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动态CGE研究_贸易条件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CGE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币论文,动态论文,CG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9(06)-0065-09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从1979年到2007年的29年间,中国经济保持9.8%的年均增长速度,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进出口贸易年均递增16.7%。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汇率制度也经历了由单一固定汇率到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度,再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演变。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6年,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币值更趋于稳定。尤其是在历时两年、波及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魄力,为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走出困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因此大幅提高,人民币也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硬通货,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走势。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政府和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并沉淀,这是目前人民币走向国际区域化的初步表现。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国内很多学者和经济学家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或不可缺少的条件[1-4]。也有学者对此问题持不同态度,赵海宽认为,虽然成熟的国际货币必然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但货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并不一定要求完全的自由兑换[5]。丁剑平等指出没有必要把充分可自由兑换作为起步的前提条件,中国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因素大于不充分可自由兑换的限制因素[6]。赵庆明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从根本上不是一回事,不存在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货币可能是不同的[7]。袁宜借鉴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认为应通过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政府对国际化进程的积极推进等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8]。姜波克等从国际货币职能的角度指出人民币要经历从初步国际化的货币到完全国际化的国际货币再到国际中心货币的漫长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将伴随着我国的汇率政策由稳定走向浮动和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9]。查贵勇通过比较当代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德、日情况,从国民经济实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等角度出发,指出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10]。蒋万进等(2006)通过构建货币国际度指数体系,加权相关指标后测算了2002年相关货币的国际化综合指数,以美元国际化的水平为标准100,其中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接近40,日元为28.2,人民币为2,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初级阶段[11]。朱孟楠和陈硕站在建立统一货币区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角度,从经济层面的相似度和货币层面的融合度以及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出发,选取GDP、产业结构比率、经济开放度、失业率、汇率、财政赤字、消费物价指数等指标逐一分析比较,认为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12]。何问陶、黄莹从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度、宏观经济趋同性、财政状况的趋同性四个标准对内地与港澳构建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每个标准再分别选取不同的指标展开分析[13]。曾庆宾和刘明勋则对经济开放型、产品多样性、要素流动性、金融一体化、经济趋同标准等进行了研究[14]。梁隆斌通过对东亚与欧盟贸易依存度、产业内贸易趋同性等角度比较,在解决要素可流动性较低、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等障碍的同时,认为目前环境下组建单一的货币区是比较适宜的[15]。

对于人民币的利弊,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王元龙认为人民币境外流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16]。曹红辉(2008)分析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元国际信用受影响,正是为人民币扩大国际影响,增强信用水平和国际地位创造了一定条件。从中国长远的国家利益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远远大于其弊端。其好处之一是中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行量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来获得一定数量的铸币收入。另一个好处是大大减少中国国际收支的波动——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就从来不需要考虑其国际收支的危机。第三个好处是外贸企业的结算和成本以人民币计价,可以大大减少其面临的汇率风险[17]。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引起了不少国外学者的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早在1999年就在德国《明镜》周刊上发表文章,指出20年后这个世界上将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将通用;在亚洲,中国的人民币将占主导地位;而在其余地区欧元将成为主要货币。2001年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30年后,世界将可能有三种主要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同年,《远东经济评论》发表题为“人民币的时代”的评论文章指出:在21世纪头几十年的某个时刻,随着人民币实现完全兑换,很快人民币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世界上兑换频率第四高的一种货币,世界将获得一种新的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将会打破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平衡,如果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重视程度不够,那就会面临风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杰夫发表文章称:“未来,如果全球只剩下三到四种主要货币,那么人民币将是其中之一。人民币有资格成为与美元、欧元比肩的世界级货币。”[18]“欧元之父”蒙代尔(2002)指出,随着中国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及四种货币双向流通的加强,最终必将在“中国区”出现一个“最适度货币区”,实现中国内地和港澳台货币的统一,实现人民币区域化[19]。Dobson and Masson(2009)的研究认为,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国际化已经具备相当的条件,这为人民币未来实现国际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0]。

