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造就了复杂的贝利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论文,造就了论文,贝利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是苏联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曾是斯大林的得力助 手,斯大林之后在党和政府中排名第二。可是,斯大林去世刚过4个月,1953年7月10日 ,苏联新领导集团就突然宣布,贝利亚是“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的敌人”而被逮捕。宣传 贝利亚的书籍、图片立即从各类书店和报章杂志上消失,《苏联大百科全书》中的贝利 亚条目也被重新印刷的其他文字粘贴。同年12月24日,苏联《消息报》报道,贝利亚等 6人已被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于前一天处以极刑。当年,赫鲁晓夫等领导人给贝利亚 罗织了许多罪名:“帝国主义的间谍”、“把内务部置于党和国家之上”、“阴谋夺取 最高领导权”、“破坏列宁斯大林的民族政策”、“道德败坏”……等等,1955年赫鲁 晓夫在南斯拉夫把破坏南苏关系的责任推到贝利亚身上,在苏共20大的秘密报告中又说 斯大林的大清洗是受了贝利亚的利用,“起着最卑劣作用的是贝利亚”。贝利亚被塑造 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这些年,随着苏联档案的不断公开,俄国学者已开始对贝 利亚问题进行重新研究,但事实的真相,仍很难分辨。
那么,贝利亚究竟是何许人呢?
从情报工作开始了自己革命的生涯
1917年以后,贝利亚就在高加索党和苏维埃中工作。1917年11月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 埃政权,成立了巴库公社。1918年初,贝利亚回到巴库,在巴库工人、士兵和水兵代表 苏维埃秘书处工作了8个月。后来,巴库被英国、土耳其占领,在阿塞拜疆建立了平等 党(木沙瓦特党)的政权。贝利亚的公开职务是里海联营厂的办事员和巴库海关职员。而 在党内,他曾做过党的基层组织的主席,在一些老同志的领导下执行区党委委托的某些 任务。
贝利亚自传说:“1919年秋天,我离开古墨特党(阿塞拜疆社会民主党)参加反间谍情 报侦察机关,与从罗马尼亚来的穆谢维同志一道工作。在快到1920年3月时,穆谢维同 志被杀害,我仍留在反间谍情报侦察机关,并断断续续的在巴库海关工作。”对贝利亚 在木沙瓦特政府间谍机关工作的性质,很早就有人提出过怀疑。为此,贝利亚早年就给 高加索党的领导人奥尔忠尼启则写过辩白信,“其实你很清楚,是党派我去木沙瓦特反 间谍机关工作的,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在1920年研究过这个问题,当时您、斯塔索娃、 阿洪多夫、布尼亚特一扎杰等同志都在场。”1953年贝利亚被逮捕以后,赫鲁晓夫揭发 说:1937年卫生人民委员卡明斯基在中央全会上提出过贝利亚为木沙瓦特谍报机关工作 的问题,中央尚未结束讯问,卡明斯基就被逮捕。按赫鲁晓夫的意思,由于斯大林信任 贝利亚而使卡明斯基遭殃。事实是,卡明斯基遭镇压是由于对奥尔忠尼启则的死亡做出 不实鉴定。在赫鲁晓夫时期,经过不断折腾,一直没有查出贝利亚在木沙瓦特情报机关 出卖党的机密的事实。相反,有一位作家安东诺夫一奥夫谢延科后来确认:“贝利亚把 获得的情报送到察里津,交给了红军第10集团军司令部。”
