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在非洲留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调查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论文

齐鲁文化在非洲留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调查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论文

齐鲁文化在非洲留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调查与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李轩骞 徐婧玲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要: 中非经济合作近年来又上一个台阶,教育合作也在不断推进,在我国积极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之际,齐鲁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与来华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擦出了火花,本文根据齐鲁文化在非洲留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 非洲留学生;齐鲁文化;传播

一、非洲留学生来华、来鲁教育的现状

2019年,中国与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交流,中国设置了5万个奖学金名额,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中南还建立了中非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一批即将揭牌的联合实验室,中国决定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养精英人才。2011年起至2018年,山东省设立的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每年安排了800万元财政资金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鲁实习,到18年,山东省可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已近百余所。

外国留学生生源是潜在的传播齐鲁文化的友好使者,因此,招生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传播齐鲁文化友好使者。

二、传播齐鲁文化的首要任务——了解齐鲁文化自身的内涵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齐鲁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具有极其丰厚的内涵。认真分析和把握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文化传播者推动齐鲁文化国际传播时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本项目组在进行对非洲留学生的调查采访前,先设计了问卷对中国人自己对齐鲁文化的了解情况、希望对外宣传哪些文化做了调查,为本文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借鉴。

广义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抽样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类别。狭义的社会调查方法仅指抽样调查研究方法,“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2]抽样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重点和主线。大家其实很容易重视这种量化调查方法,因为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具有科学性,能带给我们启迪,并且真正有效、可行。

三、对非洲留学生的采访及情况分析

(一)研究方法

首先梳理出齐鲁文化中的精华,整理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著作和优秀思想,将精湛的文化思想与山东地方的民俗结合,通过发放问卷和采访的形式,了解非洲留学生对于所列举的齐鲁文化的了解情况。

(二)问卷及采访结果

受访的留学生大都在山东的高校就读,其水平从HSK三级到六级不等,这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作为分析的对象。

其次项目组成员采访了埃塞俄比亚的B,在中国学习的半年,她的水平在山东男朋友的帮助下提高了很多、进步明显,了解了很多相关的齐鲁文化,她认为山东人有不拘小节、外向爽朗的特点,作为公司派来学习中文的员工,她轻松、深刻地融入了齐鲁文化的氛围。

针对用户烟气轮机内壁催化剂结垢导致烟气轮机效率下降的问题,渤海装备以新型高效弯扭复合型叶片、高效扩压器设计、动叶过渡衬环、静叶衬环采防结垢等新技术为切入点,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烟气轮机效率从78%提升至82%,一年可为用户累计多创效1000多万元;非计划停车清垢周期由1个月延长至1年以上,设备的检修周期由1年延长至3~4年,全面满足了客户对烟气轮机产品“安稳长满优”的综合要求。

项目组成员还采访到了来山东师范大学的肯雅塔孔子学院短期团,该团共有20余名肯尼亚学生,除了学习语言课程外还安排有参观曲阜、爬泰山的行程,在体验中国书法、剪纸、包饺子活动的同时,老师会讲解部分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如“食不言,寝不语”、“长辈不动筷,小辈就不能动”等。在参观完“三孔”以后,留学生表示这里有浓厚的儒学文化气息,漂洋过海来中国对话五千年的教育先导孔夫子,让他们更敬畏也更热爱中国。

首先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A,来中国一年半,在山东理工大学学习汉语,曾到过北京、济南、淄博。在他看来,与身边的阿尔及利亚朋友相比,山东人工作的态度更加积极、努力;他以前的朋友们比较容易生气,山东人比较和善、爱笑;而且在山东理工大学读书,跟着本科生他还养成了早睡早起、运动跑步的习惯;A比较喜欢中国的京剧和美食;在有关齐鲁文化的知识方面,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最有感触,并表示如果回国,愿意和本国的朋友分享这些句子,未来还想继续留在中国继续学习。

(三)研究总结

文化的差异性与齐鲁文化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文化越相似,接受齐鲁文化的程度就越高;文化差异性越大,对齐鲁文化的接受程度越低。与日、韩学生相比,非洲、欧美学生接受起齐鲁文化来更加困难,非洲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孔子说“为人也孝弟”,“敬老”在非洲人的观念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如:“老人能讲出最好的故事”(斯瓦西里语)、“老猎人不会落入陷阱”(南部非洲)、“老人的劝诫是饭菜里的盐”(加纳)等等,在对非洲学生讲解中国文化时,如果能让学生联想起本国所具有的类似谚语,则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内化齐鲁文化。

四、如何有针对性的、更高效的在非洲留学生中传播齐鲁文化

首先,持续发挥非洲留学生齐鲁文化友好使者的作用,培养出懂得齐鲁文化的非洲人,让学生愿讲、愿用,把从中国学习到的良好习惯和文化延续下去;相当一部分非洲学生是在政府的政策帮扶下来到中国学习的,他们学习汉语可能是当做一种工具,以便在中国提供的工作岗位上和中国人更方便的交流,所以更应该为他们讲述有关礼仪、社交的齐鲁文化,对学生更有用处自然学的也更认真。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在D+W模型基础上加入区域对比度特征,建立了一种包含视差、宽度及对比度信息的立体图像客观评价模型.根据显著信息及视差信息提取感兴趣区域划分前后景.提取相应的视差信息、宽度信息及对比度信息,定量分析这些特征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做曲线拟合分析得出舒适度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人眼的视觉感受,性能较原模型有大幅度提升.

其次,在文化传播中,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能一味地向留学生输出、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其他民族,也应该吸纳非洲文化的合理成分,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避免产生抵触情绪;第三,注重传播的高质量,无论是教材的设计、教学场所的布置还是社会宣传,都要避免文化传播的随意性和粗俗化,保证最优质、最精粹的齐鲁文化对非传播;最后,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涵养地,在每年接收大量非洲留学生的同时,应该对山东人民进行全面的齐鲁文化教育和宣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地道的山东人,应该时时刻刻把优秀儒学文化外化,展现齐鲁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2]陈莹莹,范志坚.齐鲁文化在来华留学教育中的传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1):152-156.

注: 本文为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标签:;  ;  ;  ;  

齐鲁文化在非洲留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调查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