当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多基于定性分析和传统的单方程计量回归模型,对于目前逐渐溶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经济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应用一套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模型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由抽象的理论形式转变成一个可计算的实用模型。它借助方程、变量以及经济系统的真实数据,用模型语言复制出现实经济系统后,可全面定量分析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CGE模型的一般均衡框架使它能描述多个市场和机构的相互作用,可以估计某一特定的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对经济系统整体的全局性影响,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政策分析工具。因此,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合理选择。张青龙通过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货币、财政政策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唯一的一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该文只是静态模型,只能比较静态分析人民币升值前后的经济影响,不能动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未来每年的经济影响。比较静态分析建立在经济结构变迁不大的基础上,而中国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结构变化大是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特点。因此,建立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汇率问题将更有效率[21]。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就现实情况看,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这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究竟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如何?其影响程度有多深?诸多的问题都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鉴于当前国内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定性分析阶段,为了能够比较精确的运用国内经济信息和经济数据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本文尝试借助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各地区的产出的影响,而且从微观层面各个产业部门受到的冲击进行分析,得到税改后一段时期内各经济变量变化的大致路径,准确把脉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并试图以此为依据对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对策分析。

二、构建用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的CGE模型

(一)模型说明

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CGE模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世界银行在80年代推出的一套名为“一般代数模型系统”(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简称GAMS)的软件,以求解大型经济数学模型;二是美国的国家国际商业委员会(USTIC)与Purdure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美国经济的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系统;三是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开发的基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大型CGE模型ORANI和MONASH,其中MONASH是由澳大利亚国家政策中心牵头开发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其目的主要是进行政策的预测和模拟分析,在澳大利亚政府部门经济政策分析和制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成为世界其他国家CGE模型研发的参照模本。本文采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和湖南大学联合开发的MCHUGE(Monash-China Hunan-University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这是一个以MONASH模型为基础的基于中国经济的大型动态CGE模型。由于充分借鉴了MONASH模型先进的建模方法和采用了专业配套软件GEMPACK进行数据处理和求解计算,该模型可进行细化为57个产业部门的动态分析,得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各方面丰富的结果。MCHUGE(Monash-China-Hunan-University-General-Equilibrium)模型是一个以中国经济为背景的单国多部门动态CGE模型,由一个包含十几万个方程的方程组体系以及大量的经济数据和参数构成。该模型以澳大利亚Monash大学COPS中心开发的ORANI为蓝本,包含57个产业部门、3种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和6个经济主体(生产、投资、家庭、政府、国外、库存)。对应于CGE模型的3个新发展方向:模型动态化、引入金融因素和刻画不完全竞争,MCHUGE通过引入资本累积,金融资本(债务)累积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这三种跨期链接将模型动态化;在金融因素方面,引入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投资收益率并刻画了国际收支平衡,将实际汇率与进出口价格、实际GDP价格联系起来,使得汇率真正成为经济体系中的价格信号;对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MCHUGE假设其服从为完全竞争结构,每个产业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不同产地同一商品间具有不完全替代性。本模型采用的数据库是GTAP第六版中国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2006年3月澳方根据新近公布的200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对其中部分数据进行了更新,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政策分析的有效性。MCHUGE模型主要包括生产模块、需求模块、流通模块、贸易模块、价格模块等[22-23]。

本文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应的政策模块,来定量模拟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及效应。MCHUGE模型通过政策仿真来模拟不同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其方法为:基于1997-2006年的历史可观测数据为历史模拟期,拟合出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以2007-2015年为预测期,这个时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预测模拟,即政府不改变任何现存的经济政策、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另一部分是政策模拟,即在预测模拟的基础上,对某特定时间段加入一定政策冲击,对比模拟结果与预测模拟,分析该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

(二)框架分析

根据Girton和Lee R.Thomas模型的推导及实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24]。Girton和Roper[25],张红梅、姜丽丽、李春晓[26]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货币替代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着等同性。因此,本文的研究依据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间接地通过人民币升值变化来反映。由于MCHUGE模型的理论框架中并没有严格的金融部门,因此,在使用这一模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理论框架进行一定的变换,以适应于本文的研究需要。

MCHUGE中的汇率传导机制如下:

其中,p0realdev表示实际贬值,p0cif_c表示以本币计算的进口产品与劳务的到岸价格,p0gdpexp为GDP平减指数,pf0cif_c是以外币计算的进口产品与劳务的到岸价格,phi为名义汇率。其中,pf0cif_c和phi为外生变量。