1920年4月阿塞拜疆革命后,布尔什维克边疆区党委就派贝利亚去孟什维克执政的格鲁 吉亚从事秘密工作。他在梯弗里斯建立了情报网,并同格鲁吉亚的军队建立了联系。后 来被格鲁吉亚政府逮捕。对于这件事,保留着基洛夫1920年7月给格鲁吉亚政府发去的 一份照会,其中说:“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库塔伊西监狱里关押着尼古拉·诺扎泽、诺 伊·托杜阿、格奥尔吉·丘巴尼泽、巴格拉特·察马亚赫、拉夫连季·贝利亚。他们全 都因为参加去年十月的武装行动被格鲁吉亚军事战地法庭定罪。”经布尔什维克与孟什 维克谈判和关押者的斗争,贝利亚等被释放。此后他就在肃反委员会工作。由于他有文 化,而且反应快,智力超群,很快得到不断提升。1921年任阿塞拜疆肃反委员秘密行动 处副处长,后来升任处长、肃反委员会副主席,并且又任领导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 美尼亚3个共和国的高加索肃反委员会副主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领导外高加索国家政 治保安局,1931年贝利亚是国家政治保安总局驻外高加索的全权代表。
外高加索党的领导人
在1931年,贝利亚还被安排做党的工作。1931—1932年间先后担任外高加索边疆区委 书记和第一书记。同时在1931—1938年担任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3年贝利亚被逮捕后,为了宣传上的需要,赫鲁晓夫等竭力渲染贝利亚同斯大林的 特殊关系,说贝利亚做外高加索党的领导是斯大林的安排。不可否认,这一任用没有总 书记斯大林的首肯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苏维埃政权时期,特别是斯大林时期,在不 断的、激烈的党内斗争中,经常需要大批的新干部代替那些被打倒的老领导,被迅速提 拔的不止贝利亚,许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很快成为地方大员、中央领导。在这方面,赫 鲁晓夫、马林科夫等并不比贝利亚逊色。贝利亚在高加索从事肃反和情报部门的工作, 表现出色。在贝利亚的档案中保存着当年对贝利亚的表扬和嘉奖的文件。1922年9月12 日,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嘉奖他在这项工作的成绩。1923年2月6 日,国家政治保安局通令表彰了这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还奖给他一件武器。正是由于他 在这个战线表现出来的高度才能,才引起高加索的一些领导人乃至斯大林的重视。高加 索地区情况复杂,特别是在格鲁吉亚孟什维克的影响很大,在成立苏联的过程中,原格 鲁吉亚的领导干部同斯大林有过尖锐的斗争,斯大林一直在那里进行反对“地方民族主 义”的斗争。选择贝利亚,一方面是斯大林信得过,另一方面贝利亚不是这些冲突的主 角。
贝利亚在外高加索,特别是在格鲁吉亚自然也坚决贯彻执行了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大 清洗等路线和政策。在口诛笔伐贝利亚的年月,苏联的领导人及其媒体避开路线是非, 却突出渲染两件事:一是说在1933年的夏天,斯大林在阿布哈兹休假,贝利亚制造了假 谋杀现场,自己却“奋不顾身”保护领袖,骗取斯大林的信任;另一个则是在1935年7 月出版的《论高加索党组织的历史》一书上做文章,说这本突出宣传斯大林作用的书本 来是别人写的,贝利亚先用它在党的积极分子会上作报告,后来又以自己名义出版,盗 窃他人成果。宣传者的用意很明显:揭露贝利亚诡计多端,不择手段。但是,有关贝利 亚安排谋杀斯大林假现场的故事,已无从考察,倒使人感到是有意杜撰。至于《论外高 加索党组织的历史》一书,贝利亚在审查中承认,那是一本经他提议而集体调查和写作 的书,他自己也参加了工作。在苏联时期,除了列宁、斯大林等老一代领导人,后来的 领导人甚至地方的领导人的报告、文章大都由秘书或写作班子撰写,写成后署上领导人 的名字,这不是什么秘密。三十年代,正是大树斯大林个人威信、大力培植对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的时期,以贝利亚名义抛出一本突出斯大林在外高加索革命活动中作用的书, 并非特殊现象。那个时代,像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哪一个没有 过分颂扬领袖的作品问世呢?
