秀人民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公立学校教师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鼓励中小学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科研赚取课外的科研经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搞科研、搞课题,在不断增长知识和见识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一线教师关注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忽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思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能力。适当提高教师的基础工资,改进教师的工资评定标准,将教师的课题研究纳入评定范围内,但要有上限以防出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减少教师职称等级发放工资数额,可将公立学校教师的职称职位按照占基础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发放,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之间恶意竞争和贿赂。还可以仿照课外培训机构的小时制工资结算方式,将教师教授课时数作为工资评定的一项规则,所谓多劳多得正是这个道理。信息时代,人们可以迅速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各种消息。网络上有关教师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家长对教师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关注舆论导向,发挥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巨大影响力,重塑教师职业的美好形象和社会威望。此外,还需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水平,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包括受尊重的权利,保护教师的专业地位。
(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校外培训机构用人制度门槛较低,滥用在职教师或者不足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人才选拔时,多以利益最大化为第一出发点,节省成本或招揽在校教师吸纳生源。各省市必须认真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基础设施、教育环境、办学地址、收费标准进行查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岗前培训,严格进行师德教育,使从业人员正视教师专业,拥有正确的职业认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防止教师与校外培训形成共生发展的利益链,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督,鼓励社会监督。可以采取教育监督直通车,实施物质奖励,严格规定公立学校教师不允许校外兼职并将教育处置公开化。据统计每年公办公立学校教师队伍中有60%是由校外培训机构的任职人员报考录用的,所以教育部门在培训校外辅导教师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为未来公办学校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合格教师。因此,教育部门在有效监管课外培训机构的同时,应注意校内和校外的衔接沟通,使公立学校教师的教育进度和手段透明化,为校外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即未来有可能成为公办教师的人员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形成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许多学校并没有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学校只是注重已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教师群体的再教育并不重视。形成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教师在职实践来看,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从事的多是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教学风格,要想改变这种风格很难,所以,许多在职教师都不觉得是自身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努力适应自己。学校应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公开课的竞赛或专业知识的学习,制定健全的评定教师教学工作和参与学习的评价制度,与校外培训多联系争取达到共同进步。学校教师重课堂教学能力、轻视教师知识水平,重视外在手段、轻视内心情感。目前许多学校都有一定的职后培训,如在职教育、参观考察、教学竞赛等。实际上这些形式的职后培训很多都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专门针对教师专业思想和素养的教育。
(四)完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
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把重要标尺,只有按照评价标准严格量化评分才能在评价过程中更好地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方面。只有先列好规则才能按照规则办事,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列在考察评价范围内,才能真正从制度上要求教师重视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和意识,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可能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教师群体只有正面直视自己的不足并采取措施,才会使自己永葆生机与活力。
面对校外培训机构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群体的自我认知,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制度保障、学校的切实关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信任和支持。面对社会发展对教育行业提出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差距较大,医疗、幼儿教育、养老服务等方面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才外流问题突出。2017年,大连60周岁以上老人148万,占总人口比重24.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在连大学毕业生留连比例较低,年轻人口和专业人才缺乏。
参考文献:
[1]李燕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东芝.课外补习教育的规范化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
[3]林浩亮.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3):103-106.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216-0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