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入退出: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微观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机制论文,社会论文,资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进入(entry),是指厂商进入新的产品或业务领域;退出(exit),是指厂商从原有的产品或业务领域中撤出。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本质上就是企业以其所拥有的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受到利益诱导,在不同市场、不同地域或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机理。无论是企业内部产品业务交替更迭、企业生命不断延续,还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及产业组织的创新,正是无数企业不断进入市场,同时又有无数企业不断退出市场,进行持续不断流量扩张与存量衰减长期演变与累积的结果。
一、企业进入退出与企业成长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不同产品线或业务单元构成的,企业成长与产业成长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一方面企业成长是产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千千万万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不断发展的积累结果;另方面从长期看,企业成长也为产业成长所决定,产业的性质以及产业成长所处的不同阶段对企业成长性质、成长速率仍至企业的寿命,都具有极大的影响。据美国学者戴维·贝赞可等的考察,在一个典型的行业中,1/3的企业寿命不超过五年,而在下一个五年中又有1/3退出该行业(注:[美]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但是企业的成长与产业的成长又不是完全重合的:一是成长周期的阶段不重合,企业发展中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不一定就等同于产业发展中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二者之间既可能有重叠,也可能有交错;二是成长寿命不重合,产业生命的完结不等同于企业生命的完结,同样企业生命的终结也不一定意味着产业生命的完结。企业成长与产业成长之间的这种差异性与不同步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内部产品或业务结构的调整,即新旧产业或新旧产品的更换交替,使企业生命可以超越其所从事的业务的衰败而得以不断延续。
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市场进入与退出行为来完成的。进入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这是资产流量在特定产业和特定区域的停留与凝固,而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一般都只能在这特定的业务范围内影响、修正存量资产经营效率。而后随着产业逐渐衰退或竞争失利,企业又必须将其全部或部分资源适时有效地从该市场中撤退,实施产业的战略性转移。当然由于资本沉淀等因素存在,企业在市场退出过程中会造成资源转移的泄漏与损失,但是这种资源转移中的泄露比起大量资源长期陷于低效甚至无效运营所带来的损失要少的多,况且陷于长期衰退行业或竞争失利的企业,市场退出迟早总是难免的,如果企业不能实行主动性战略撤退,最终只能通过破产、倒闭等方式强制退出,其所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市场退出都只是暂时性的,并不是意味着资源的永久性“失业”,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资源的流动、转移,寻找更为有利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遇,除了一部分资源可能在转移过程中出现流失和泄漏以外,其余的大部分资源还会重新进入新的市场。同样企业进入新市场后,其资源也不是永久固定、沉淀下来,随着企业成长性衰退和业务萎缩,企业也必须考虑进行资源的战略性撤退、转移。因此可以这么说,市场退出是市场进入新的起点,而市场进入又可能酝酿着新的退出。通过进入与退出交替进行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转化,即将闲置资源转为更具活力、更有流动性的资源,将盈利能力差的资源转为更具盈利能力的资源。因此从企业的整个生命流程看,企业总是处在“市场进入——市场停留——市场退出——市场进入——市场停留——市场退出”不断循环之中,企业正是在如此不断的循环往复中维持生命的延续和业务更新。
图1 企业成长的西格玛曲线
因此尽管企业所从事的产品也有其生命周期,同样也要经历一条由成长、到迈向颠峰,终于盛极而衰的S型的西格玛曲线。但企业生命周期毕竟与其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在其所从事的产品生命周期终结之后,企业的生命却还能持续成长,不断延续,其主要秘密在于,当一种产品的西格玛曲线终结之前,另一种新产品的西格玛曲线正在酝酿、延伸,使企业的成长曲线成为企业内部相继更迭交替的产品成长曲线的包络线,推进经营资源有效转移,使得企业生命得以延长。因此日本学者简井信行和陇泽正雄认为,一个企业最理想的产品结构应是:属于引入期的产品可占企业总产品的2%,属于成长前期的产品应占总产品的15%,属于成长后期的产品应占总产品的66%,属于成熟性的产品可占15%,属于衰退期的产品最多不能超过2%(注:[日]简井信行等:《成功的企业转型》,尖端出版有限公司(台湾),1986年版,第124页。)。
这里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找准企业退出与进入时期的切合点,即新产品西格玛曲线的进入点。如果在原有产品的潜力尚未得以充分发挥和挖掘之前,太早介入(如在图2中A点进入),过于超前地以第二条西格玛曲线替代第一条西格玛曲线,会造成机会损失、资源浪费和产业衔接的紊乱;如果太迟介入,在原有业务已经衰退(表现为第一条西格玛曲线已走下坡,如在图2中C点进入),才匆忙寻找新的产业,必然造成新产品或新业务接济不上,形成企业内部产业转换的缺口,这时企业的资源已经耗竭,活力消失殆尽,信誉也难以恢复,难免损失太大。只有在原有产业的西格玛曲线到达C点之前的B点附近,着手进入新的产业,才是明智的管理者。
图2 企业的产业进入与退出的切合点