担任内务人民委员,既纠正前任的过火行动又继续执行镇压政策
1938年9月,贝利亚被调到莫斯科,先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很快就取代叶若夫 担任了内务人民委员。从这时到1945年底,贝利亚在斯大林时代作了7年多的内务部长 。在这期间,贝利亚既纠正过前任的过火行动又继续执行了斯大林的镇压政策。
斯大林的极权政治主要靠垄断意识形态和不断使用暴力来实现。从20世纪20年代末农 业集体化开始就接连采取镇压措施,最大规模的镇压高潮是1936年到1938年叶若夫担任 内务人民委员的时期。据官方的保守统计,全国共逮捕近200万人,枪决了68万多,130 万人关入劳改营,不仅党内各种反对派的主要成员和对斯大林路线有意见的人被镇压了 ,而且红军的一大批军事指挥人员也被镇压。国内的政治空气因此而紧张到了极点。
到1938年年中,斯大林要以结束“叶若夫的旋风”来缓解一下国内的紧张局势。他要 找一个取代叶若夫的人。据马林科夫的儿子回忆说,当时他父亲为斯大林物色了7个候 选对象。贝利亚精明能干,能坚定地创造性地执行领导指示,又长期做肃反和情报工作 ,因此斯大林选择了贝利亚。贝利亚还未到内务部之前,党中央就发了批评和纠正镇压 中部分“违法行为”的文件。贝利亚任内务人民委员以后,从国家安全机关开除了7392 人,机关工作人员换了一半,从党和共青团机关调来14500名新的工作人员。1939年11 月9日,贝利亚签署了《关于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侦查工作中的缺点》的命令,要求严 格遵守刑事诉讼程序。1939年从劳改营释放了223600人,从教养院释放了103800人。贝 利亚是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工作,他没有也不可能结束镇压,但从此再没有出 现叶若夫时期的疯狂规模。1939年又逮捕了20万人,由于斯大林在1939年1月10日重申 了允许刑讯和拷打被捕者的指示,内务人民委员部继续残酷拷打被捕者。因斯大林对这 位新的内务人民委员比较满意,贝利亚被授予一级国家安全委员的称号。在1939年苏共 18大上,贝利亚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处置波兰战俘和杀害波兰军官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了瓜分波兰和东欧的秘密协定。9月1日,希特勒德国 发动对波兰的战争,9月17日苏联红军同样以“闪电般突击”的方式侵入波兰,德、苏 两国肢解了这个国家。红军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俘虏了大约25万波兰普通士兵和军 官。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负责处置波兰战俘。战争一开始,贝利亚就起草了关于白俄罗 斯、基辅、列宁格勒3个特别军区内务部押解部队转入战争状态的国防委员会决议,得 到党中央政治局批准。接着,组建了内务部战俘管理局和8个战俘关押营地。内务部要 求对战俘逐个登记,将“军官战俘与相当于军官的战俘,与其他战俘分开单独安置”。 战俘营的条件极端恶劣,连吃饭、睡觉都得不到保证,战俘们被迫从事繁重的苦力劳动 。第一批战俘在一周之后就被派去筑路,后来又让战俘去开采矿石和石灰石。家在西乌 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战俘表面上被遣散,实际上没有让他们回乡,而是派往黑色冶金工 业部的劳动营。家住德占区的大约4万名波兰军人被移交给德国。
10月8日,贝利亚发出了在战俘营开展肃反工作的训令,查清战俘中的“反革命组织情 况”,并掌握战俘情绪。部分战俘不堪忍受种种非人的待遇,以不出工、逃跑甚至绝食 进行抗争。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写报告,建议对战俘营中的14700名前波兰 军官、官吏、地主、警察、情报人员、宪兵和监狱看守,以及对被逮捕并关押在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西部各州监狱中的11000名各种组织和破坏活动组织的成员、原地主、工厂 主、波兰军官、官员和越境分子,采取最高惩处措施——枪毙。同日,政治局做出相应 决定。在贝利亚的报告中,提出由贝利亚、梅尔库洛夫、巴什塔科夫组成3人小组负责 审理案件并做出决定。斯大林删去了贝利亚的名字,添上了科布洛夫,所以决议中是由 梅尔库洛夫、科布洛夫、巴什塔科夫组成3人小组。
从1940年4月1日到5月底,在加里宁、哈尔科夫、斯摩棱斯克三州的内务局内共枪决21 857人。尸体埋在州内务部的别墅区。德国人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以后在卡廷森林发现了 军人坟墓,向外界公布了这一秘密。这就开始了“卡廷森林事件”的公案。苏联一直坚 持这是德国人所为。直到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才把苏联档案中保存的贝利亚给斯大林的 信、政治局的决定、三人小组决定和命令交给波兰政府。贝利亚儿子根据决议上三人小 组的组成中没有贝利亚的名字,认为在政治局会上他父亲反对枪杀战俘。其实,贝利亚 一直负责处置波兰战俘,对杀害波兰军官有直接责任。直到1944年他还负责对这一事件 进行掩饰。
元帅称号的来历
贝利亚作了内务人民委员以后又曾兼任国家安全总局局长,情报工作由他负责。1941 年初,贝利亚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2月3日,斯大林把内务人民委员部一分为二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和内务人民委员部。情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划归梅尔库洛夫领 导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贝利亚留任内务人民委员,管辖民警、消防、边防部队、押 解部队和劳改营管理总局。在政府中,他还分管森林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等 ,开始抓国民经济建设。