当进口产品与产品价格高于本国所有产品与劳务的价格时,本币发生实际贬值,因此p0realdev定义了一个实际汇率;以外币计算的进口品到岸后经过汇率折算后得到以本币计算的进口品到岸价格。

MCHUGE模型中定义的汇率phi是名义汇率,并作为模型的计价基准numeria存在,若单纯对其进行冲击,一则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现状,二来使得整个模型的价格基准发生改变。同时,起实际汇率作用的p0realdev为内生变量,不能进行冲击。这里我们对pf0cif_c进行冲击,因为汇率的变动使得进口产品折算本币价格时发生变动,进而引起整个一般均衡系统价格的变动,导致原有均衡的打破,使经济向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过渡。

结合MCHUGE模型的理论框架,我们现在以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为例,介绍所涉及的变换。中国出口产品的离岸价为: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出口补贴直接反映出来。Feenstra在其研究成果中也认为,汇率变动与关税补贴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是等同的[27]。

(三)闭合条件

在政策模拟(名义汇率变动模拟)条件下,闭合规则将不再采用名义汇率作为基准价格(Numerical Price),这是因为此时如果名义汇率变动仍引起所有内生价格同比率变动将失去研究的意义。为了研究的方便,模型将采用名义工资作为基准价格。同时假设实际的税后利率内生,这使得对名义汇率变动的研究成为可能。

在劳动力市场,假定实际工资率外生,并存在滞后调整。一般情况下并不考虑内生的技术进步,因此技术水平外生。在资本市场,短期内难以形成行业投资,即限制了资本的流动,但长期资本是可以根据行业的回报率形成固定资本投资。因此,在政策模型中,放开了资本流动假设。同时内生化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取决于单位资本的边际资本收益与边际成本之差。就业、技术与资本存量共同决定了收入法计算的GDP。

政策模拟中,假设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同比例变动,居民消费则由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决定(GNP-储蓄)。因为是研究名义汇率问题,所以将放开政府对经常账户赤字比例的控制,即进口与出口完全内生化。投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资本的需求,采用投资与资本的比率方程,但新增的国外投资还将受到汇率的制约。

(四)模拟方案

李稻葵、刘霖林在《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28]一文中通过设置三个不同的场景来预测人民币在2020年全球中央银行国际储备中可能占据的比重,其假设如下:

1.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经济环境和2004年保持一致,货币稳定程度等不变。全球GDP的增长在2004年至2020年之间为3.5%。

2.我们对中国经济在2004至2020年之间的增长情况做三种假设,同时在这三种情况下来预测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未来比重。

情景(1):中国GDP前4年增速为9%,后续11年增速为8%。

人民币汇率前4年平均升值幅度为3%,后续11年平均升值幅度为1%。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在2020年为1%。

情景(2):中国GDP前4年增速为9%,后续11年增速为8%。

人民币汇率前4年平均升值幅度为3%,后续11年汇率不变。

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在2020年为4%。

情景(3):中国GDP前4年增速为8%,后续11年增速为5%。

人民币汇率前4年平均升值幅度为3%,后续11年汇率不变。

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在2020年为4%。

在这三种假设下对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比重的预测,如表1。

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假设下,李稻葵、刘霖林预测了人民币在三种测度下可能占据的比重,人民币可能成为在国际储备中的第三大币种,在比较中性预测中,人民币大约占17.54%。不难看出,人民币可能存在的国际化需求是巨大的。

李稻葵、刘霖林三种情景可以预测得到人民币将成为在国际储备中的第三大币种,说明这三种情景能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三种不同国际化路径,我们沿用这三种情景来仿真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这三种情景下的模拟结果,来比较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路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三、模拟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MCHUGE模型对不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由于模型模拟结果高度依赖于基准数据和相关假设,因此必须联系假设来看待模拟结果。

(一)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图1 三种情景下部分产业贸易条件的变化

模拟结果显示,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变动都为正数,这就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贸易条件改善。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进口价格上涨所致。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出口价格指数上升,此时的贸易条件指数会上升,即贸易条件能得到改善。一方面,不同国际化路径对贸易条件的改善程度也不同。在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变动比例要比第三种情况下的变动比例高出0.01-0.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变动比例又比第一种情况下要高出0.01-0.06个百分点。在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可以使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稀缺的进口技术、设备、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同时,消费者的实际财富和购买力因进口品价格下降而扩大,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从而改善中国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价格优势。