二是企业进入产业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进入产业的成长性,又要考虑到进入产业与现有产业的在产品、技术与资源等方面的相关性与有效衔接,既包括机械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资源,也包括品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无形资产资源,在新旧业务衔接中产生动态的相辅相乘效果,使企业的现在优势与资源能够得以应用与延伸,即要保证第二条西格玛曲线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趋势。如果退出业务与进入业务缺乏资源衔接性,对于企业产业转型是致命的。联想汉卡与巨人汉卡都曾在我国风靡一时,其背景是计算机初入中国市场时使用的是DOS操作系统,中文无法输入,必须使用汉卡软件。但随着九十年代上半期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费用低廉的中文输入软件在中国的普及,实际上汉卡的存在依据已完全消失,汉卡不可避免地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联想与巨人都是我国知识经济的先导企业和著名的民营企业,但由于不同的产业转移战略,两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汉卡的产品生命结束以后,联想迅速地转型为计算机整机与外设的生产销售商;而巨人却转入本身并不具优势的保健品与房地产行业,最终导致巨人的崩溃。
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拥有无限的资源,企业发展战略所要选择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要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决定进入何种新产业?退出何种产业?进入哪个地区市场?退出哪个地区市场?这种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无论结果好坏,进入、退出的战略决策对企业都具有持久性、全局性的影响。因此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随时进行产业的细分,时刻把握产业演变的脉络和节奏,从自身条件出发,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决定退出那些产业,进入那些产业。产业进入与退出的选择总是比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
二、企业进入退出与产业结构成长
从数量演变序列关系的涵义考察,产业结构成长一般表现为,在三次产业中不断由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如果仅仅从工业方面考察,产业结构的数量演变序列可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的轻纺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国民经济摆脱农业制约的过程,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轻纺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第二阶段是重化工业化阶段。在国民收入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整个经济逐步实现了由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发展的转变,这一阶段不但形成了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而且奠定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阶段。高加工度有二重含义:一是在国民经济中加工工业的比重不断增大;二是产品深加工的链条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增大。这一阶段是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联系的高度发达为前提的,使得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成长摆脱短缺资源的束缚的过程。第四阶段是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所有的产业部门将采用愈来愈高级的技术、工艺,并具有相当程度的生产活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高技术的尖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因此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升级也是社会资源在不同级次产业之间的调整与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落产业的衰败与新兴产业成长并行不悖,产业结构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移过渡,都是在社会资源连续不断地进行市场退出与市场进入中完成的。
这种动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存在着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两种模式。一个国家现存产业结构的形成无疑是由过去以往各年度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投资结构塑造出来的,而今天的投资流向及其结构比例则决定着以后各年度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由此可见,动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转换仍是由国民经济中每年新增投资持续不断的边际扩张所决定的,这是动态产业结构形成、升级的第一种模式,即增量调整模式。
但是动态产业结构转换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这一基本模式。在全部产业存量结构中,也存在着流动、重组的现象,社会资源由旧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地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同样也会改变以后各个年度的产业结构比例。动态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取决于每年新增投资的边际扩张,而且还取决于已有的存量结构中,旧的生产部门的萎缩比例与衰减幅度,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新的生产部门的扩张程度。这种变动倾向与特征,是动态产业结构转换、以升级的第二种模式,即存量调整模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往往是同时并存的,而且从一般意义上说,新增投资向某一新兴产业的边际扩张,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产业部门在总量的相对比例上的萎缩(尽管传统产业的绝对量不变,甚至仍在缓慢地增长)。因此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增量调整模式与存量调整模式,似乎是同一形态的两个方面。