战争发生后,斯大林就把贝利亚吸收进由他领导的国防委员会,又把国家安全人民委 员部合并到内务部,由贝利亚统一领导,后来又分开。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贝利亚并不 一直负责情报工作。贝利亚继续执行斯大林的镇压命令。1941年10月,枪决了列宁的卫 队长别列尼基和前肃反工作者克德罗夫等38名在押犯人,还枪决了苏联英雄施特恩和雷 恰戈夫等将领。贝利亚在战争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监督武器、弹药和迫击炮的生产, 还和马林科夫一起监督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贝利亚利用他所掌握的大批劳改犯人在这 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1943年9月30日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同时,他曾作 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两次去高加索前线扭转那里的不利局势。他曾撤换了指挥不力的 布琼尼。在战争的中后期,斯大林以伏尔加河的日耳曼、克里米亚的鞑靼以及高加索的 车臣和印古什等13个民族,不够忠顺而又有人通敌为由,强迫迁离故土,集体流放到西 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这件事是由贝利亚及其副手梅尔库洛夫执行的。从档案中看到,19 44年5月10日,贝利亚给斯大林发去一份电报说:“考虑到克里米亚鞑靼人对苏联人民 的背叛行为,鉴于克里米亚鞑靼人不适合继续居住在苏联边境地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 部请你裁夺国防委员会关于将所有鞑靼人从克里米亚地区迁出的决议草案。”第二天国 防委员会做出了相应决议,顺便把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和亚美尼亚人也迁出了克里米亚 。贝利亚还给斯大林报告了迁徙车臣人、印古什人的具体过程,从2月17日到3月1日,3 次共迁移65万车臣人、克拉梅克人和卡拉恰也夫人。在整个迁徙过程中,造成13万人死 亡。
由于贝利亚对战争胜利做出的这些贡献,1945年7月9日,被授予元帅称号。
贝利亚并未取得斯大林的完全信任
贝利亚在斯大林的领导集体中越来越处于重要的地位,在1946年3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 ,他同马林科夫同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斯大林从不永远信任一个人,对于贝利亚 开始有了一定的戒心。1945年12月29日,内务人民委员职务改由弗拉沃罗德·尼古拉耶 维奇·梅尔库洛夫担任,从此,贝利亚被调离国家安全这个要害的部门。赫鲁晓夫在苏 共20大的秘密报告中,把斯大林镇压库兹涅佐夫、沃兹涅先斯基等的“列宁格勒案件” 的罪责推到贝利亚身上,实际上没有多少根据。“列宁格勒案件”以及“犹太人反法西 斯委员会案件”的筹划,都是在阿巴库莫夫手上搞的。战后斯大林已经不再信任贝利亚 ,虽然贝利亚仍然经常被邀参加斯大林别墅的工作晚宴,但他已在思考和准备除去贝利 亚的办法,1951年派老党务工作者谢苗·杰尼索维奇·伊格纳季耶夫去格鲁吉亚清洗明 列格尔的干部,明显是针对贝利亚的。斯大林还清洗了在贝利亚身边多年的波斯克列贝 舍夫和他的卫队长、保卫总局局长弗拉西克。斯大林要割断贝利亚与他周围的所有关系 。
斯大林之所以还没有动贝利亚,大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贝利亚仍领导着核武器 的研制工作,虽然苏联已经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但美、苏又在实验和制造氢弹上开始 较量。这一工作在冷战已经激烈进行的情况下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为了防止美国对苏 联使用原子武器,斯大林命令贝利亚研制和部署了莫斯科新的空防系统。这两项工作暂 时还离不开贝利亚。另一方面,斯大林正在谋划着一次大的清洗计划,要用一批新人代 替在他周围多年已不值得信任的那些人。对于这类事,斯大林向来深谋细算,谁先谁后 ,利用谁打击谁,巧妙安排。在1952年10月19次党代会后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上,他点了 莫洛托夫和米高扬的名,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说明首先要清洗的是这两个人。至 于贝利亚也许排在后面,但,要清洗是无疑的,那个时候贝利亚自己也经常胆战心惊。
推行改革的第一人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与世长辞。有不少人怀疑贝利亚谋害了斯大林。关于这一点, 到现在没有看到任何有力的直接材料可资证明。对斯大林的去世,贝利亚舒了一口气, 表现出某种宽心是可以想象的。不过,有一点已经为档案证实:斯大林还在弥留中,苏 联新领导班子已经组成。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在组成这个班子上起了主导作用。在几个老 的主席团委员参加的会上,是贝利亚提议由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而马林科夫则 提议由贝利亚担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任内务部长。同时被任命为部长会议第一副 主席的还有:莫洛托夫(兼外交部长)、布尔加宁(兼国防部长)和卡冈诺维奇。赫鲁晓夫 被安排在党的中央委会。由前面提到的6个人再加上伏罗希洛夫、米高扬、别尔乌辛、 萨布罗夫组成党中央委员会新的主席团。贝利亚是新班子中的第二号人物。
