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理念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启示论文,交通运输论文,理念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虽经二战严重破坏,但战后经济迅速起飞,如今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总结日本交通发展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交通的“先发诱导”理念
在日本,交通已超越传统概念和边界,是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性要素,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因此,日本综合交通规划的制定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借助法律、法规确保交通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1.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作用
二战前,日本为加快国内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初期就已建成铁路干线网络和强大的海上运输体系。二战后,在经济进入“赶超”之初,政府就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制定适合日本经济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并按照规划科学实施;在汽车社会到来之前,就已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和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2.重视交通和国土开发的密切联系
自1961年以来,日本已经五次制定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都十分注重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土开发利用的密切关系,并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主导区域开发的基础和重点。日本高速交通体系的建立,高速公路和新干线铁路的建设,一方面作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骨架,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土开发先行启动,为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扩大发展空间、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3.财政金融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
作为政府公共投资的重点,政府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地制定了适合日本经济的投融资政策和办法,保证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仅用不到欧美1/4的时间就全面建成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并推动了日本国土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民为本”,优质高效地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运输需求是日本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基本理念,这在日本各时期的交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坚持客运优先的发展原则
旅客运输、城市交通在日本交通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综观政府乃至民间对日本交通政策的研究与拟定,绝大部分篇幅是用在旅客运输方面,货运方面的物流政策也是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2.以快捷、便利、安全、舒适为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是实现出行的基本手段,也是创建宜居环境的重要条件。创造舒适、安全的旅行环境始终是日本交通发展的追求。近年来,随着日本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更是把移动的便捷性、运送的效率性、环境的和谐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放在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世界交通事故率最少的国家之一。为减少交通事故,多年来,日本从运输工具的研发制造、交通环境的治理到法规制度的建立,全方位、多层面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
3.重视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能源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也是一个对节能和环保十分重视的国家。日本遵循“能源、环境分析—政策目标—主要方向一重点措施”的政策体系,通过利用市场、行政、财政等不同手段,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道路交通的能源管理。为应对小汽车日益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国土交通部门还积极推动汽车交通的绿色化并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规制,并提出在交通运输领域促进循环型社会和节能型运输体系的形成。
三、“维护公平”的市场管理理念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引致需求,以提供客货运输服务为直接目的和存在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活动受市场规律所决定,主要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实施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实现既有市场公平竞争。但是,理想的市场运行需要以完善的规则和机制来保证,并以各种资源的无障碍流动为前提,在两者都难以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效率与公平协调统一的问题,需要政策进行引导来弥补市场失灵。政策的引导既需要以法律规章为依据,更需要正确的行政理念来支持。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策的重点在于突出协调,整合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确保效率,又不能损害社会公平。以“维护公平”为前提的市场管理理念,处理市场与政府指导间的关系,是日本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功经验。
表1中日收费公路规模的比较(单位:公里)
高速公路
其他 合计占公路总里程
日本(2004)8108 2436 10455
0.9%
中国(2006)43500146500190000 5.5%
1.建立完善的交通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是交通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日本政府对交通运输业实行积极管理的重要措施。近50年来,日本颁布的法律、法规包括:《道路运输法》、《海上运输法》、《日本国有铁路法》、《港湾法》、《航空法》、《仓库业法》、《交通安全法》、《道路整备紧急措置法》、《有关交通安全紧急措置法》等。另外,在《防止不公正竞争法》、《禁止垄断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防止中小企业倒闭共济法》、《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经济法中,也对交通运输部门作了特别规定。这些法律成为制定和实施日本交通发展计划、落实交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政府对交通运输的法制化管理。
2.重视市场对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竞争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是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高效运行的原动力。因此,日本政府始终把开放、统一的市场体制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通过市场增强运输企业的活力,提高运输效率,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高效运行。在培育和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效果。
3.注重发挥政府在交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交通运输与普通商品不同,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点,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完全靠市场自由竞争,许多政策目标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有可能扭曲社会的真实需要,背离有利全局的发展方向。因此,日本交通发展政策具有明显的国家干预性质。初期,日本交通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可能实现较快发展。日本综合交通规划制定采取的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借助法律、法规,确保交通有序发展。在日本综合交通体系步入成熟阶段后,日本在竞争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和统筹完善”原则,逐步加大了政策介入力度,通过政府对交通运输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运输资源配置效率。
四、将城市交通作为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现代化城市体系的形成,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城市命脉的城市交通既是保证城市正常运作和完善城市功能的基本手段,也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把城市交通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发展国家干线运输体系的同时,更侧重于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以及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日本政府把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先导,较早地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根据城市交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使城市交通的发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需求,尽可能地避免和防止交通成为制约城市乃至社会发展的瓶颈。
五、日本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启示
1.交通运输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有效提高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大缓解了长期以来供给能力不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但在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交通运输市场化方面,目前有两种倾向或认识需要引起注意:一是泛市场主义,即认为市场是万能的,通过市场就可以解决交通供给方面的所有问题。在这种认识主导下容易产生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把本应国家经营管理的很大一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完全推向了市场,市场化融资比重过大。这主要表现在收费公路建设方面,从表1可知,日本收费公路比重不足1%,而我国高达5.5%,如果不考虑农村公路因素,比例更高达9.5%。二是垄断主义,这在铁路运输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前者不可避免地造成行业自身受损,服务水平降低,后者则导致行业发展乏力,竞争能力和服务意识缺失。这两种倾向都是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管制不到位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的表现。总体而言,我国交通发展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积极加强交通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积极推进铁路政企分开,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管理理念,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
2.强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与交通污染与日俱增,状况日趋恶化。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大城市的崛起,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活动节奏加快,客运需求增加迅猛;二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加。但最根本的是没有遵从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比较表2、表3中北京与东京城市交通运量和城市交通设施结构,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城市交通的问题和存在的差距。
我认为,解决大城市、特大城市市内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依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这是世界各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普遍规律。对于轨道交通在大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我国近年认识上有所提高,但是受观念和体制上的制约,建设规模太小,速度太慢,亟待加强。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以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为主体的城市交通换乘体系。
标签:交通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