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耕读教育文化历史悠久,早期的发展和农家有跟大关系。西汉初期,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他们都受到耕读教育文化的影响,不仅建立了“耕读型”国家也通过许多方式发展了耕读教育文化。后世许多名臣将相,如诸葛亮、陶渊明、徐光启、曾国藩等都是由耕读教育文化培养成材的,且近代社会的一些教育也受耕读教育文化的影响。耕读教育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对当下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也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西汉初期; 耕读教育文化;发展;后世传承
一、早期的耕读教育文化
耕读,就是一边耕作一边读书学习,或者说教育者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增加耕作劳动。耕读教育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的时代,那时候教育和生产劳动还没有脱离出来,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教育或者学校,所以原始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到一起是可以理解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耕读教育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农家因为和耕作有直接关系,耕读教育的延续大多是体现在农家身上。农家代表人物是楚国许行,《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腾……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履织席以为食。”[1](p130)指许行从楚国到滕国,向国君要一块土地,招收学生,既教文化,又教耕种和加工,研究农业耕作技术。这就是典型的耕读教育的形式。虽然耕读教育历史渊源很久远,但是流传下来的史料不多。但《孟子》中的这些记载,也可以说明了耕读教育在春秋战国就有一定雏形,这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的耕读教育文化。《孟子》中还介绍“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是指陈相兄弟带农具从宋国来到滕专跟许行学习,说明耕读教育很有魅力。另一方面,虽然《孟子》是儒家经典,并且农家许行强调“人人自食其力”,要求身体力行。这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但孟子仍介绍了许行,说明耕读教育确实影响很大。其实,农家、儒家虽是不同的学术派别,彼此间有争论,但农家的一些思想与儒家并无区别,即陈良说的“圣人之政”。
二、西汉初期耕读教育文化的发展
西汉初期的耕读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民间的个别教育,在皇族中也尤其显著。刘邦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也或多或少的受益于耕读教育文化。刘邦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上的一个“文盲”。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很难想象到他能够建立一个辉煌的帝国。其实,他年轻时候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战国末期,许行学生都活动在滕、宋、楚、齐国地区。章楷《中国古代农学家和农书》中记载:“许行本人没有著作流传下来,但战国时代的《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等大都是战国时代的农家撰著的”。 [2]《汉书》介绍:《野老十七篇》作者是“六国时,齐楚间” [3]的人。战国时刘邦家乡丰、沛县属楚,相邻的金乡、鱼台属齐,齐、楚间乡间“野老”当然包括刘邦家乡的“野老”。“野老”就是田间耕作的老人,他们能汇编出《野老十七篇》这样的著作,也可以说明“野老”不仅是会耕种,还有受过教育懂文化知识,并还能汇编著作,算是耕读教育出身。东晋时王嘉《拾遗记》记载刘邦斩蛇剑打造时说:“太上皇云:‘秦昭襄王时,余行逢一野人,于陌上授余。’”[4]是说刘邦父亲在秦昭襄王时在田间接受野老赠物,可见其与《野老十七篇》作者或后人有交往,接触到了一些耕作知识。史料也记载刘邦父兄确实是种田好手,并且也识字,会读书,受过教育。可见刘邦家庭是一个耕读家庭,其乡邻周围都有耕读教育的氛围。除此之外,刘邦少年时曾在马公书院读书。刘邦老师马惟是从事耕读教育的,招收贫寒子弟如刘邦、卢绾入学。还据《史记》记载:“高祖、卢绾俱学书”,“至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5]。是说,刘邦考试当了泗水亭长,说明成绩优秀,能考试当亭长。由此看来,刘邦受益于耕读教育,也懂文化知识。不仅如此,耕读教育文化还对刘邦及其后代建立汉王朝有所影响。
西汉初期,主张“黄老之学”,让民众修养声息,逐步恢复经济。刘邦一改战国和秦朝的“农战型”方略,力图建立“耕读型”国家。所谓“耕读型”国家,也就是一面让民众自己开荒种粮,恢复中国元气,另一方面又紧抓教育,教化民众,并且两者结合起来。刘邦也很强调读书,刘邦给太子刘盈诏书说:“吾遭战乱,当秦禁学,自谓读书无益……但读书问字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是刘邦强调读书,要儿子勤学习。他还在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后,到曲阜,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可见他确实是尊师重道,提倡教育学习。汉文帝发扬了农家思想,强调“帝亲耕,后亲桑”,体现了对农耕重视。并且他还积极抢救中华文化,下令去民间搜集“焚书坑儒”后的一些孤本,六十四章版本的《道德经》就是是汉文帝寻来的,可见汉文帝也很重视读书。汉景帝也是如此,曾让晁错去向伏生学习《尚书》。汉武帝也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的皇帝,他曾在上林苑试种引进的作物品种,成功后推广到全国。并且在汉武帝支持下,出现了“独尊儒学”的读书风气,设立了中央的太学和地方上的郡学等。
