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也在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等代步工具逐年增加,道路交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城市交通负担加重,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影响了通行率,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建设,本文主要以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十字型交又口为例就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交通组织;设计
城市道路连接了人和交通工具,是二者之间的载体,不仅为运输业提供了保障,并且为人们的出行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机动车的数量增加,交通压力不断提升,这不利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因此,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研究很有必要。
1.交叉口概况
选择比较典型的XX市XX区大桥十字型交又口作为讨论对象,根据有关信息以及实际情况显示,这个交叉口属于城市比较繁华的地区,不仅有学校、与CBD相邻,更接出入京的主干道,每到高峰期,公交车、私家车、行人间互相干扰,堵车十分严重。公交总站与环岛以及十字路口相接,使通行变得更加复杂。
2.城市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交通信号控制形式过于单一
2.1.1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容易发生冲突。
由于交通信号控制形式过于单一,只是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过于简单,难以对高峰期的机动车进行有效地指挥,在左转量较大的交叉口处,直行与左转容易冲突;并且由于临近公交车站,公交车向左并线,影响了直行的车辆,严重的降低了该路段的通行率[1]。
2.1.2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冲突
由于该交叉口处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时流量非常大,信号灯没有及时给出相应的指挥,并且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经累积,就容易发生拥堵,并且若再发生剐蹭等事故,更是会影响到通行效率,造成安全隐患。
2.2交叉口结构性问题
2.2.1交叉口构造的先天性问题
2.2.2道路等级不匹配
交叉口处的道路等级是有差距的,但是由于距离较近,甚至支路与主干道之间相互连接,这不利于车流之间进行缓冲,造成了容易发生拥堵的结果,影响了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2]。
2.2.3进出道口的车道数不匹配
由于机动车辆较多,现有的车道数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所以需要更合理的匹配数据来进行流量疏导工作,从而可以减少通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2.3交通设计规划不合理
2.3.1车道划分不太合理
客流量较大,并且进京的车辆较多,应该划分出更多的车道,供运输和出行。
2.3.2行人流量大,地面设施不够完善
交叉路口处,尤其是上下班/上下学之间,人流量非常大,行人也很多,但是没有更安全稳定的过街措施,或者地面面积大,过街行为比较混乱,难以保障安全,造成通行效率低下。
2.3.3交叉口附近的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
该交叉口的公交总站距离此处太近,未按标准距离设计,而且临近环岛,公交车不仅要面临从辅路进入主路,还需要去环岛绕行一周,在高峰期,20S即要发车1次,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事故。
2.3.4进口道展宽长度不够,利用率低
由于该交叉路口的中央分隔带削减长度不够,造成了左转车辆只能排在相邻车辆后面的情况,左转车几乎道形同虚设,不仅影响了直行的车辆,并且会难以进行左转,需要等待很长时间,通行率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5市政、电力等设施的影响
交叉路口有电线杆、灯杆等设施,这对于车辆以及行人通行来说是一种障碍,阻隔,通行会受到干扰。
2.3.6外侧公交专用车道的直行公交与右转车辆之间有着冲突
北京市很多道路在最右侧设置了公交专用车道,禁止其它车辆使用,所以在出道口等位置,容易与右转车辆发生冲突,这对于交通通行来讲,也是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将会较低通行效率。
3.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分析
3.1交叉口渠化设计
3.1.1进口道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进口道数量以及宽度需要合理的进行控制,主要的计算方法是,将上游路段规划的车道数乘以2则为进口道车道数,而进口道车道的宽度就是由进道口的车道数来进行确定[2]。
3.1.2出口道的设计
规划城市道路过程中,只控制进口道数量和道路宽度是不可以的,还需要对出口道进行合理的设计,需要确认的数据有出口道数量、出口道宽度以及出口道长度。出口道的数量一般是等于某时段内涌入车道的最大流量数减去1,宽度的话,是不少于3.25米[3]。针对新建或者是要在进行改进的城市道路,选择上游同一个信号相位的车流量,来确定出口道的数量,车道的宽度按照增加的车道数计算选择就可以。出口道的长度方面,需要根据出口道的展宽度和展宽渐变段来进行长度的确定。
3.1.3优化交通岛的设计
环岛要切实、高效率的起到引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机动车司机一定不要抢车道,而是严格遵循交通法则,环岛一定要保证可视范围,岛上的绿化标志要清晰,能够一眼看到,有明确的警示作用,但是环岛的面积一定不能太大,主要让其能够高效率的起到引导流量的作用[4]。
3.1.4行人过街设计
关于行人过街设计方面,首先的是要完善人行横道,同时信号灯读秒的时间要充分考虑到行人的行走速度,尤其是要考虑到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行动比较迟缓,所以给予行人过马路的时间一定要充裕,防止行人过马路时慌张,或者发生机动车与行人抢道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还可以建设过街天桥,让更多的行人从天桥上行走,既能保证安全,又缓解了交通压力。
3.1.5交叉口美化设计
设计城市交通布局时还要考虑到美观问题,要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的道路。
3.2交叉口信号相位匹配
3.2.1交叉口信号相位
道路交叉口可以设置三相位的信号提示,第一相位可以控制车流向右转、左转和直行;第二相位仅可以直行和右转;第三相位仅可左转和右转。
3.2.2交叉口信号相位配时
根据路口车流量的具体情况,匹配各相位的绿灯时间,第一相位的绿灯时间为30S;第二相位的绿灯时间为35S;第三相位的绿灯时间为15S。绿灯间隔时间为上一个相位结束到下一个相位开始的时间,黄灯的时间为3S,其它的时间则为红灯时间,整体的周期所用的时间为95S。
结束语:
近些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相对来说使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交通道路方面越来越多的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暴露出来,还有许多年代已久的道路工程建设,已经不符合当今交通业的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或者改造重建。本文主要是从东大桥十字交叉路口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缓解交通压力,调高通行效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盛清, 刘灿齐. 城市道路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案设计[J]. 交通运输研究, 2014, 42(3):72-74.
[2]陈龙. 对当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的探讨[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5):18-19.
[3]刘亚帝.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探讨[J]. 江西建材, 2016,(7):132.
[4]谢启星.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分析探讨[J]. 江西建材, 201,(20):150.
论文作者:吴建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交叉口论文; 相位论文; 交通论文; 车道论文; 行人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机动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