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

我国消费信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

韦恒[1]2001年在《我国消费信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信贷是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居民未来收入为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的商品为对象的贷款。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消费信贷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方式和信贷渠道可以起到刺激需求、拓宽银行资金运用渠道等多种功效,正是在此背景下,消费信贷作为一项扩大内需的重要政策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引起了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多方关注。 本文在研究消费信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发展消费信贷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消费信贷的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以美国为例,介绍了西方国家消费信贷的现状; 第叁部分,通过我国现阶段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消费信贷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对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启示; 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

黄叶峰[2]2015年在《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叁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从“奇迹”进入了“新常态”的增长速度调档期,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根本立足点。马克思消费思想是马克思通过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一般辩证关系的论述,它以其科学性对中国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国外学术界并没有把马克思经济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框架内探寻与消费有关的问题。国内学者虽然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得马克思消费理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出现。但是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马克思消费理论某个具体内容的解读,缺乏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系统梳理,并且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的研究明显不足。马克思消费思想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叁个发展历程,为世界消费史做了六大历史贡献。其基本内容是由消费及消费结构理论、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理论、消费信贷理论、消费力理论和消费观理论六个部分组成的。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当代理论价值是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消费的地位和作用,生产消费比例关系理论表明资本投入、消费、出口要协调增长,消费力理论说明生产力和消费力要协调发展,消费信贷理论表明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的重要性,消费结构理论说明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差距对消费有重要影响,消费观理论表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非常重要。根据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实践价值提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对策和建议:首先,马克思消费思想有助于正确认识消费问题,并从更加重视消费,保持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协调、保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居民消费力叁个方面加以说明。其次,马克思消费思想有助于科学制定消费政策,并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倡导新型消费模式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积极推广信用消费方式、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叁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马克思消费思想有助于引导树立科学消费观,并从科学消费观是适度的消费观、公平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叁个方面加以述说。

陈琼[3]2002年在《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消费信贷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消费信贷是银行对居民个人和家庭的崭新的资产业务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模式下银行只对个人开展负债业务而不允许发展个人资产业务的落后经营方式,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从宏观考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增加消费品需求,促进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产品销售,刺激经济,带动经济增长。从银行的层面来看,发展消费信贷能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效益,促使银行突破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片面追求存款,忽视个人资产业务的陈旧的经营方式,向现代银行发展,有利于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然而目前该项业务在国内的开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消费信贷的发展环境、发展状况,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从改善国内消费信贷开展的环境;加强对消费信贷市场的研究分析和营销工作;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发挥科技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防范和转移消费信贷风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消费信贷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金融杠杆这一论点;通过对比国内外对消费信贷的不同定义,引出本文消费信贷的含义。第二章:消费信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第叁章: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对策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我们期待着国内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银行。

周弘[4]2012年在《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借钱消费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中国家庭所接受;再加上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住房等领域货币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消费信贷种类不断增加,覆盖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正在参与到消费信贷当中来。国际经验表明,消费信贷在西方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促进和鼓励家庭消费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此外,消费信贷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居民的参与程度也是一国金融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全面体现金融社会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目前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对于加快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刺激我国居民消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状况,借鉴和吸收美日两国消费信贷发展经验,以我国居民家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消费信贷行为的特征及消费信贷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为消费信贷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货币演进过程入手,分析不同货币形态下消费者消费信贷行为的发生以及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分析认为,在物物交换条件下和商品货币条件下,消费信贷行为能够促进消费者当期消费,同时能够提高两期消费的总体效用水平。随着货币形态从物物交换阶段进入到商品货币阶段,社会生产力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消费信贷行为的制度性保障不断增强,消费信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逐渐提高。在信用货币条件下,消费信贷市场完美程度越高,越能够推动当期消费,提高消费者跨期消费效用水平。通过分别考察美国和日本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居民家庭的消费信贷行为之后可以发现,美日两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的金融组织形式和消费信贷种类较多,特别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普遍存在为居民家庭享受金融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两国居民对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较强的认可程度,同时对消费信贷的参与度也较高。另外,美日两国政府均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到损害。与此同时,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十分显着的作用。与美日两国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十分缓慢,规模小、机构少、消费信贷产品单一是主要特点。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正式出现,是以住房、教育等领域的货币化改革为大背景的。这些重大政策的出台对于居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具有显着的政策性推动效应。随着消费信贷观念在公众当中的不断深入,消费信贷市场在近年来开始迅速发展,诸如消费金融公司等现代金融组织形式开始进入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提供的消费信贷种类也不断增加,更加贴近百姓生活需要;同时,以年轻消费者为代表的人群逐渐成为消费信贷服务的主要目标客户群。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利用家庭层面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消费信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住房按揭贷款对家庭消费结构具有显着影响:通过“挤压效应”,住房按揭贷款减少了家庭中低需求刚性消费项目的支出比重;通过“补偿效应”,住房按揭贷款激励家庭增加收入,用以弥补被“挤压”部分的消费支出项目。与此同时,家庭个体特征,包括家庭消费结构、家庭年龄结构、收入水平、家庭所在区域等特点均对消费信贷行为是否发生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本文随后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检验了消费信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消费信贷对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未来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前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正式出现,是以住房、教育等刚性需求领域的货币化改革为大背景,因此居民家庭的消费信贷行为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政策性推动效应。面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的现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在继续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市场的同时,国家惠及民生的经济政策应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继续坚持实施,不断缓解居民家庭的后顾之忧,最终释放潜在的消费力。同时要继续开展消费金融公司等先进金融组织形式在中国的试点和运营,在丰富和完善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的同时,更加贴近百姓日常生活需求,保证家庭能够切实享受到金融服务对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此外,随着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和覆盖面积的扩大,还要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教育,同时逐步完善对消费者金融服务方面的监督与保护。这样从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和挖掘居民家庭的消费能力,实现扩大内需的既定目标。

