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彬斌 干雪琴

潘彬斌 干雪琴 (宁波市康宁医院 浙江宁波 315201)

[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餐后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24 小时动 态血压仪测定32 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三餐餐前血压、三餐餐后30min、60min、90min和120min 的血压。计算餐前血压与餐后 血压的最大差值,任何一餐的餐后收缩压(SBP)较餐前下降≥ 20mmHg 的则认定为餐后低血压(PPH)。结果:32 例患者中有26 例出现餐后低血压,PPH的总发生率为81.3%。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PPH的发生率要高于不伴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发生率。而 血压下降比较明显的时间段在餐后60min ~ 90min。结论:PPH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故加强对患者的病 情观察,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餐后血压下降所致意外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PPH);老年精神障碍;护理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544.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157-02

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 是指餐 后2 小时内收缩压(SBP) 下降≥ 20mmHg, 或餐前收缩压 ≥ 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 超过大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引起相应的症状【1】。PPH可引起嗜 睡、黑蒙、跌倒、晕厥及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2】。主要原因 是进餐后大量血液流入胃肠道,致使外周血流量减少,从而导 致血压下降。而有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尤其是糖类及碳水化合物 更容易造成餐后血压显著而快速的下降。且对于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帕金森病、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等疾病的老人, 因其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则更容易发生餐后血压降低的现象【3】。 PPH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相较 于正常老年人,患有精神障碍的老人常有认知功能损害、生活 自理能力缺陷、自知力不全或丧失等特点,许多情况下他们不 能像正常老人那样告诉医护人员或照料者自己有什么不舒服、 哪里不舒服,所以针对这类患者我们大多是通过客观的血压测 量结果来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5 年5 月宁波市康宁医院老年病 房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32 例, 年龄60 ~ 90 岁, 平均 (74.2±6.2)岁,女性22 例,男性10 例。其中伴有一种或多 种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帕 金森综合征)的28 例,不伴有基础疾病的单纯精神障碍患者4 例。

1.2 方法

采用24 小时动态血压仪测定患者血压,早晨6 点至晚上 10 点每30 分钟测定1 次血压,晚上10 点至早晨6 点每1 小时测 定1 次血压。测试日进食早餐时间为6:30,中餐时间为11: 00,晚餐时间为17:00。将进餐前30min 和开始进餐前的2 次 血压,取平均值作为餐前血压;将餐后30min、60min、90min 和120min 的4 次测量结果作为餐后血压。计算餐前血压与餐 后血压的最大差值,任何一餐的餐后收缩压(SBP)较餐前下 降≥ 20mmHg,或者餐前收缩压≥ 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 <90mmHg 的则认定为餐后低血压(PPH)。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2 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有26 例出现餐后低血压,PPH的 总发生率为81.3%。其中1 餐发生PPH的为18 例,2 餐发生PPH 的为6 例,3 餐均发生PPH的为2 例。

2.2 有无基础疾病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PPH发生率的比较 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2 型糖尿病、心 脑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PPH的发生 率为82.1%,要高于不伴有基础疾病的单纯精神障碍患者的发 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发生PPH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前及餐后各时间点血 压情况分析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PPH的餐后血压与餐前血压比较, 平均最大收缩压(SBP)下降达(24±19)mmHg,发生于餐后 60min;平均最大舒张压(DBP)下降(10±14)mmHg,发生 于餐后90min。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餐后60min ~ 90min,SBP 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 在32 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PPH的总 发生率为81.3%,其中不伴有基础疾病的单纯精神障碍患者 的发生率为75%,而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PPH的发 生率则高达82.1%。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PPH的餐后血压 与餐前血压比较,平均最大收缩压(SBP)下降达(24±19) mmHg,发生于餐后60min,血压下降比较明显的时间段在餐后 60min~90min。老年精神障碍的患者因精神疾病的原因往往无 头晕、乏力、胸痛等主诉,更多情况下需要医护人员或照料者 主动观察或进行客观的血压测量才能发现PPH的情况。该类患 者一旦发生PPH,对他们造成的后果可能要比正常老年人来的 严重,因此做好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后低血压的护理显得尤为 重要。

4.护理措施

4.1 饮食护理

顾名思义PPH发生在进餐后,因此做好饮食护理是首要 的。

(1)选择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容易造 成餐后血压显著而快速的下降,因此应限制每餐中所含碳水化 合物的比例,并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4】。 因住院病人的饮食通常由医院膳食科安排,可提前与营养 师取得联系,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2)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饱餐时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明 显下降,造成血压骤降,而少食血压则不会骤降。对于生活自 理能力缺陷需喂食的患者可相应控制患者每餐的喂食量,同时 增加喂餐的次数。对于认知功能受损、自知力缺乏但又能自行 进餐的患者需在发放食物前事先控制好食物量,而在餐间给予 适当的能量补充。

(3)食物温度不宜过高,以温热为宜。

(4)在基础疾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钠盐和水分的摄 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5】。

4.2 体位及运动指导

餐后适当的活动或运动如散步等,可加快心率、增加心排 出量,维持正常的血压来防止PPH的发生。但老年人餐后要避 免过量活动,特别是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餐后应平卧 或半卧休息半小时,待外周血流量相应增加后缓慢更换体位, 再适当散步来维持正常血压。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长期卧 床的患者,可在餐后半小时给予床上的肢体锻炼,以促进心脑 血流量的回复【6】。

4.3 陪护人员的宣教

精神障碍的老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自知力欠缺等特点,通过正常的疾病讲解和健康宣教往往达不 到理想的效果。此时需对护工、保姆及陪护家属做好宣教来防 范餐后低血压可能对老人造成的伤害。

(1)尽量陪同进餐,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对于过量摄食 等不良行为进行干预或劝阻。

(2)餐后陪同患者进行散步等活动,尤其是在进餐后2小时 内切不可让患者单独活动,以免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3)注重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在 患者坐轮椅或卧床时应扣好安全带、拉起床栏,如厕时给予协 助或装好护栏,行走时提供适时的搀扶。

餐后低血压(PPH)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而老年精 神障碍患者在罹患精神疾病的同时往往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 病,精神和躯体的多重功能损害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伤害,其 后果较普通老人可能要严重许多。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工作的护 理人员应充分重视PPH的危害性,通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合理 有效护理的措施减少低血压相关症状的出现及跌倒、坠床等意 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卢水焕,莫云秋.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研究进展[J]. 医学综 述,2013,19(13):2387-2390.

[2] 童迪夷, 方宁远. 餐后低血压[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22(10):987-990.

[3] 唐祖胜,屈红,刘伟等. 老年餐后低血压发病机制研究 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C):3091-3094.

[4] 贺婕,唐祖胜. 预见性护理在30 例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中 的应用[J]. 贵州医药,2014,38(1):95-96.

[5] 贺婕,黄琪,彭贵海等.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阵发性 房颤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14,30(6): 858-861.

[6] 杨文艳,袁小丽.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健康指导[J]. 现代 医药卫生,2013,29(24):3832-3833.

论文作者:潘彬斌 干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4

标签:;  ;  ;  ;  ;  ;  ;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彬斌 干雪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