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海南株的分离和鉴定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海南株的分离和鉴定

林英姿[1]2001年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海南株的分离和鉴定》文中认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ttsia,SFGR)系引起斑点热的病原体,是立克次体属中最复杂的一群。《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上收录了8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其中有5种对人具有致病性。该立克次体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近年来,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增加、全球化贸易活动的进行、旅游业的发展等,导致斑点热发病率上升、新的病原体出现,原有疾病的情况及分布也发生了变化。世界各地又陆续分离到10余种致病或不致病的SFGR,它们都被认为是斑点热群新种,其中包括我国分离的黑龙江立克次体及内蒙古立克次体。我国自1962年从黑龙江东方田鼠分离到第一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虎林84)以来,已经从不同地区的媒介蜱和啮齿动物以及斑点热患者中分离到多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但多在北方地区,故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南方没有斑点热。1986年日本内田孝宏在日本四国地区分离出一株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一个新种,而海南岛的自然景观与四国相似,其生态环境都非常有利于媒介昆虫的繁殖,是否也有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R.japonica)或其他立克次体感染的存在?为探明海南岛立克次体,尤其是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及1993年分别在海南岛各地采样开展立克次体血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研究。1990年自海南岛东南部(保亭县)、中南部(通什市)和北部(海口市)采取了 642份当地医院诊断为非立克次体病的患者血清及 37份疑似立克次体感染的患者血清,应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帅 FA)进行了人群血清日本斑点热门.japonica人 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皈.tyPhi)抗体调查。调查结果,只有2份血清含有高滴度日本立克次体抗体(滴度 31:160人提示海南岛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罕见。但是,从海南岛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五指山周边区)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斑疹伤寒 IgG抗体阳性的人群血清中,40%有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lgM抗体 (滴度 31:80人 在当地疑似立克次体感染的患者血清中,约半数含有高滴度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IgMI gG抗体(滴度均> 1:16 0人表明在门诊患者中有漏诊的斑疹伤寒现症病人或新近感染过斑疹伤寒的患者,在疑似克次伸感染的患者中斑疹伤寒的感染相当严重。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又于1993年自海南岛的东、南、西、北、中部选点采集了561份各医院诊断为非立克次体病的患者血清标本,应用mIM进行了斑点热、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调查结果,血清 IgG 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斑点热立克次体30.830(164/532),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18.770(101/538),恙虫病立克次体13.55叭76巧61入结果表明海南岛有多种立克次体病(斑点热、斑疹伤寒、恙虫病)存在,其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琼中县、大丰农场、循州市、通什市、保亭县等五指山周边区人平原和滨海城市(海口市、叁亚市)较少。本调查首次发现海南岛有斑点热感染存在,修正了过去认为我国南方没有斑点热的观点。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如同其他立克次体一样,是专性话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通常人们用动物(豚鼠)和鸡胚进行立克次体的分离及传代培养,且标本多来自媒介昆虫或动物。我们根据国外的相关报道,采用L929(鼠纤维母细胞株)和V盯。H洲绿猴肾上皮细胞株)单层细胞培养法直接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30份疑似立克次体病或不明热患者全血或血块标本中,先后共分离出 19株立克次体,经 ml FA、多聚酶链反应uCR)鉴定 11株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4株是斑疹伤寒立克次体,4株是恙虫病立克次体。 PCR由于能在体外将特异性DNA序列进行高效扩增,为病原体的分型 2提供了有力手段,目前已成为新的分类鉴定和诊断SFGR的方法。因PCR法非常敏感,标本中有2个个立克次体即可检出,故可用于SFGR的快速、早期诊断。 分于量为190kD蛋白基因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有的基因* 年,Regnery首次根据立氏立克次体分子量为190kD蛋臼基因b呷A)设计的 Rr190.70p不 Rrl90*02n一对引物用于扩增 SFGR o呷A的 ORF起始部位 532 hp大小的基因片段,继之用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肽性图谱法oCR/RFLP)区别SFGR。由于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SFGR新种的鉴定。我们对20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或不明热患者的血液标本经 L929细胞分离培养,共分离出 12株立克次体,将这 12株立克次体的分离培养物用 Rr190.70p和 Rr190.602n这一对引物进行 PCR检测,结果检出 7株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对 10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或不明热患者的血液标本先用立克次体属(恙虫病立克次体除外)PCR引物对RpCS877p。RpCS1258n检坝,结果7例卜性。将这7例阳性血液标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培养,均分离出立克次体。这7株立克次体?