(二)对就业的影响

图2 三种情景下部分产业就业的变化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幅度越大,中国的就业率就下降得越快。比如,在2010年,情景C下的就业下降率为-0.175%,而情景A和情景B下,2010年的就业下降率仅为-0.025%和-0.05%左右。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借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这样,最后会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

(三)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有的产业将从中收益,而有的产业则会因此受损。MCHUGE模型中包括57个产业部门,但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与进出口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在本文中,将从中选取15个与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相关性的产业部门进行情景模拟。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三种不同情景下,各个产业部门所受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变动的程度不同。我们根据产业获利或受损对这15个主要部门进行归类,并选取代表性的部门进行分析:

1.能源型基础行业

包括石油、天然气、煤。代表性部门为石油。

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石油进口迅速下降,其市场反应与一般商品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石油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根据范金等的计算,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3148,与一般的负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当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国外石油的价格相比较是下降的,因此,国内市场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也会下降。但是由于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国家应该反市场操作,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国民收入增加的机会,大量进口石油,进行石油战略储备。

2.原材料进口型行业

代表性部门为矿物制品。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以外币标价的商品价格下降,矿石等原料的进口成本大大降低,因此生产矿物制品的企业得以提高利润,从中受益。对于该类型的部门,人民币国际化幅度越大,获利越多。

3.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包括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制品。代表性部门为纺织业。

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来说,劳动力成本是决定其产品成本和利润的最主要因素。中国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中国有大量知识高且成本低的劳动力,这是中国目前能吸引全球大企业纷纷将生产和研发基地转移到中国的根本原因。当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的实际工资水平将上升,导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对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以纺织业为例,在2010年这一年,情景3下行业损失为1.61%,而情景1和情景2下的损失为0.26%和0.42%。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尚未升级,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仍然是支柱型的产业,所以,中国应避免人民币国际化对其造成的巨大损失。

4.原材料出口型行业

包括林业、造纸印刷。从表2、3、4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该类行业的价格优势被削弱,直接导致产出水平的减少。

5.服务业

包括商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其他服务。从上述三个表中可以看出,服务业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受益,而且国际化程度越高,行业的产出水平就增加得越多。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国民财富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也随之增强,因此,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就能从中受益。

四、结论与展望

从模拟结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有些部门的影响可能与一般预期并不一致。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基准数据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动态效应。动态效应是反映资源配置的静态效应与反映经济规模增长的增长效应的综合,其中增长效应主要来源于投资—资本积累机制、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机制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在动态效应主导的情况下,模拟结果更多地反映了现实中多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而非如静态效应仅反映资源配置效应。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将是历史性的发展趋势,但是,人民币今天完全成为国际货币的障碍仍然存在。一旦条件成熟,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美好前景,今天的政策考虑需要十分谨慎和务实。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不仅具有时间演进的阶段性,同时也具有空间拓展的层次性,在当今国际货币金融格局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区域集体行动”为货币走向最终的国际化提供阶梯,是非常必要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演进、时间阶段推进和流通范围扩展的三维动态统一,其实质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向前推进。但是,与世界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相比,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相当低。中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治条件还不足以支撑人民币的充分国际化,人民币从初步国际化到完全国际化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为了挑战美元,但仍会触动美国的利益,来自美国的影响和牵制不容忽视,因此要妥善处理人民币与美元的关系。李晓指出中国在对外支付、结算和外汇储备方面形成了一种依赖于美元的“自增强机制”,这决定了人民币在推行亚洲化的过程中只能渐进地实施“脱美元化”,这一方面涉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则与扭转过度依赖美元储备的局面相关[29]。目前,日元与人民币都无法成为区域内“锚货币”,两者尚未具备区域内货币竞争的条件,从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来看,在日元—人民币之间实现协调应是最佳捷径[30-31]。人民币未来能否实现国际化,将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发展的状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中国和美国、日本等世界强国长期动态博弈的结果。

收稿日期:2009-07-2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人民币国际化动态CGE研究_贸易条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