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论文_孙峰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论文_孙峰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品质生活。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类型的园林景观工程不断涌现,但许多景观项目景观设计并不合理,特别是植物配置方面,没有做到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影响了整体的观赏效果及技术水平的停滞不前。因此,探讨如何合理搭配景观植物,有效地将园林植物与景观建设有效的融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当代人们生活要求的园林空间,以此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根据当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了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引言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师需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结合植物的实际生长特征及习性等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创造出既具美感又有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一、当前我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新建的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很多地方盲目追求种植大树,大量运用草坪地被植物等,轻视了小乔木、花灌木等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且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造成了许多园林项目景观主题单已,植物配置大同小异的现象。共性问题表现形式如下:

1.1 盲目种植大树

当前城市绿化速度不断加快,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凸显政绩,不断增加大树的数量。不可否认的是大树种植后一旦成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显现出很好的绿化效果,但大树的成活率较低,后期养护成本较大。盲目种植大树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树直接跳过了由幼苗长大的阶段,让观赏者失去了欣赏树木生长过程的机会;二是移栽大树不易控制合理的间距,一般都会造成树木之间间距过小,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三是大树不易成活,移栽之前必须剪掉大量的枝叶,给树冠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2结构单一

一般情况下,为了突出园林的主题,保持园林的整齐性,都是采取单一的植物类型,如草木、灌木、乔木等。这样一来,虽然园林显得比较整齐,却失去了植物群落的分层,生态稳定性差。

1.3“截枝”严重

当前,在园林绿化中,各种树木的“截枝”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断臂”和“斩首”极为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当前所移栽的树木多为乡土栽种,但是未经过驯化,只能将枝叶甚至主干去掉部分,以提高成活率。但是虽然经过“截枝”处理,树木的成活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依然会出现大量死亡;有些即使成活,也会大伤元气,在后期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树木主干很粗,但枝叶却非常少,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的观感效果。

二、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2.1季节性原则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坚持季节性原则,突出季相效果,尽可能减少单调和相似的景观效果出现。在春季种植时令宿根花卉或柳树等植物,常见的春季植物有:丁香花、蔷薇、玫瑰、红叶桃等。在夏季,可以适当种植一些木槿花、紫薇等开花植物,能更好地呈现夏季的气息。在秋季,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及气候特点,种植枫树、银杏树或是观果海棠、散发香味的金桂等。在冬季,为体现冬季的气候特征,种植梅科植物、造型构骨桩等都比较符合冬季气候。

2.2植物层次性原则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层次配置和色彩搭配等,通过利用各种叶色、花色植物,合理对其进行高低、大小组合搭配,从而展现园林植物独特的层次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适当种植低矮灌木丛地被灌木时,在其中搭配中高层次的色叶植物如红叶李或银杏树等,保证色彩和植物高度呈现出完美的组合方式,既能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又能延长景观的观赏期,打造一个自然生态的景观群落。

2.3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应避免植物配置的单一性,将观花类植物和观叶类植物进行组合配置,不仅保证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也延长了其观赏时间。多样性一方面体现在将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配比都要有适当的差异和变化,另一方面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度,这样看起来具有整体不乱的感觉,既体现了植物生动活泼的性质,也体现了自然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三、关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式

3.1植物色彩的合理配置

在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配置主要有单色配置、双色配置、多色配置以及类似色配置四种。其中单色配置通常是在大面积园林设计中使用,但形成的大色块景观容易给人以单调之感;双色配置讲究的是两种色彩之间的互补与配合,如红色与绿色,同时相邻植物间的补色配合也能达到活跃色彩的目的,如大红色与黄色;多色配置通常会给人以活泼、欢快之感,如在某处景观设置颜色各异的花卉,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类似色彩配置通常发挥衔接作用,主要在园林设计中过渡空间时使用,使得景观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柔和,不会显得突兀,如花坛景观的花色由内向外或是由外往内循序展开,让观赏者感受到层次性与美感。

3.2有关植物层次的合理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条件是指配置和选择植物,要高度重视植物的配置,然后结合园林的景观色彩和光线、选出所需的植物品种和颜色等。另外,在植物配置前,还需要根据植物与地形的特点来安排岩石的花园和景观,进一步帮助植物的空间分布和发挥。在相同的位置上,利用景观配置来突出植物的韵味。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高大的植物,这样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在树上的设计中,要有效地结合人体的高度,主要以乔木设计为主,普遍采用单独种植,或者成行成列的方法。在以灌木设计时,通常要使用群植或丛植,在同一个地区有效地统一颜色。并且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理解相关知识的和分析空间环境。

3.3有关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就现在来看,我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物和物种,而且这些植物都会长期生存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适应了该地区环境,所以成活率很好。在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中,对于该类植物的配置,不仅要突出其地域的特色,还要适应该地区的环境,提高存活率。

3.4结合植物季节性变化进行配置

一年四季中植物的花朵、枝叶等颜色均会有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决定了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各方面效益。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如相较于南方来说,北方的春季来临比较早,而秋季则比较来临晚,故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颜色变化,即便在相同地区植物颜色变化情况也可能不一样,常见的温度、降雨量等就会影响花木的生长与开花。此外,在配置植物时注重强调植物的季节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春季植物开花,秋季植物结果,这两个季节都会吸引很多观赏者。当前,很多城市生态园林景观都将重心放在某一个或两个季节,植物配置方面也略显单一、量小,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绿色开花类的草本植物,延长景观的观赏时间。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于城市的环境改善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要遵循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分布规划,坚持科学的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植物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阳冉,李晓帅.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式分析[J].现代园艺,2015(16):64.

[2]丁新海,高华林,于永伟,孙金玲.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式[J].国土绿化,2013(06):39-40.

[3]李天舒,陈亮明,李德敏.健康住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辽宁林业科技,2006(06):33-35+48.

论文作者:孙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论文_孙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