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中国会计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会计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全球化对会计的影响
龚光明: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我国企业要遵照国际惯例开展经济活动。会计作为记录与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如何面对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分析入世后的会计环境?新的会计环境会对我国今后的会计改革发生什么影响?这些,请各位发表意见。
王善平(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并维护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推进贸易、服务与资本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分析加入WTO后的会计环境,应把握如下两点:
1.世界市场壁垒大幅减少,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各种生产要素将更顺畅无阻地按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区域优化配置迈向全球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公平、公正、合理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2.市场领域进一步扩大,激化了愈演愈烈的竞争行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法则,其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作用不仅在于实现各种稀缺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在于促进了普遍的独立、自主理性主体的生成。
伍中信(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国已成为WTO的一员,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对今后我国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将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2.会计国际惯例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3.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及自主性。具体到会计改革来说,在会计向全球化迈进的初级阶段,各国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在于会计协调,并积极向国际会计、审计准则靠拢;而在经济全球化步入发展阶段后,其目标则在于积极参与共建或整合全球化经济的组织制度及法制规范。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赋予会计及会计教育改革以新的历史使命。
二、直面入世后的会计改革
龚光明:加入WTO既加快了我国会计改革的进程,也突出了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准则、会计服务市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是改革的前提,请各位发表意见。
冯巧根(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我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定位更多地是围绕如何体现企业受托责任这一中心展开的,对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会计信息需求与使用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中国的许多会计理论研究仍旧停留在组织财政收入、保证税收上。实际上,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企业竞争力和资本保全等方面。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尤其是实证方法的运用较少。就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而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很明显地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导。如果没有实证研究结论作基础,规范研究就容易变为纯粹的“由概念到概念”的、看似严密但未必可靠的推理,有可能造成会计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
3.会计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企业目标的多元性及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要求会计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原来的以财劣,会计和管理会计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中,而应拓宽其研究领域。
伍中信:加入WTO,我国会计准则面临的挑战将主要是:
1.会计准则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表现在:(1)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由于我国政府同时承担着披露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监督者及信息可靠性的保证者等多重交叉角色,故可能导致“人治”行为的产生,带来更大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决定权和制定权分别属于代表联邦政府机构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民间组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PASC),这种将制定权与决定权相分离的做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2)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未能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两大基本要求:公开化与法制化。
2.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一个逻辑一贯、层次分明的概念框架的指导。1992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一系列基本原则,也对会计的有关基本概念作了初步界定,但要作为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个理论框架作指导,很难保证整个会计准则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雷光勇(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审计系主任):会计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受影响最直接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现状是:(1)业务范围单一,拓展能力弱。我国会计服务业的主要业务局限于传统的审计和验资业务,其他法定业务开展较少。1998年,非鉴证类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还不到8%。而在1997年的“六大”(未合并前)国际会计公司的业务收入中,非鉴证类服务收入却高达61.67%;(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会计服务业依然存在部门指派、没有明确的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形同虚设、风险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执业质量差的后果;(3)公司规模小,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平均每个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不足20人,20人以上的只有400多家,40人以上的不足70家,100人以上、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的年收入起点上亿美元,仅安达信1996年在中国的业务总收入就为1亿美元。而且国内会计执业队伍存在年龄层次不合理、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培训机制落后等问题;(4)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尚不尽合理。我国以国家资本为主的部分事务所采用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依旧责权利不对称,致使其在利益驱动下,以降低执业质量来提高经济效益;(5)会计服务行业市场化管理不到位,市场化、法制化的思维与操作理念没有形成共识,以罚代法、重行政管理轻民事制裁等做法还相当严重;(6)职业道德水平低,社会公信力差。