苏静[5]2015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叁,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叁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叁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于洋[6]2012年在《信贷渠道下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以适应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信贷传导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机制的有效工具,在信贷调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规则逐步完善,作为一种更加灵活的调控方式,我国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调节经济环境、引导经济增长趋势方面的贡献愈发深远,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缓解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消费信贷作为我国信贷的组成部分,满足了消费者跨期消费的目的,同时也增加了房地产、奢侈品等行业的发展,消费信贷具有扩大市场内需、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功能。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广,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了信贷渠道的主要部分,起到了应对危机、支撑经济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信贷传导渠道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经济理论,对我国信贷与经济增长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表明信贷传导渠道对国民经济有着正向作用,从而证明我国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为消费信贷的推广奠定基础。其次,本文明晰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实背景,利用计量分析检验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阐述消费信贷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以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动关系,表明消费信贷对于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势头的积极作用。本文将消费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变量,并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刻画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路径和协同变化,肯定了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消费信贷拉动内需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我国信贷与经济增长区制变化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而为保证渠道持续畅通,为消费信贷的推广提供基础,作为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与企业需共同作用。中央银行需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挥窗口指导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执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合理发放贷款并调整信贷投放方向,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从各方面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企业作为信贷传导渠道最后的主体,应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信贷政策稳健实施。消费信贷作为我国信贷的组成部分,在明晰了我国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为了积极推进消费信贷、扩大内需,政府应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导向作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还贷能力,并加强中低收入阶层对消费信贷的贡献力。商业银行应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保持消费信贷稳健发展。同时,应健全个人征信体系,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加强各银行间有效沟通。

蔡嘉懿[7]2017年在《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经济转型趋势、政策改革驱动、消费行为改变等多因素交汇,给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及消费需求的提升带来历史性机遇。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基础上,首先对消费信贷、消费需求及经济发展在全国层面上进行了特征性事实分析,形成了相对比较直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将观察视角细化到中国地区层面(省级),构建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消费信贷规模对消费需求规模的影响和消费信贷结构对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拓展分析,从规模维度和结构维度检验了消费信贷驱动消费需求进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和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通过增加居民消费信贷资源,有利于撬动地区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规模的扩大。通过增加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投放进而提升其在总贷款中的比重,能够驱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比的提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同时,消费信贷驱动消费需求进而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主要是通过规模层面推动的,结构层面的机制则不明显。本文的政策含义有叁:一是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可通过提升消费信贷规模来实现。同时,在总量信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贷款比重来引导居民部门消费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比重的上升,进而改善居民消费需求,优化消费支出结构。二是为了通过消费信贷方式驱动消费需求,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需要在信贷资源规模方面施策,而在控制信贷资源总量的同时单纯调整居民消费信贷的投放比重则收效甚微。叁是综合来看,通过消费信贷可以使货币、信贷政策延伸到消费领域,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我国提高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我国的消费信贷业能够健康而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蒋靖[8]2013年在《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指出消费信贷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贷款提供者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向消费者发放的主要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中、短期贷款。消费信贷由消费信贷需求、消费信贷供给两大要素构成。消费信贷在美国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系统化的消费信贷理论和经过实践检验的操作经验。美国也被普遍认为是消费信贷体系最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比较而言,消费信贷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美国的消费信贷发展史,总结美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消费信贷制度,促进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消费信贷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处于重要时期,新一届政府提出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防范风险,促进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等金融改革新举措,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开阔研究的视野,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消费信贷基础理论不仅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等消费理论,还包括H.G.莫尔顿的转换理论、郝伯特.V.普罗克诺的贷款流动性预期收益理论、基顿和斯蒂格利茨的信贷配给理论等银行信贷理论,为消费信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美国消费信贷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与市场条件的探究,不难发现,作为自由市场经济代表的美国经济,具有受政府干预程度小、法制化程度高、创新机制强,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以推动美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经济条件为基础,以消费信贷运作方式的特点为依据,可将美国消费信贷发展史划分为自由放任下的萌芽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竞争与监管下的兴起阶段(]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末)、变革中的高速发展与波动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金融创新失控后的危机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本文结合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经济特征为依据来划分美国消费信贷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美国消费信贷发展动因的研究,不能停留于描述性的分析,仅从制度、习惯、传统、社会保障等方面给出直觉判断,而是要深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经济原因。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因而一个国家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一结论在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经济原因分析中得到充分证明。通过探寻美国消费信贷发展史,我们发现,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经济发展进程具有一致性: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不断催生消费信贷市场,科技主导下的产业结构变迁优化消费信贷结构,家庭收入的增长提升消费信贷能力,这些是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真正经济动因。除此之外,美国的消费信贷文化和信用制度也是促进消费信贷运行的有利因素。消费信贷通过资金融通,有效的促进了社会总产品供求均衡,推动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诚然,美国消费信贷也存在由制度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和市场失灵,为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但是,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平稳运行与隐忧风险并存。因而,总结美国在消费信贷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市场规律,增强预见性,对于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释放改革红利,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信贷发展的经济条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应积极创新,不断拓宽市场供求,努力提高消费信贷市场竞争度;与此同时,又要防风险,把握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平衡,稳中求进,加强消费文化建设和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制,努力探索均衡适度的可持续消费信贷模式。

