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米丽霞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米丽霞

米丽霞

大理州中医院针推一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脑梗塞患者10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分组比较的形式。对51例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临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51例对照组脑梗塞患者临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脑梗塞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84.13%,前者高于后者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最终患者的康复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凸显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塞;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07-01

脑梗塞于临床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因为患者的脑血管发生闭塞导致。此种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即使诸多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可以痊愈,但是患者仍然可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现象以及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的内心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价值,本文主要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脑梗塞患者10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分组后,对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最终护理效果确切,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脑梗塞患者10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分组比较的形式。观察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0岁-86岁,平均年龄为(66.5±5.3)岁;对照组:男36例,女1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1岁-89岁,平均年龄为(66.9±5.5)岁;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均出现程度有所不同的意识障碍以及偏瘫等系列症状,临床通过实施CT检查以及实施MRI扫描,最终确诊患有脑梗塞疾病。观察对比两组脑梗塞的性别比例以及年龄层次,无明显差异,具有均衡性,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步骤为:①体位护理干预:于早期协助患者合理完成体位选择,将患者的屈肌症状以及患者的伸肌痉挛症状成功缓解;体位主要选择侧卧位,避免患者选择仰卧位。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以及出现关节挛缩的现象,每间隔2小时-4小时,协助患者将体位进行转换【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肢体康复锻炼干预:待患者生命体征表现平稳后,未出现神经学症状后的2天,对患者实施肢体康复锻炼。针对患者患侧肢体软组织实施按摩,合理指导患者利用健康肢体于床上完成被动运动。合理进行坐起训练。如果患者的站立训练以及肢体肌力训练良好,要求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步行训练【3】。③语言以及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干预:针对因为脑梗塞造成失语症状的患者,对其实施语言功能表达能力训练。首先指导患者完成噘嘴训练以及呲牙训练,之后指导患者完成相关的简单发音训练。要求患者需要多开口以及多锻炼,最终将训练效果显著提高。同患者认真进行语言交流,促进患者的进步【4】。④情志干预。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负性情绪反应进行干预,主要以安慰、鼓励、放松练习等为主,平缓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情绪作用。同时,对患者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理性的判断自身情况,树立康复信心,积极与人沟通,提高康复水平。

1.3 疗效判断标准

基本康复:对患者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90%与100%之间;患者的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对患者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46%与89%之间;患者的病残程度为1级-3级;有效:对患者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18%与45%之间;无效:对患者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者减少的程度小于18%【5】。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所有脑梗塞患者的数据统计分析,护理总有效率利用X2检验(卡方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无均衡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中,基本康复、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15例、9例、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脑梗塞患者中,基本康复、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3例、19例、11例、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1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脑梗塞明显(P<0.05)。

3、讨论

脑梗塞属于突发性较强的一种疾病,体现出疾病病程长、疾病恢复时间长以及疾病容易复发的特点,临床呈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于早期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将疾病致残率以及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促进患者心理、生理以及机体的恢复。

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组脑梗塞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84.13%,前者高于后者明显(P<0.05)。有效证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塞患者临床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获得显著的康复质量,最终显著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艳.综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70-172.

[2] 李兰,孙志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971-5972.

[3] 王跃军.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5(3):271-271,272.

[4] 王萍.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对比[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9):63-65.

[5] 黄冰裕.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2):358-358.

论文作者:米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米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