会计服务市场开放对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国际会计公司抢占我国会计服务业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内会计公司的竞争劣势,入世后“黄金客户”大部分会被国际会计公司垄断,国内会计公司的业务范围将会被挤压在“鸡肋客户”及国有企业的鉴证和验资业务上;(2)优质人才流失。国际会计公司将以高薪、出国培训、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与国内会计服务行业开展人才争夺战;(3)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加大。国际会计公司对布场的掠夺可能减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利润,使其资金周转失灵,增大其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某些会计师事务所被兼并或破产。此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
杜晶(湖南大学博士生):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弱化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到位,内部会计监督、牵制制度不严密。如对重大购销业务、大笔现金支付、长期投资等方面没有形成必要的约束制度。
2.企业不能切实有效地执行既定的会计工作程序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些企业会计部门的对账、稽核工作流于形式,这些基础工作的松懈,必然导致会计系统的种种偏差。
3.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无证上岗和不具备相应会计技术资格上岗等现象严重。
王善平: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是我们应对新的环境的一项紧迫任务。关于会计法规体系建设,我认为尚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1.某些会计法规的规范内容过窄、不够全面。如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修订后的《会计法》没有规定国家对会计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管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2.不同层次的会计法律、法规之间不一致,不利于会计法规的执行。例如,我们目前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不同的行业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而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后面临这一问题更是其不可接受的。
3.某些会计法规的规定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适应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如修订后的《会计法》第6条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该条款存在奖励的给予人主体不明确、任意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模糊以及所谓“显著成绩”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4.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相当突出。
三、掀起入世后会计改革的新浪潮
龚光明:从总体上说,会计是反应性的。面对新的环境,我们已经分析了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建设、会计服务市场、内部会计控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就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请各位发表意见。
冯巧根:实现会计理论研究的创新,我认为应把握如下几点:
1.会计理论研究目标定位的转换。国际市场中的企业会计必须将各相关利益人(股东、债权人、经理、顾客、政府等)置于共同信息的需求中心,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的理论研究者们不应“就会计论会计”,而要把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引入到会计研究中来,以丰富和拓展会计的内涵与外延,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
2.推行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弥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但运用时应注意:(1)进行资本市场实证研究时,要熟悉我国资本市场特点,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做法。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尤其应该提倡案例研究(case study)和现场研究(field study);(2)实证研究方法应更多地看作是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应更多地分析实证,而不能简单地主观归纳;(3)实证研究的前提可以大胆假设,但研究过程必须小心求证。
3.进一步拓展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力资产成为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基于企业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的研究不可忽略;此外,还要对税务会计、法务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国际会计与比较会计等多门会计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构建一个面向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研究体系。
伍中信:关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1.要正确处理会计准则的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从长远发展看,会计准则的国家化必然服从于国际化。但从近期来看,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各方面合理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例如,由于我国政府对宏观调控力度大,加之中国历来属于权距较大社会,人们普遍认同由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决定了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只有逐步淡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并使民间会计准则制定组织逐步参与进来才能形成政府与民间组织双向考虑的、更为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承认国家化,才能更好地国际化。此外,逐步实行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双向协调,尽量通过国际交流、培训等活动,使国外相关方面了解我国会计准则及惯例的若干规定,也是减少我国会计改革风险和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2.要加快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政府必须尽早完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加大会计准则的推行力度。如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坏账准备金比例的提高,建立会计信息披露的专门准则等。
雷光勇:面对新的环境,我国会计服务行业应增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应包括:
1.实行规模化经营战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的经营战略可以帮助其扩大市场份额,节约交易费用,实现专业化分工,增强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可采取合并、设立分所、吸收专业人员三种形式。至2001年3月底,中注协已批准150多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但规模化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应予深思,如“中天勤”经合并刚成为中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五强”之一,“银广夏”事件的发生就可能殃及其他无辜合伙人。另外,规模过大有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故中、小型事务所仍有存在的必要和理由,他们可向客户提供一些大型事务所无法提供的专业化服务。
2.拓展会计服务的业务范围和空间范畴。客户的多方位需求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型服务范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固守传统鉴证类业务的同时,发展税务、咨询服务,并通过外部联合来增强彼此竞争实力。还可通过“出口”服务,在国外寻找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认可度。