张健之[2]1999年在《中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媒介和宿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SFGR)是引起斑点热的一组病原体。该组病原体是一组经蜱或螨叮咬传播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且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特征。目前被认为的斑点热有: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落矶山斑点热;西伯利亚立克

吴益民, 王冰, 王光, 丁桂林, 娄丹[3]1996年在《黑龙江立克次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应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不同角度探讨与比较SFG立克次体种间的差异,为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micro—IF、IE及micro-BAPS试验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的血清反应模式和国际参考株及国内分离株不同,具有独特的抗原结构。进一步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该立克次体结构多肽的数量与分子量和其它立克次体有明显差别,并具有两种特有的主要抗原多肽(215KD与66KD),提示在抗原结构上的差异性。DNA限制片段分析证明该立克次体的酶切图谱有明显的特征性,易与己知斑点热毒株相鉴别。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可能是SFG立克次体一新的血清型式种。对人的致病力需进一步研究。

陈振光, 陈敏, 张健之, 毕德增, 潘亮[4]2000年在《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对已知的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疫源地进行全面系统 SFGR感染情况调研。 [方法 ]采用微量室温补体结合法 (m CF)和间接免疫荧光 (IFA)法 ;鸡胚卵黄囊感染法并用 m CF、PCR/ RFL P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人群血清阳性率为 12 .7% (12 1/ 95 2 )。宿主动物 SFGR感染 ,抗体阳性率 0~ 5 5 .6 %不等。鉴定分类各种蜱5 6 0 0余只 ,共 6属 13种。从野兔、麂体表寄生的越原血蜱中分离出 2株 SFGR病原体 ,鉴定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结论 ]从人群、宿主动物、媒介蜱、流行病学和病原学上进一步证实福建省宁化县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