新班子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如何对待斯大林的政治遗产及其政策选择。在安葬斯大林 的大会上,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贝利亚的讲话中已经提出了要发展和平外交、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等新口号。看来改革是新领导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苏联没有建立起民主 更换领导人的制度,改革一开始就在激烈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中进行。从已公开的档 案看,首先推动改革的是贝利亚。他重新回到内务部后,立即建立了4个小组,重新审 查斯大林晚年搞的“医生案”、“明格列尔人案”、被指控建立犹太复国主义反革命组 织的安全部工作人员案和国防部炮兵总局工作人员案。接着贝利亚又向中央主席团提出 了大赦在押轻罪犯人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大赦令,共释 放了120万判刑不当或不该判刑的人,40万人的案子停止侦查。贝利亚还着手纠正前国 家安全部存在的拷打犯人、制造虚假口供等违法行为,处理了内部的违法分子。贝利亚 提出了停止部分耗费巨大资金和劳力建设的工程的建议。贝利亚还把注意力转向纠正斯 大林在民族政策上的错误,经过调查向中央主席团报告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 几个共和国存在的问题。在外交上,他提出恢复同南斯拉夫的正常关系,主张实现两个 德国的统一。
贝利亚的所有建议和主张都向中央主席团提出,争取主席团做出决议。但是,贝利亚 的这些大胆改革行动却触动了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的神经。他们暗中串联,争取支持者 ,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在6月26日的一次会上逮捕了贝利亚,然后就将他置于死地。 贝利亚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终年54岁。
是制度造就了贝利亚,贝利亚也成为这一制度的牺牲品
从上面的简略介绍中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经历很复杂,要用“好人,还是坏人”这样 简单化的标准,是很难评论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造就的。贝利亚出生于格鲁 吉亚的山村,天资聪慧,取得了中技和大学学历。在俄国革命大潮中,以学生身份投身 布尔什维克党,从事苏维埃和党的秘密工作,说明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凡是被选做情报 工作和肃反工作的,大都是对党比较忠诚、而又机灵有能耐的人。贝利亚所以能够步步 高升,青云直上,首先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工作成绩。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那就是斯大林在党内进行的斗争。一批批反对派被打下去,各级党和政府都需要不断地 补充新干部。而这些新干部必须是紧跟斯大林的路线,坚决站在斯大林一边的人。贝利 亚被调到莫斯科担任内务人民委员也是出于斯大林要撤换叶若夫的需要。在担任这一职 务的时期内,他进行过频繁的镇压,说他“双手沾满鲜血”,“罪恶累累”,“是残暴 的刽子手”,并不为过。但是,对斯大林时期的大镇压需要做深入的理性分析,首先要 从斯大林所坚持的思想理论、政治路线以及所建立的制度上找原因。斯大林不断加强阶 级斗争,过分迷信暴力的作用,是不断进行大镇压的主要原因。贝利亚和在前的雅戈达 、叶若夫一样都是按斯大林的意志行事,是执行斯大林的指示和政策。而且,贝利亚并 非仅仅做了这一方面的事,他还担任过其他职务,做过对苏联发展和强大具有重大贡献 的其他工作。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他首先发起对斯大林的政治遗产的改革。斯大林之后,能够首先 站出来否定统治苏联达30年而且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神灵的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他是一位有思想、有魄力的政治家。也许正是因为他进入了斯大林的权力中心,接受过 斯大林的许多重要的机密任务,他对这个制度的弊端与危险体察得较为真切,认识到改 革的极端迫切性。他比别人先走了一步。他提出的许多建议,说明他有一定的眼力和远 见。可惜,他所发起的“维新”仅仅存在了114天,就被他的“同志”扼杀了,他自己 也被送上断头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贝利亚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时代和制度造就了贝利亚 ,贝利亚也是这个制度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