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信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410021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设施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设施工的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性,为此必须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创新性管理与应用,创新工程建设理念,优化高边坡施工加固技术,将工程质量的提升落到实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治理措施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是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必然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多修建于高山峻岭中,不仅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变得困难,同时对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相较于普通工程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边坡问题,因此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实际工程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稳固。
1 高边坡失去稳定性的原因
1.1 勘察工作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加固设计的前提是做好水文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但现阶段实际工作的开展常常因为资金和工期的影响,使得勘察工作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导致勘察范围存在局限性,得到的数据也缺乏应有的准确度,使得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合,不仅导致边坡失去应有的稳定性,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1.2 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不同地域之间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因素大不相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制定加固方案也需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在加固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水电工程最常见的病害就是渗漏,且加固设计要求高,但是,在实际设计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协调,使得设计标准和要求很难得到统一和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2)边坡加固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查工作,使得方案设计缺乏合理性。
3)施工管理和方案设计之间不一致。设计方面更看重有效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缺乏对实际操作要求和管理方面的考虑,使得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更情况。
2 高边坡的加固及治理措施
2.1 边坡治理
1)边坡清理。首先需要处理好挖方区域存在的障碍物,通常采取搬迁、改建和改线等方式。如果选择的施工地区有古建筑或者古墓等特别的建筑物,需上报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等对该地域做好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处理工作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果选择的施工地区有电力线路,就需要结合施工操作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用电的前提下,制定正确有效的加固防护方案;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临时增加的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做好相应设备材料的检修维护工作,预防施工风险。
2)钻孔。钻孔施工中发生塌孔现象,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迅速找到应对之策,及时调整技术管理方案,有效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利用植被进行防护①在高边坡区域种植植被要选择根系发达、容易存活的植物,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植被成活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在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地区铺置种植土,为植物的生长奠定基础条件,并进行重点维护,保证其生长;至于坡度较大的区域,由于种植植被极为不易,可以根据高边坡的实际情况进行草皮铺设,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对草坪加以固定。②植被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对边坡进行保护,其还具备绿化效果,能够对周边环境起到美化作用,所以要在适宜区域栽种树木。③在选择树种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条件,选择与气候相适应的树木种类,进行科学栽种。
4)其他环节的控制。科学合理配置浆液,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做好注浆工作,并优化检验系统,保证注浆的科学性。进行网筋制作工序的时候,必须提前完成对施工缝的预留,确保混凝土整体使用性能和坡面温度不会受周边环境和施工因素的影响,保证坡面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增强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有效应用混凝土结构
水电工程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这一技术需要对各方面做出有效控制,加以均衡,以此来保证大坝的施工质量。但是在护坡工程施工中存在极多的不可控因素,经常会遇到无法进行机械作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人工来代替机械。相较于机械作业,人工作业的施工水平因受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更加难以控制,一旦出现问题轻则会导致大坝表层凸凹,重则会直接引发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具备过硬的技术,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辅助工作,比如施工所需材料的完整度以及施工设备的可靠性,并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案,而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合理布置混凝土现浇网,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过程中,一般受护坡地形限制,多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施工人员需要手持振捣棒,将其倾斜插入混凝土集中进行振捣,具体施工时,应该不断强化施工质量,避免发生漏振和过振情况。其次,科学合理的设置混凝土抗滑桩.这一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在边坡之外打抗滑桩,既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多排。但是桩体一定是需要深入到边坡当中,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地质稳定层,提升对滑体的限制能力。抗滑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抗滑动力,对边坡加固效果做出一定保证。并且在混凝土抗滑桩设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边坡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类型的布置方法,既可以是单排桩也可以是多排桩。原则是上在土体不会滑出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各个桩体之间的距离。这一方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了工期短暂、设备需求量少以及挖掘出的土方量小等特征,可以对浅层及深层滑体边坡做加固处理.
2.3 清除滑坡,治理崩岸
堤坝发生滑坡主要是由内部结构渗水影响、上方荷载过重、流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出现滑坡险情时,需要做好防渗排水工作,及时加固堤坝,以削坡减载、固脚压重为基本原则进行补救。坚持前截后导降低滑坡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实际施工中常常以清除主滑体为主要的除滑措施,完成危险位置圆弧圆心上方土体清除后,再进行填筑作业。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稳定性的计算精准度、适当增大阻滑重量等方式,提升堤坝坡体的稳固性。治理滑坡问题时,对崩岸进行防渗治理,也是增强堤坝稳固性的重要措施。在重力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崩岸现象,导致堤坝岸边的土石发生崩落、崩塌、滑坡等问题。此时,常见的崩岸形状包括阶梯状崩塌、弧形坐崩、条形倒崩等。发生崩岸后,加重河床的横向位移,最终导致出现变形,因此其危害严重需要重点防治。现阶段,实际施工中主要的崩岸防治措施包括抛石护坡等。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在抛石与堤基之间铺设土工织物反滤层,防止出现桩体沉降,或通过加固、布设木桩、沉排、钢板桩等方式对崩岸现象进行整治。
3 结语
在建设水利水电的过程中,针对高边坡的加固及治理内容,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科学的加固施工方法,完善其加固工作质量,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使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林涛,魏青友.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策[J].江西建材,2014(07):101.
[2]钟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19):145.
[3]李继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3(09):219.
[4]刘俊宾.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的加固和治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5):208.
论文作者:谭方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堤坝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