由此可见,西汉初期的文帝、景帝、武帝都非常重视耕读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耕作、读书,他们已经把耕读教育上升到一种国家政策的层面,发展了“耕读型”国家这一方针。长达四百年的汉王朝,不断发展着耕读教育文化,并且后世历朝历代也在延续这种文化方式,耕读教育不仅仅是有利于国家建设,还使社会安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这种文化教育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三、耕读教育文化的传承及后世影响
这种半耕半读的耕读教育文化影响深远,后世许多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等都是受过耕读教育文化的影响,许多王朝也采取过“耕读型”国家政策的方针。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些传承耕读教育文化的代表人物: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耕读教育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众所周知,他早年躬耕陇亩,但又学识渊博,喜爱读书,关心国家大事,在卧龙岗还改良一些农具等,之后跟随刘备又建立了蜀汉政权,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
晋代的陶渊明的诗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卧起弄书琴,园菜有余滋。”不仅仅是描述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也是介绍了耕读的乐趣。他是一个典型的耕读教育文化出身的诗人,其诗作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明朝的徐光启出身半耕半读,二十岁中秀才,一直在家乡教书务农。三十五岁才中进土为官。父丧守制时,在宅旁辟地,搞农业试验。万历四十一年,因与魏忠贤矛盾,请假到天津,买数百亩荒地,垦辟农场进行农业试验,又整理了《农政全书》初稿。他一边学习研究一边亲自耕作,也是典型的耕读人家。
最典型的应该是清朝晚期重臣曾国藩。他为同治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但其实他受到的教育方式就是耕读教育,并且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是这种教育方式。在他的《家书》、《书札》里面处处体现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他经常强调“耕读为本”,在他看来,家中的男子要耕地施肥、种菜、养鱼等,女子要煮菜洗衣、制鞋等,这是他为家中男女规定的“日常功课”。这是“耕”的部分,至于“读”,他不主张只读那些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类为中举做官的书,更要读一些经世致用的书,例如算学、农学、义理学、考据学等。他认为读书不求子孙升官发财,但求知书明理。曾国藩不仅是耕读教育文化的受益者,也是传承者。耕读教育文化的精神在他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耕读教育文化是一种深入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文化传统,对近代中国人也有很大影响。2013年2月,江苏丰县汉高祖斩蛇旧址丰西泽出土了清监生孙玉良墓砰,碑联题“克勤克俭一脉真传绍祖父,惟耕帷读两行正路教子孙。”已出土的孙玉良儿子清太学生孙高封墓碑,碑联为“映雪勤读书三经遗泽,种瓜餽行人五世其昌。”巧的是,孙高封墓碑东五米,是孙高封儿子清监生孙明键墓碑,上也有联:“躬耕垅亩勤善仁信理智,教书育人朴华忠孝节义。”这三块墓碑上的碑联也算是耕读教育文化传承的物证。据了解,孙氏家人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其子孙也是学有所成。这也是耕读教育文化传承的民间案例。
耕读教育文化不仅对古时中国社会影响很大,对现在社会也有一些启示。现在的教育现状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大的脱离实际的功利教育部分。但是耕读教育扎根于实践,提倡边劳动边学习读书,结合社会生活去读书。本文也是希望通过介绍传统耕读教育文化,启发当今教育。不能只会读书,还要把书读“活”,能够经世致用,造福社会,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涛.四书五经·孟子[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130.
[2]章楷.中国古代农学家和农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0.
[3]施丁主编.汉书新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279.
[4]赵明奇.徐州府志新千年全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860.
[5]司马迁.史记·高祖本记[M].上海:上诲古籍出版社,1997: 236.
[6]刘降渝.文武兴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4.
作者简介:孙乾晶(1993.01——):男,22岁,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孙乾晶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文化论文; 刘邦论文; 野老论文; 孟子论文; 西汉论文; 农家论文; 后世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