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莫从辉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入院交代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病患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在LI(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大小、部位及检出率方面,MRI检查优于CT,MRI可以准确呈现出较多的微小病灶,清晰准确的显示病灶部位,且检出率较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早期脑梗塞的辅助诊断方法是CT与MRI检查,MRI检查对脑梗死病灶的敏感度更高,对微小病灶的成像更为清晰。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CT检查;MRI检查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面积脑梗死是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主干阻塞,该病的病情重、发病急、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在临床上病患除表现为脑梗死一般病情外,还会出现意识模糊、感觉性卒中及言语不清等。早期诊断是大面积脑梗塞治疗的前提,且越早诊断,对病患的治疗及预后越有利[1]。CT检查和MRI检查是诊断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依据,但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6.8±10.9)岁;其中慢性期13例,亚急性期21例,急性期46例;糖尿病29例,高血压24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临床主要表现:感觉性卒中、言语不清、运动性轻偏瘫、昏迷及共济失调等。

1.2入选标准 ①排除合并恶性肿瘤;②首次发病,且均符合LI诊断标准;③排除合并肝肾损害;④脑梗死的面积超过2cm等。

1.3方法 所有病患入院交代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以OM为基线,均用美国GE 128层Lightspeed 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扫描参数:扫描层厚10mm,螺距1.375mm,电压120kV,电流380mAs。),从颅顶到颅底逐层连续扫描8层。头颅线圈采集信号,常规SE序列W,FSE序列W,采集时间T1加权图像TR310ms、TE10ms,T2加权图像TR3500ms、TE96ms,作横断面和矢状面扫描,层厚5mm,间隔2mm,256×256mm矩阵。观察两种检查影像的结果。

1.4观察指标 ①统计CT与MRI两种方法的检出率。②观察CT与MRI两种方法显示病灶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及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 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大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病患被诊断为脑梗死的主要依据是体征及临床症状,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疾病[2]。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由于颅内脑动脉主干被阻塞,导致脑叶缺乏血液灌注,脑组织因缺氧缺血受损引发的一种疾病[3]。有学者认为,脑梗死面积大于直径4cm、梗塞涉及3个以上的脑叶应视为大面积脑梗死,但目前该疾病的定义还未确定。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将此病分为慢性期、亚急性期和急性期,目前将在6h内发病情况称为超急性期[4],确诊时间越早,对病患的治疗及预后越有利,因此,超急性期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脑梗死病变特点有:①病变部位:主要脑梗死的部位有丘脑、脑叶灰白质分界区、基底节、小脑及脑干等;②病变密度:和正常的组织比较,出血性脑梗死为高密度,而缺血性梗死为低密度;③病变形态:出血性梗死的低密度区会出现斑片或者血肿团状高密度阴影,而缺血性脑梗死是脑回状或斑片状。

MRI检查和CT检查是临床上确诊脑梗死的重要辅助手段。MRI检查对大面积脑梗塞的病灶较敏感,即便病患的发病时间在6个小时以内,也可通过T1、T2驰像时间的变化来显示疾病的情况。例如,在发病初期,病灶区的脑组织水肿是病患最明显的特征,T1、T2驰像时间延长较明显,而当病情状况进一步恶化时,脑组织水肿将改变成血管源性水肿,且蛋白质的渗出量增加[5],导致T1、T2驰像时间的延长变得不再显著。而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出脑梗死病灶的范围、部位、是否出现脑疝及脑水肿等情况,在确诊大面积脑梗死方面有重要意义,但CT检查对于发病时间12个小时内的大面积脑梗死不敏感,检测率较低[6],严重影响病情的早期确诊、预后及治疗等。由此可见,CT检查与MRI检查相比,MRI检查诊断出大面积脑梗死所用时间更短,且MRI检查扫描能够了解病患在发病2h-4h内脑梗塞的变化状况[7]。

本次研究证实了:微小病灶的大小、部位及检出率等,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可以准确呈现出多个微小病灶,且检出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症状轻微或有临床症状的病患,当CT检查扫描为阴性,仍不可以完全排除LI可能,需要进一步做MRI检查[8],因MRI检查可以清晰和精确的显示出病灶,为病患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争取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CT检查与MRI检查均可作为临床早期脑梗塞的辅助诊断方法,但MRI检查对脑梗死病灶的敏感度更高,对微小病灶的成像更为清晰。

参考文献:

[1]陈金银,汤琅琅,邱清香,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47-49.

[2]葛海兰.多层螺旋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71-72.

[3]王远景.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比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8):52.

[4]马丰文.急性脑梗死应用CT与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637-638.

[5]裴向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和MRI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295,298.

[6]盛文君.CT和MRI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新知杂志,2015,25(5):318-320.

[7]李立军.CT与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6):49-50.

[8]周云,钱利明,钱仲余.腔隙性脑梗死CT与低场MRI表现的对比以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3,25(3):10-11.

论文作者:莫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论文_莫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