张琪[9]2016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广泛推行个人消费信贷。如今,个人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金融服务模式,尤其是在起步最早的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引入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这种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在消费信贷管理方面严重滞后,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控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中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之路,是一个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在这个方面进行大胆而有益的研究,为中国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出谋划策。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舒兰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五章,对舒兰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改进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务出发,与实际紧密结合;在充分研析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实践起步较晚,可用的参考样本较少,数据选取有一定局限性;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需要进一步的审慎分析与思考。

徐敏[10]2014年在《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对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文中提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作为最终需求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消费对拉动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消费率却出现了下降趋势。1978年到199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消费率始终维持在60%到70%之间。但1992年之后我国消费率呈现持续波动下降的形势:1993年到1998年期间,消费率下降至50%到60%之间;1999年到2001年叁年间,消费率虽小幅提高,但始终维持在61%到62%之间;2002年到2010年消费率则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59.6%下降到48.2%;2011年以来消费率虽小幅提升,但也没有超过50%,2011年的消费率是49.1%,2012年的消费率是49.5%。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叁驾马车,但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强。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症结。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扩大消费需求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扩大消费需求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消费理论与西方消费理论是当今世界两大并存的理论体系,西方消费理论应用数理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对消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被国外学术界公认为消费理论的主流理论。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双重转型期,消费需求不足受到更多的是转型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但是,西方消费理论就消费而论消费,并不考虑社会转型和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因此,西方消费理论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需要,我国经济实践迫切需要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指导。但是从国内外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来看,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还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针对马克思消费理论产生与发展过程、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的研究更是稀缺。国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很少涉及消费理论,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框架内探寻与消费有关的问题。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消费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很好地处理了马克思消费理论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以及经济危机理论的关系,从而使得马克思消费理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出现。但是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具体内容的解读,缺乏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系统梳理,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的研究明显不足。论文应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法对马克思消费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对策及建议。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马克思消费理论在19世纪40年代萌芽、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最终形成。第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及消费结构理论、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理论、消费力理论、消费信贷理论、消费观理论。第叁,马克思消费理论对消费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1)将个人消费引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确立了宏观消费理论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3)科学界定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辩证关系;(4)提出了科学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理论;(5)深入研究了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6)为消费差距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方法论有助于对消费形成科学而深刻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消费理论。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要整体推进,不可偏颇;(2)投资、消费、出口要协调增长,不可顾此失彼;(3)生产力和消费力必须协调发展,不能片面重视生产力而忽视消费力;(4)消费信贷对消费有一定影响;(5)正确的消费观同样非常重要;(6)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差距对消费有重要影响。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第五,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需求应从正确处理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保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良性互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流通业的发展、促进消费信贷健康发展、推动正确消费观形成等几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我国消费信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D]. 韦恒.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黄叶峰. 长安大学. 2015

[3]. 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践的探讨[D]. 陈琼. 湖南大学. 2002

[4].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理论与实证研究[D]. 周弘. 南开大学. 2012

[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

[6]. 信贷渠道下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于洋. 吉林大学. 2012

[7]. 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D]. 蔡嘉懿.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8].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蒋靖.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9].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张琪. 吉林财经大学. 2016

[10]. 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对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D]. 徐敏. 辽宁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我国消费信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