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技术开始应用于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软基加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其对道路的破坏。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加固
中图分类号:U445.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市政建设期间需要加强道路的质量,如果出现软质地层的稳定性和结构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便难以满足道路的使用条件,从而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使用外部压力或材料来实现软土层,从而实现软土地基加固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中国有四种类型的道路加固,施工队必须根据不同的土壤数据选择不同类型的道路从而实现预期效果。
1 市政道路中软基加固的重要性
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道路建设也提高了对建筑质量和性能的要求。如果建筑公司想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维护管理水平,确保完工道路的正常使用。同时,在道路建设中,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各环节的标准化和标准化。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是道路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它解决了软土地基问题,对加强地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在市政道路软基施工中,合理施工方案和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软基处理效果有很大益处,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有利于施工建设。在工程建设当中应结合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进一步发展。
2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2.1流变性较强
如果长时间使用市政道路,汽车往往会碾压道路,这会对道路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由于软土地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受到外力和重力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发生软土地基的变形情况,从而导致城市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所不用。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完工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软土流动,因为软土地基没有通过适当的IDE软基加固技术加固。它将会导致了城市路面的崩塌和损毁,而出现的安全事件会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
2.2抗剪切形变能力弱
软土地基的特征在于高水合性和高孔隙率,因此如果它们超过抗切割性,它们将可能在在结构上变形,而这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如果道路施工直接在软土地上开发,则可能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
2.3含水量高
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土地基水含量较高,由于软土层含有较多的粘土和淤泥,增加了土层的负电荷,增加了水分。 水分蒸发后会土层会变得柔软,土层的孔隙度增加,影响基础结构的质量。在南部地区,过多的的降水容易增加软基的水分含量,这反过来又破坏了基部的稳定性。
3 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
3.1路面侵蚀
在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实际施工中,通常使用砾石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如果施工人员不按规定操作或施工条件非常差并且无法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则地下水和雨水会导致路面侵蚀,进一步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由于道路和桥梁施工的主要材料是砂砾和混凝土,因此材料没有足够的抗侵蚀性,材料的精度会降低,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桥墩的材料下降,甚至结构坍塌。这对项目的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2路面沉降
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地面沉降非常危险。具体地说,地下水对软土过渡带的侵蚀导致大量地基和土壤流动,并且该区域中软土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路面的下沉将大大降低路面的稳定性,并将导致车辆行驶中的安全问题,更严重的是,路面将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即便是在后期的修复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多的遗留问题。
3.3路面硬化
软土地基稳定性和硬度相对较弱。在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和沥青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导致施工期间的道路硬化。它对道路和桥梁的性能影响很大。此外,路面的硬化对过往的车辆也会造成影响,降低驾驶者的出行体验。
4 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类型
目前,道路施工中有四种主要的软土地基加固方式: 强夯法,水泥搅拌法,粉煤灰砾石法,混凝土注浆法等。根据道路施工中各类加固的优缺点,在施工初期确定合适的加固方式,选择软基加固形成道路稳定性,提高结构和承载力对于工程建设时至关重要的。对于其中的各种类型之间的优势,劣势和局限是需要参考具相关的施工手册。
4.1强夯法
软土本身结构和稳定性差。动态压缩可以使用机械设备的力量形成加强件。它是一种通过外力破坏结构并重新利用外力来重建结构从而构建强大的结构的方法。这种结构优势:它易于完成,易于操作,并且需要较少的资金。因此,它常用于道路施工时施工周期短、投资成本低的情况。该方法制造较为快速且比较安全。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并且为了满足结构要求,必须在复杂且困难的固体区域中对结构进行再压缩。其次,夯实方法也可用于具有大的道路施工区域和薄的软土层的建筑区域。由于软土层很少,压缩很快进行并能取得不俗的效果。保质期的理想结果是得到捣固方法提供的益处。缺点:在柔软和柔软的土壤中,通过挤出不必要的土壤水可以获得效果,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粘土。因此,需要根据土的具体情况分析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方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表1显示了在不同土壤质量值下,强夯法选择的不同能量。施工方应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地面条件。
表1 强夯加固法的数值要求
