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引入案例教学的初步尝试与体会_案例教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引入案例教学的初步尝试与体会_案例教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引入案例教学的初步尝试与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案例论文,邓小平理论概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教学现已成为MBA教学中普遍采用和广为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将案例教学引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却是近几年马列课教师进行改革探索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也做了初步尝试,现就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组织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五个环节

1.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精心选择符合“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地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关键。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三个特点,即真实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比如,我在讲“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题时,就以安徽芜湖经营“傻子瓜子”的私营企业主年广久为案例。

案例内容包括:“傻子瓜子”的经营者叫年广久。安徽芜湖人。年广久祖孙三代都从事个体经营,绰号都叫“傻子”。年广久早年贩卖水果,后改营瓜子。“文化大革命”中尽管躲躲藏藏,但从未停止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放开了手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傻子瓜子”品牌,生意越做越大,瓜子日产量由原来的几十斤增加到几百斤,月营业额达万元,在当时的个体户中成为“冒尖户”。1981年初,年广久雇了4个邦工,到1983年时增加到103人,加上他儿子的分店共雇工140多人,日产瓜子增加到一万多斤,月营业额达60多万元,年广久成为名副其实的“雇工大户”。年广久的迅速发迹,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很多人主张对他采取措施。1982年,经邓小平同志提议,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决定对像年广久这样的“雇工大户”采取“不提倡,不宣传、不急于取缔,看一看再说”的“三不一看”方针。1987年中央5号文件把“个体大户”或“雇工大户”明确称为私人企业,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的方针。198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对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又予以确认。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选择这一案例:第一,它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非常可信,也是我国私营经济产生与发展的真实写照;第二,教学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是非界限,解决诸如“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的存在”等思想迷惑;第三,它是一个开放的案例,学生可以从各个侧面对私营经济产生的条件、利弊作用、性质与特点,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选择恰当,针对性强,同学感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除了教师的案例选择外,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为此,在实施案例教学前1-2周,必须把选择好的案例材料发给每一位同学,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和思考,或提出问题,或就案例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自发组成小组进行第一次初步讨论。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案例课堂的辩论气氛十分热烈,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3.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

学生是案例的主体,但教师决不能袖手旁观,不仅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还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案例中心议题积极发言,从而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例如,围绕“傻子瓜子”年广久一例,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我国私营经济产生的原因、条件和发展前景。有的同学说,对于像年广久这样的雇工大户,社会主义是决不应当允许存在的,因为它与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本质是相矛盾的,而且“看一看再说”的方针,其结果是看出一个资产阶级,真是得不偿失;有的同学说,像年广久这样的私营经济,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积极作用,但消极作用大于有利一面,雇工剥削,唯利是图,挖社会主义墙角,应当加以限制;也有的同学说,正是因为允许年广久这样的“个体大户”或“雇工大户”的存在,并适时地把他们明确称为私营企业,才促进和带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更加繁荣与昌盛,今天的非公经济不仅驶入了快车道,而且是火车头。针对学生们的首轮发言,我认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敢于触及敏感的问题,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看法,教师也不能避重就轻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要因势利导地启发他们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撞击中分析问题,正确掌握分析这一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启发同学继续发言:(1)我国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是人的主观愿望,还是有其客观必然性?(2)评价我国私营经济的作用,归根到底是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3)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4)我国的私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定位,能否起火车头的作用?结果,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第二轮讨论中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辨析,最后“水到渠成”地获得了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

4.及时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

对案例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十分重要,它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比如对“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就及时进行了总结。(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剥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程度,还存在私有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还不能人为地消灭私有制,因而剥削现象的存在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存在剥削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积累的职能,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马克思在论述积累一般的理论时指出,无论积累采取怎样的社会形式,它在客观上都是“对社会财富世界的征服”,都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私有积累与公有积累一样,其使用和发挥效能的社会性,都在为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3)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必然带来一些消极的因素和问题,但决不能因此否定私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对非公经济及其剥削带来的消极因素,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以控制,引导他们健康发展。(4)我国现阶段允许存在剥削现象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过程是可以相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告诉我们,观察和思考问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出发,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今天之所以允许剥削现象存在是为了将最终消灭一切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完全实现,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阶段允许存在剥削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既有矛盾又是相容的。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5.组织案例课后的小论文撰写

近年来,我校对“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考试方法进行了重大的变革,采取了“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的考核方式,从而对以考试方法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其中案例教学就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而组织案例课后的小论文撰写(以小组为单位),是一系列教学体系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比如有一小组在案例课后以《大公不能“无私”》为题。以温州正泰集团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我国私营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性,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前景作了预测,并提出了若干改革主张。

二、组织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1.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是邓小平理论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也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入脑入心,化为大学生思想和行动指南的关键。

首先,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甚至有些案例是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亲自调查的材料,不仅真实可信,而且可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具有吸引力。

其次,案例教学的案例是通过对搜集而来的大量具体事例的筛选和提炼,它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为说明理论的简单举例更具说服力和思想的渗透力,更符合教学要求。再次,案例教学可充分利用间接社会实践资源,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清华大学多年来一直采取“跟着镜头走”的办法拓展教学空间,积累了大量有关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录像资料,从中精选了一大批信息新、时代感强、丰富生动,有说服力的专题片作为案例,倍受同学欢迎。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只有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案例教学强调实践第一,注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突出邓小平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质量的一个好方法。

2.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调动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渴望沟通,渴望平等,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因此,必须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案例教学无论是课前的阅读准备,还是课堂上的你争我辩,或者是小论文撰写的质量水平,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的主动参与,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完全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观众”或“配角”,变为案例教学中的“演员”或主角,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问卷中,有90%以上的同学对案例教学感兴趣,80%以上的同学在撰写小论文过程中,自觉主动的学习了《邓小平文选》,60%以上的同学读了十几本参考书籍,充分显示出学生主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极大热情。

3.案例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训练场所,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中磨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小论文的撰写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的阐释与知识的传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课堂讲授关键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让学生对此作出判断与分析,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再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必须参与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唤起学生创新的冲动,使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案例,去寻找答案,从而将单纯灌输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创造性素质。

标签:;  ;  ;  ;  ;  ;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引入案例教学的初步尝试与体会_案例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