龚文平[5]2015年在《立氏立克次体主要表面蛋白鉴定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文中认为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是一种严格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为落基山斑点热(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RMSF)的病原体。RMSF在自然界主要通过蜱叮咬而传播,在人为情况下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RMSF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发热、头疼、肌肉酸痛和皮疹,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肾衰竭、脑炎等严重症状而死亡。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人立氏立克次体自然感染和人为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目前,灭活立氏立克次体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立氏立克次体作为一种专性胞内寄生菌,其表面蛋白能够介导立克次体入侵血管内皮细胞(宿主细胞)、宿主细胞间迁移、宿主免疫系统激活等,在立克次体感染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鉴定立氏立克次体保护性表面蛋白抗原并用其构建亚单位疫苗是近几十年来RMSF疫苗的主要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立氏立克次体主要的细胞表面蛋白,通过动物免疫保护实验筛选保护性表面蛋白抗原,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探讨保护性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首先,采用生物素标记立氏立克次体表面蛋白,通过链亲和素亲和层析和双向电泳分离出已标记的细胞表面蛋白,随后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对这些表面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个主要表面蛋白,其中5个蛋白(Omp A、Omp B、Gro EL、Gro ES、DNA-bing protein)已有报道,另外5个蛋白(Adr1、Adr2、Omp W、Porin_4、Tol C)为新鉴定的立氏立克次体细胞表面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5个新表面蛋白均含有β折叠和信号肽,为多次跨膜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和透射免疫电镜进一步证实5种新表面蛋白可存在于细胞内膜和/或外膜。将5个新表面蛋白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研制出5个重组蛋白(r Adr1、r Adr2、r Omp W、r Porin-_4、r Tol C)。用这5个重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血清中和实验揭示r Adr1、r Adr2、r Omp W免疫血清能够显着地抑制立克次体入侵宿主细胞,提示这3个蛋白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将5个重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用立氏立克次体毒株攻击后显示r Adr1、r Adr2、r Omp W、r Porin_4等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的肺脏立克次体载量和病理损伤显着地低于和轻于非免疫小鼠,特别是r Adr2免疫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肺脏中立克次体的载量都明显地低于非免疫小鼠,证明Adr1、Adr2、Omp W和Porin_4是立氏立克次体的保护性抗原,特别是Adr2是一个重要保护性抗原。在前期黑龙江立克次体的研究中发现重组蛋白r Ybg F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性,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立氏立克次体和黑龙江立克次体的Ybg F蛋白245个氨基酸序列中仅有6个氨基酸的差异,提示该蛋白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保守抗原。透射免疫电镜观察确认Ybg F蛋白在立氏立克次体外膜和内膜上呈多点分布。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r Ybg F免疫血清能够显着抑制立克次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入侵,提示Ybg F在介导立克次体入侵血管内皮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小鼠免疫保护实验发现r Ybg F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肺脏中立克次体的载量及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地低于和轻于非免疫小鼠,证明Ybg F也是立氏立克次体的重要保护性抗原。为了进一步阐明r Adr2和r Ybg F的免疫保护机理,将其分别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首次免疫后第14、28、42、56天血清Ig G、Ig G1和Ig G2a的效价变化,结果发现两者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 G、Ig G1和Ig G2a,特别是Ig G2a与Ig G1的比值随免疫时相而逐渐上升,说明两者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 G2a为主的Th1型体液免疫反应。在体外用r Adr2、r Ybg F分别刺激立氏立克次体感染小鼠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结果发现r Adr2和r Ybg F均能诱导立克次体抗原致敏的CD4+和CD8+T细胞显着增殖并分泌高水平的IFN-g和TNF-α,证明r Adr2和r Ybg F均能够有效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许多研究已经证明Omp B为立克次体的主要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和亲水性等将立氏立克次体完整的omp B基因(4965bp)分成5个片段并在大肠埃希菌细胞内分别表达,制备5个重组蛋白(r Omp B-1~r Omp B-5)。免疫保护实验显示这5个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小鼠对抗立氏立克次体感染,其中r Omp B-4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将r Omp B-4与r Adr2联合免疫小鼠,发现联合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效能显着好于r Adr2和r Omp B-4的单独免疫。进一步研究发现r Omp B-4与r Adr2联合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显着增强的Th1型特异性免疫应答,即抗原特异性T细胞产生更高水平IFN-γ和TNF-α及B细胞产生更高水平特异性Ig G2a。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是一种隶属于军团菌目、类似于立克次体的胞内寄生菌,为Q热的病原体,与立氏立克次体一同被列入生物战剂。先前的研究表明贝氏柯克斯体氯仿甲醇提取残留物(chloroform-methanol residue of C.burnetii,CMR-C)是一种潜在的免疫增强剂。本研究将CMR-C与立氏立克次体r Omp B-4混合免疫小鼠,立氏立克次体攻毒结果显示混合免疫小鼠脏器中立氏立克次体的载量显着低于r Omp B-4单独免疫小鼠,证明CMR-C能够显着增强r Omp B-4特异性免疫保护效能。另外,用贝氏柯克斯体攻击联合免疫小鼠,发现小鼠脾脏柯克斯体载量显着低于r Omp B-4单独免疫小鼠,证明该联合免疫具有抗立氏立克次体和贝氏柯克斯体的双重免疫保护效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联合免疫小鼠能够产生高水平的抗细胞内寄生菌关键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综上所述,本研究共发现了立氏立克次体5个新的细胞表面蛋白(Adr1、Adr2、Omp W、Porin_4、Tol C),其定位于立克次体外膜和/或内膜;研究还证明Adr2和Ybg F为立氏立克次体主要保护性抗原,另外证明立氏立克次体外膜蛋白B片段r Omp B-4与r Adr2联合免疫的特异性保护效能显着强于其单独免疫,以及CMR-C能够显着增强r Adr2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效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有效和增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主要依赖于它们诱导产生的Th1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激活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高水平IFN-γ和TNF-α,以及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分泌高水平特异性Ig G2a。在这些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协同作用下,机体能有效或更有效地杀伤和清除血管内皮细胞内寄生的立氏立克次体。本研究为落基山斑点热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分子,同时也为研究立氏立克次体致病机制揭示了潜在致病分子。另外,CMR-C与r Omp B-4联合免疫为研发抗立氏立克次体和抗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的双效疫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周玲, 范明远, 毕德增[6]1991年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报告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析研究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人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表明W-88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人株)的脂肪酸气相色谱图和其主要色谱峰的质谱图基本一致,从而认为W-88株属于斑点热群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