但是如果从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角度考察,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却具有不同的意义。首先增量扩张是以增量资源的投入为前提,而在地球上任何资源总是稀缺的、有限的。增量扩张必然要受到稀缺资源的约束。而存量调整主要是通过存量资源转移、重组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突破稀缺资源的瓶颈约束;
其次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归根到底是由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传统需求的逐步消亡、新兴需求的产生,是产业结构从而供给结构转换的根本动因。增量扩张虽然可以创造新的供给以满足新兴的需求,但却无法使旧的生产部门得以逐步衰减,无法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的转移与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依靠增量扩张来完成的,政府和企业通过增加投资,以促成短缺部门的边际推进,结构调整基本上没有触及到存量结构的问题。增量扩张的结构调整其主要好处是可以不触动现有的存量结构,可以暂时回避一些矛盾与摩擦(如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问题),但是却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的闲置与浪费。再生产过程中所经常游离出来的部分闲置资源与企业存量,只有依靠存量调整才能得以重新配置。
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除了增量扩张以外,还应该注意存量重组,把新兴产业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衰减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存量资源才能得以合理的配置。而社会资源的存量合理配置,其本质就是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问题。
从整个社会生产的横断面看,总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市场进入过程,一部分企业处于市场运营过程,而另一部分企业处于市场退出过程。从特定产业的特定时点看,退出企业、滞留企业和进入企业,这三者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可称为产业成长指数(即在一段时期内企业进入数与企业退出数的比值),它是反映产业成长阶段的重要数量指标。如果进入企业的数量超过退出企业数量(表现为产业成长指数大于1,企业净进入为正值),滞留市场企业部分不断增加,则该产业处于上升的成长阶段。如果进入企业与退出企业旗鼓相当(表现为产业成长指数接近于1,企业净进入值接近于零),产业规模处于稳定状态,则是成熟产业的标志。所以多数的成熟行业中,进入率与退出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大约一半的制造业中,进入者占行业产值的7%到25%,而正在退出的厂商则占8%到25%。(注:[美]丹尼期·卡尔顿等:《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0页。)如果退出的企业数量超出进入的企业数量(表现为产业成长指数小于1,企业的净进入为负值),那么滞留于市场的企业就会不断减少,则该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在净进入率又一次为零的新均衡建立之前,企业的数量常常会以40%-50%的速度下降。因此在产业演化的早期阶段,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由外部企业引入的,进入是推进创新的主要工具。随着产业继续发展和趋于成熟,外部企业对全部创新活动的相对贡献趋于下降。(注:[英]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对于上述观点并不难以解释。产业成长阶段也是新产品的引入阶段,它们的市场边界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潜在用途的认识也是模糊的,大多数生产者还需要全面开发和完善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市场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任何坚固的进入障碍都难以建立,因而具有创新性的进入往往都比较容易。在产业演化的这一阶段,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而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企业的市场进入并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往往只是由产品差异推动的。然而到了一定阶段,产品开始标准化,产品式样的变化大幅度减少,竞争的基础转为生产效率的竞争,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经验积累和其它成本优势开始成为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产业理性化开始出现。随着进入障碍的增强,进入开始下降,进入率与创新率都开始递减,产业也就步入成熟阶段。
利用产业成长指数,不仅可以粗略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成长阶段,而且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成长指数的对比,揭示各国之间的产业成长差异。下表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成长指数的对比。
表1 1980-1990年中日最大百家企业的产业退出与进入状况单位:个产业
1980-1985年1985-1990年*1980-1990年*
中 国 日 本 中 国 日 本 中 国 日 本
出 进 出 进 出 进 出 进 出 进 出 进
1.矿 业 2
2
0
0
1
5
1
0
3
7
1
0
2.钢 铁 1
5
1
0
4
2
0
1
4
6
0
0
3.有色金属
2
1
2
0
3
1
0
0
4
0
1
0
4.金属制品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5.石油加工
1
3
1
3
4
4
4
1
4
7
3
2
6.化学制品
4
1
2
2
0
0
0
1
4
2
2
3
7.纤维
9
1
0
0
1
2
1
0
9
1
1
0
8.建筑材料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9.橡胶制品
4
0
1
0
0
1
0
1
4
1
1
1
10.造纸印刷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1.食品 0
1
3
1
0
0
2
3
0
0
5
4
12.卷烟 0
7
0
0
4
2
0
0
2
6
0
0
13.一般机械 2
3
1
1
