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人文精神 体验以人为本——浅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材的人文性及其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义务教育论文,以人为本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性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在第四章“物态变化”中这样写道:“初冬。一夜之间,小城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自然界中这样奇特的现象举不胜举,真可谓千姿百态。那么你知道物质存在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吧。”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清新流畅,使人充满遐想,体现了物理和文学的融合。又如上科版八(上)《物理》第二章对“运动的描述”中写道: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科学家呢?教材同时配以古琴曲《流水》第一主旋律的乐谱和梵高画的油画《星夜》,将“运动”在音乐和绘画中的表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具有广阔性,而不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的层面上,这些人文资源在已审查通过的几个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都较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变化。对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
新教材的人文性要求我们改变传统习题的编写模式。例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编如下一些习题:
(1)鲁迅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说:“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鲁迅的这句话对运动的描述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2)唐代李白写下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习了本节内容后,请你思考:①黄河的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②黄河的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
(3)诗人杜甫在其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①诗中“风怒号”、“卷”的物理含义是什么?②这两句诗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
(4)假如地球附近物体不受到重力作用,我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试想象可能出现的情景。
(5)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的科普作文。
这些习题一改传统习题训练思维的方式,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及物理知识融合在一起,将物理学与文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课程的人文性。
此外,避免学科本位,体现学科间渗透与整合也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介绍的动物罗盘、牵牛花的茎、蝉的口器,水母发光等等都将物理与自然、社会,物理与生物、地理、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物理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二、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
国学大师季羡林指出:“历史的发展已以证明自然科学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将来更会证明艺术与人文素质关系更加密切”,在季先生看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二字不是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而是体现在人文精神上。
我国一位学者也曾指出:我们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即不能培养只懂科学、不懂人文,或者只懂人文、不懂科学的人。广义地说,科学文化的内涵包括有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则是其灵魂,其核心是求真求实。
人文文化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及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它包含着人们对人生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对善良、诚信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赞颂,其基本特征是求善求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形成的背景、关注的对象以及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或各有侧重,但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则是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其共同目标指向就是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没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文化和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文化都是残缺和扭曲的。对此,有人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与艺术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三棱锥塔的三个面,并认为:“当人们站在它的不同侧面底部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在这种比喻中,顺理成章的推论是,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真、善、美将越来越接近,并在最高点达到理想的统一。由此可见,我们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对科学内容的人文价值几近漠视,是因为我们所站位置的高度不够。
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都具有浓厚的艺术兴趣和较高的审美修养。玻恩曾说:“我个人的经验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它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这是合乎事实的,他本人演奏钢琴,可以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手,普朗克也是钢琴家,……
教学中,合理地选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这三个方面的素材,真正使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从而达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境界。
教学过程的人文性还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
例如针对我国在武汉市新洲金台建造军用飞机场问题,当地中学的一位教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虚拟”探究活动:《军用机场为什么建在这里?》,教师让学生收集相关地理、水文、军事、经济资料,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扮演生态学家、土地专家、社会学家、军事家、居委会主任及政治家,进行模拟方案论证。学生们在论证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站在不同角度考虑相关问题:
生态学家:考虑机场对野生生物的影响;机场对森林及养殖(渔业)的影响;土地专家:考虑建机场对河坝的影响及农民种植面积减少的问题;社会专家:考虑噪音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考虑移民费用安置及就业的问题;居委会主任:考虑搬迁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军事学家:考虑军事国防问题;政治学家:最终确定方案。
各自别开生面的唇枪舌战令人为学生知识面之广、收集信息之多而叫绝。虽然学生的观点有的是幼稚好笑甚至是离经判道的,但以人为本,注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体现,这些灵感的火花,是任何绝妙的解题无法达到的。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或内容不再是抽象的学科概念,而是一种“活生生的体验”和“自我的精神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称得上是主动的。自我认同感、自我存在感、自我价值感、社会责任感是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的。在这里,以人为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思想,也得到了体现。由于情感的融入使体验趋向“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进而逐步形成个体的态度、个性、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以人为本的过程也是探究活动过程中人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统一的过程。
物理教学中要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科学探究,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全过程,使学生们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受到科学的价值观的熏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感悟物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奥妙,在探究中不断发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培养人文精神。中学生是终究要走向社会的。只有今天在校的小探究、小发现,才会有明天走向社会的大探究、大发现。因为,二者过程的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是科学探究所追求的“价值观”。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平台
首先,依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把中学生看成一个个有灵性、有个性的天真活泼的少年。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的基础差异,不研究教学目标要求,迫于强烈的应试压力,人为地加大教学深度和难度,“繁、难、偏、旧”的习题、训练卷折磨着学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恰当地、合理地把握物理教学目标要求,切忌人为的加大难度。我们的中考命题也要改革,让“繁、难、偏、旧”的问题没有滋生的土壤。
其次,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STS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最终受惠的是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教版新课标物理教材,始终将STS的思想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之中。我们在教学中要加以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例如,在九年级课本“内能”一节教材之后配的[阅读材料]“地球的温室效应”,从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出发,从物理角度分析地表受热后,向外辐射热量,大气中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科学问题),怎样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技术问题),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也好比前述三棱锥塔面的三个面,只有站在这个“塔”的一定高度,才能看到它们的融合,才能发现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又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物理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刻意构建一个宽广的教学平台,以人为本,深入持久地推进素质教育。笔者相信,在我国实施新课程这一代人当中,一定会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