3.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机制。即建立科学的民主议事制度,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健全高效的专业组织构架,倡导能支持创新行动方案的企业文化。
4.推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使注册会计师成为行业的真正主体,对其自身行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突出民事制裁。
王善平:我认为,面对新的环境,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不断创新会计职能:
1.充分利用会计为管理服务的职能。会计为管理服务的职能是“与生俱来”的,发达国家完善的企业内控系统就是会计与可操作性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我国财政部也于近期颁布了诸如《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等内部会计控制新规定,都是在会计管理职能日益重要的新的理念与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会计不仅应是“核算型”的,更应是“管理风险控制型”的。
2.突出会计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会计对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功能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资本市场有能力吸收和适应财务信息,而不论财务信息是如何报告。”“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财务会计信息的合理界定和公开揭示,是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是充分利用会计这一新职能来遏制目前蔓延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造假”之风的必由之路。
3.加快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化的步伐。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以模拟手工会计核算为目的,忽视了与企业及社会信息化的关系与影响,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同其他功能信息相互融通。中国加入WTO后,将促使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向会计信息化转变。为此,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要把企业各部门的业务信息纳入其信息管理的范畴;要具备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功能、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开放性的技术和应用框架及高度可靠、安全的管理系统,并应注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杜晶:关于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我认为应以落实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为突破口,以如下几个方面为重点来开展工作:
1.正确认识和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将其扩展到应用范围。
2.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工作程序。把监督的内容、措施和责任人员逐项具体化,以达到监督、牵制的目的,同时明确对监督人员的考核、处罚规定。
3.重视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与考核。企业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使各项法规落到实处,这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善平: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强执行机制建设,是我们在新的环境下的一项紧迫工作。我认为,我们应在以下3个方面致力于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
1.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严格遵照《会计法》,以《会计法》作为会计改革的强硬后盾,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应及时修改与废止,做到与相关经济法规、国际惯例的协调。
2.全面掌握WTO的游戏规则,修订相关法规。一是熟悉、理解WTO规则的内容与实质,明确哪些法规尚待制定,哪些规范需要修改,然后根据法规的迫切程度有序地修改和制定,特别要修订受WTO规则直接影响的会计服务行业的相关法规。如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境外会计公司只能采取成员所、合作所和代表处三种方式,这显然违反了“市场准入”原则;二是充分利用WTO相关原则及WTO有关协议和条款。如根据GATS的“不对称原则”的“逐步自由化原则”,可以制定逐步开放会计服务市场的规定。亦即在保护我国利益和融合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惯例接轨。
3.改善会计执法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应充分注重执法队伍的建设、执法者的素质和态度、执法的严肃程度、执法程序的合理性、执法结果的落实程度等问题。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维护各经济单位的合法权益,推动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伍中信:要应对入世后的挑战,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关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我有两点意见:
1.要建设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由政府和企业双重管理向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企业所有者独立管理的方式转变;在管理对象上,由片面注重对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管理向包括对非国有经济在内的全社会会计人员管理转变,逐步建立起以单位所有者独立管理为主、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管理相配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2.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1)加快会计教育的发展,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论教材,培养适用性人才;(2)搞好会计继续教育,缩短会计人员“充电”周期,不断实现会计知识更新;(3)抓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时刻牢记“不做假账”的警训;(4)改革会计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激励会计人员知识化。
龚光明:上面,各位就入世后我国会计环境变化,我国目前在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建设、会计服务市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作了精彩的发言。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特别强调:
1.加入WTO使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我国今后的会计改革问题,必须以此作为基本前提之一。
2.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必须更多地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尤其应强调案例研究与现场研究,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3.会计准则是规范我国会计实务的基本形式之一,建立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必须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深入的研究。
4.面对入世以后的新形势,我国会计服务业应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总之,加入WTO后,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有许多理论与实务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广大会计工作者应进一步努力研究,共同推动会计事业的顺利发展。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人员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 政府会计论文; 会计知识论文; 环境会计论文; 财务与会计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