5
0
1
2
3
0
0
1
14.运输机械 0
2
2
2
1
2
1
2
0
4
2
2
15.电子机械 2
2
1
3
0
5
3
3
1
5
1
3
16.精密机械 1
0
0
2
0
0
0
0
1
0
0
2
17.其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28 28 15 15 23 24 14 14 39 39 18 18
*在1985——1990年和1980—1990年两栏中,中国用的是1989年的数字。
资料来源:杨杜:《企业成长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仅仅从上表中关于中日最大百家企业退出与进入的数据,已经给我们传递着许多潜在的、丰富的信息。
第一,相对日本企业而言,近几年来中国最大的企业市场进入与退出的行为极其活跃。从1980年到1990年,在中国进入与退出最大100家企业的已达到78家,而在日本只有36家。这说明在当前日本的市场结构已趋于稳定、多数产业的成长已趋于成熟。而在中国多数产业的发育程度远比日本要低得多,正处于成长期甚至是萌芽期,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企业之间的位次排列必然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第二,从产业成长指数考察,日本与中国之间的不同产业的成长阶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中国成长系数较高的产业主要有:矿业、钢铁、石油加工、卷烟、运输机械和电子机械等,而日本的产业成长系数较高的产业则是,化学制品、电子机械和精密机械等,而象矿业,钢铁、石油加工以及纤维等行业成长系数则比较低,退出100大的企业要比进入的企业来得多。这些数据表明,日本产业结构的演进已经进入了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阶段;而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即由重化工业向高加工转换的阶段。
三、企业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演进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产业组织演进,也就意味着市场结构改进、市场行为合理和市场绩效提高。
市场结构是指企业与市场的联系特征和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它存在着三种典型形态:垄断市场结构、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和过度竞争市场结构。产业组织政策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来达到调整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促进产业组织演进的目的。
所谓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是指建立在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模企业基础上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它可以享受竞争活力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率的双重利益。梅森(E.S.mason)指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标准具体包括:(1)市场上存在着相当多的买者和卖者;(2)任何企业都不能占据市场的大部分;(3)企业及其企业集团之间不存在着共谋或窜谋;(4)新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出市场;(5)市场上存在不断改善产品和工艺过程的压力;(6)企业能够根据生产成本的下降情况及时地调整价格;(7)生产主要在大小适当且有效率的规模单位进行;(8)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与市场需求较为协调等。
在有效竞争市场的上述标准中,企业能够自由进出市场是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企业能够自由进出市场,市场中才能拥有相当多的卖者与买者,在位企业才能不仅要面临市场内现有竞争对手的挑战,而且还会感受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从而产生不断提高市场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动力和压力。一旦市场出现资源过剩,低效率的边际企业又可以顺利地退出市场,实行企业资源的有效转移,同时又能保持留在市场内企业的较高效率。如果由于存在着过高的进入障碍,与该行业内现有厂商具有同样效率的外部厂商不能很容易地进入,现有的厂商就会行使市场的垄断力量;反之如果进入壁垒过低,而退出的障碍又很大,大量进入的低效企业就会滞留在市场内部而无法退出市场,就会形成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因此,有效竞争市场形成的前提是适度的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这里的适度,主要是指市场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处于最优高度的状态,既能防止无效率的企业进入,保持企业的经济规模,防止产生原子状市场结构;又不致造成垄断,使市场中的企业始终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并使低效率的企业能顺利地退出市场。
由于市场进入与退出的推动,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市场集中度。在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和新兴市场诱惑,大量企业进入市场,市场集中度一般偏低;随着产业成长,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竞争趋于激烈,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并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市场进入与退出相对稳定的动态均衡;随着产业衰退,部分厂商退出,市场集中度会再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结构逐步由行政垄断向有效竞争市场演进主要是靠不断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实现的:一方面随着市场进入行政障碍的拆除,导致大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进入,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提高了企业之间竞争程度;另方面随着市场壁垒机制不断发育、完善,企业也逐步具备了退出市场的动力和条件,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使市场结构不断合理化。