吴捷, 王少玲, 马焱, 曾祥洁, 贾鹏本[7]2015年在《海南省2009年-2011年发热病人立克次体病检测及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海南省2009年-2011年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立克次体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探讨其防制对策。方法利用巢氏PCR方法,检测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液标本立克次体gro EL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并对阳性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及聚类分析。结果 236份病人标本中27份gro EL阳性,阳性率为11.4%。阳性PCR产物测序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恙虫病东方体序列与R.tsutsugamushi(M31887)恙虫病东方体同源性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Rickettsia sibirica(AY059014)等11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同源性较接近,而与2007年在澄迈县1例病人血标本中分离到Rickettsia sp Hainan 1(gb|EU402925)斑点热立克次体比较同源性较低;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和Rickettsia typhi str.B9991CWPP(CP003398)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共处于同一分支,同源性为100%。结论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持续存在斑点热、斑疹伤寒和恙虫病感染的现象,应加强立克次体病的疾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程雪琴, 金玉明, 老世军, 黄昌和, 黄芳[8]2014年在《海南省澄迈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多间隔序列分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多间隔序列分型(MST)对从海南省澄迈县发热患者及野鼠分离的62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进行分型研究。方法根据文献检索,应用9对成功用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MST分型引物,对实验62株菌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校正后序列进行Blast分析。同时,对序列进行Megalign比对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将每株细菌成功测序的6段间隔序列按一定顺序拼接并构建进化树。结果使用6对间隔序列引物扩增实验菌株,结果显示每对引物扩增序列均显示较大的变异性,共获得48个变异型,以h3为代表的主要变异型占21.7%(13/60),剩余的47个变异型为独立型,分别占1.6%。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8个变异型均归为一簇。同其他参考菌株比较发现,黑龙江立克次体与上述菌株关系密切。SNPs分析发现位点变异主要以T-C转换及A-G转换为主。结论海南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非编码间隔序列呈高度变异性。MST分型较传统的血清表型分型以及MLST分型更具有鉴别能力,对未来立克次体暴发流行可提供快速有效的流行株追踪。

张健之, 郭衍, 贺金荣, 许世锷, 潘林祥[9]1998年在《广东省首次发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首次在广东省大埔县、平远县和梅县1012名健康人中进行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叁县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1699%,其中大埔县为2847%、平远县为2046%、梅县为68%;康氏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2263%,其中大埔县为2778%、平远县为1342%、梅县为2559%;叁县小蛛立克次体的感染率平均为1828%,其中大埔县为2188%、平远县为1880%、梅县为1549%。健康人群血清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有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差别。上述结果提示在广东省大埔县、平远县和梅县可能存在有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

陈雷, 吴益民, 刘昕昕, 魏安明, 胡玲美[10]1998年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PCR/SSCP分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PCR/SSCP技术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国内各参考株及黑龙江立克农作54株、36株进行了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株之间SSCP图谱差异明显,国内各参考株的SSCP,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图谱完全一致,黑龙江立克次作的图谱与国内各株显着不同。分析表明,我国存在2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即西伯利亚立克农作种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同时证明应用PCP/SSCP技术分析斑点热群立克农作型别,具有方法简单、经济省时、结果准确等优点。该分型技术应用于立克次体分型国内外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1].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海南株的分离和鉴定[D]. 林英姿. 江西医学院. 2001

[2]. 中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媒介和宿主的初步研究[J]. 张健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3]. 黑龙江立克次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J]. 吴益民, 王冰, 王光, 丁桂林, 娄丹. 微生物学杂志. 1996

[4].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J]. 陈振光, 陈敏, 张健之, 毕德增, 潘亮.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0

[5]. 立氏立克次体主要表面蛋白鉴定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 龚文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5

[6].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分析[J]. 周玲, 范明远, 毕德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1

[7]. 海南省2009年-2011年发热病人立克次体病检测及结果分析[J]. 吴捷, 王少玲, 马焱, 曾祥洁, 贾鹏本.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8]. 海南省澄迈县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离株多间隔序列分型[J]. 程雪琴, 金玉明, 老世军, 黄昌和, 黄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9]. 广东省首次发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J]. 张健之, 郭衍, 贺金荣, 许世锷, 潘林祥. 疾病监测. 1998

[10].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PCR/SSCP分型技术研究[J]. 陈雷, 吴益民, 刘昕昕, 魏安明, 胡玲美. 微生物学杂志. 1998

标签:;  ;  ;  ;  ;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海南株的分离和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