4.2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的加固技术是用水泥混合砂砾,粉煤灰等,然后用搅拌机将固化物料倒入软土地基中,形成高强度桩,这样能有效改善软土地基起到稳定的作用。该技术流动性好,桩身结构坚固,施工过程相对较为简单,广泛用于软土地基加固,而且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相对容易造成堵塞并导致管道堵塞。这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泵送混凝土时,如果软管的弯曲半径相对较小并且呈曲线用于输送混凝土时,流速逐渐降低从而导致管道堵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加强市政道路和桥梁软土地基的处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在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有效地确定粉末喷射桩的速度和压力,这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建筑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正式申请之前,应提供证明和相关证书,以避免建造粘性或退化的建筑材料,并显著提高加固水平。
4.3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通过对道路施工条件的分析,在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水泥搅拌和加固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工程加工的软土地基结构,同时,必须要注意水泥加固技术用于搅拌水泥这一点。泥浆和土壤在相关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有效改善软基础。项目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项目的施工质量,完全保证了项目设计的稳定性。然而,在加固技术的应用中存在某些限制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加固技术,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工程施工条件以确定混合桩的位置,认真分析施工条件,适当设计施工条件。例如,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有必要确定加固前后的数据。标准如表2所示。优化施工方法,保证了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施工的整体效果。
表2 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前后数据标准
4.4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对控制软基含水率、减少沉降问题的发生、保持市政道路施工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预应力管桩用于软基加固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以此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点是:首先,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有必要确定软基的位置和范围,以支持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其次,在确定位置和范围后,工作人员将根据现有数据在软基础上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管桩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正常运行所需要提高的技术和基础质量。最后,打桩工作必须根据被测桩基的位置来完成。施工负责人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和调整打桩头。为充分发挥其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作用和效益,施工必须严格论证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4.5软土换填法换填法
当地基承载力和软土地基厚度较差时,替代方法的应用需要首先挖掘部分或全部软土,然后时提高稳定性,高强度和抗腐蚀性。要防止好的材料被土壤层取代,材料被机器所压缩。同时其技术含量低,结构相对简单,这正是其最大的优势。这种类型的钢筋是城市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之一。软土地基替换方法的原则是利用砾石,砂砾等渗透性较强的建筑材料代替软土地基,从而大大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完全挖掘软区的软土地基,然后填砂或砾石。在压缩过程中,需要检查材料中的宝石和颗粒尺寸,以使材料压缩效果更加明显。浅层低于地面5米,深层需要超出此深度。因此,为了保证路堤法的施工效果,必须根据地面深度进行浅施工和深施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全避免沉降,提高地方政府道路和桥梁工程的质量。
4.6砂垫层
沙垫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实际上与袋装沙井相似。在去除软土水分的过程中,它们都会通过外力减少土层中的孔隙,加强软土的影响。砂垫是为了减少土层的孔隙度,达到软土加固的效果。与袋装检修孔不同,砂垫技术旨在通过在土壤层的横向设计防水层来防止路基被洪水损坏。无光泽基底通常由粗砂岩制成。在该过程中,控制缓冲层的高度通常应特别注意在0.5至0.9米,宽度超过路面宽度0.5至1.0米。由于粗颗粒在粗砂中部分混合,因此在缓冲层中加入过滤层以防止堵塞防水孔的问题,以防止缓冲材料中的细颗粒关闭排水孔。另外,由于该技术对应用过程中的材料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注意砂岩材料不应掺杂较细颗粒,砂垫层如果是软基最为合适,同时表面不能有透水层。
结束语:
城市道路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居民的旅行以及城市的形象有关。因此,地反方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各行各业,试图控制城市道路的质量。目前,中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面临许多问题。软土地面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下沉和坍塌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有效地加强软土地基。为使城市道路继续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施工方注意软土地基问题,选择合适的软土加固技术,提高其紧凑度,提高基础载荷力,确保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快速的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宏.关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框架思路[J].智能城市,2018,4(20):103-104.
[2]何国先.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2):275-276.
[3]马金虎.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8):119-120.
[4]刘畅,苗祥全,陈春阳.浅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居舍,2018(27):54.
[5]王林.浅析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09):24.
[6]孙俊峰.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9):81-82.
[7]陈乡寿.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08):338.
[8]谢伟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3):255-256.
[9]陈定宝.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07.
[10]杨新旋.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技术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3):233-234.
论文作者:李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土地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土层论文; 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