按照工业增加值计算,我国1980年大型企业所占的比重为32.3%,1995年上升到47.8%;而小型企业所占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48.3%,降为1995年的37.5%。但在不同的时期集中度上升的速率是不一样的。从1880年到1990年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大型企业所占的比重由32.3%上升到39.3%,十年时间只增加了7个百分点;但到九十年代以后这种产业集中度显现加速上升趋势,从1990年到1995年大型企业所占的比重则由39.3%上升到47.8%,仅五年时间就上升了8.5个百分点。主要数据见表2。
表2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规模结构 (1980-1995) 单位:%
年份
19801985
1990 1995
按企业数计
大型企业
0.4 0.5 1.0
1.3
中型企业
0.9 1.2 2.3
3.3
小型企业 98.798.396.8 95.5
按总产值计
大型企业 25.127.334.8 39.7
中型企业 18.118.919.8 16.5
小型企业 56.853.845.4 43.8
按净产值计
大型企业 32.335.339.3 47.8
中型企业 19.419.118.9 14.7
小型企业 48.345.641.8 37.5
注:1995年数为工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86)、《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6)有关数据计算。
其主要原因是,在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长期被计划经济束缚的社会资源首次得到广泛动员,加上当时我国还处在短缺经济时期,刺激大量企业进入市场,工业企业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大型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市场容量扩张并行不悖,表现为产业集中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上升速率并不快。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约束逐步硬化,投资者设立新企业的动机大大降低,同时受到市场容量扩张增速下降的限制,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抢占新市场转向对现有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些情况造成每年进入市场的企业数开始下降,而退出市场的企业数开始增加,以至出现企业的净进入数(即进入数减去退出数)由正转负的现象。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数据,1995年以来,中国被注销的企业户数年年超过新开企业户数。1997年新开企业为59.67万户,同比下降16.19%,被注销企业为101.71万户,同比增加1.56%,全国注销企业与新开企业户数之比为1.7∶1。(注:数据转引自江小娟等:《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页。)
企业进入退出不仅影响着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而且对市场绩效改进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入常常会把创新引入市场。新企业进入市场通常可以采取模仿进入与创新进入这两种方式。模仿性进入的企业只是或多或少复制原有企业的活动,它们一般在低价或在产品辅助服务方面作些微小的改进。模仿性进入一般只能对市场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对市场结构或市场演化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不同,创新性进入企业会使产品发生重大差异,通过推出某种产品的全新样式,起到自然选择过程中突变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演化的早期阶段、产品的差异性比起产品价格更为重要时,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由外部企业引入的。这种创新进入不仅为市场带来新的生产力,而且还会对现有企业产生创新溢出效应,从而对市场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产生巨大影响。其主要途径有:①进入企业的新技术被在位企业模仿、消化、吸收,导致整个产业创新度的提高;②进入企业的创新通过关联产业的波及效应,对前向产业或后向产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促进作用;③通过人员、管理、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创新由进入企业向现有企业传导、扩散,等等。
2.进入的威胁也是逼迫原有企业更加迅速地进行创新的动力。新企业进入不仅会侵蚀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会使市场整体价格下降,这两方面作用力夹击的结果,将使现有企业利润急剧滑坡,严重威胁其生存。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积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工艺,引进新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这些举措都会极大地促进现有企业的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我国许多行政垄断行业(如电信通讯等)在近几年放松政府管制、允许部分进入后,价格保持下降趋势、服务质量大大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原有的X非效率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就是这种进入效应存在的明显例证。
3.市场退出过程,其实质正是低效率的边际企业淘汰过程,从而会使产业整体效率得到提高。如果存在着市场高退出壁垒,无法对低效率企业产生淘汰作用,使其从市场中顺利退出,就会造成低效企业不断的积累与蔓延,以至形成全行业长期低效率,所谓的低效率竞争正是由于市场退出机制的失效所造成的。
4.市场进入还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总水平。一方面是企业进入所引发的市场竞争,将大幅度降低了产品价格,增加消费者剩余,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另方面市场进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从而增大消费者的市场选择空间,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