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262500
摘 要:教学目标作为贯穿整堂课的“总枢纽”、开展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科学、准确地确立三维目标标尺,明晓目标的主体,确保目标的语文味和可行性,这样提纲挈领地导航,学生能以更高效的方式徜徉于语文百花丛中。
关键词:优化 语文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
目标是行动的不竭动力,当务之急是制定目标并优化。叶圣陶也说:“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地瞎读,就不如定了目标来读。”优化教学目标给教与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不偏不移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为高效课堂铺平了坚实的道路。
一、教学目标优化的作用
1.有效实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和全面规划,最终顺利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指标。教学目标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起着制约和提示作用,并指导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对于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怎样教效率会更高;对于学生,教学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怎样学才会锦上添花。有教学目标提纲挈领地导航,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一目了然,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序、高效推进。
2.有力监控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方针策略,全方位照顾学生的感受;学生要根据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方法和进度,以获取课堂学习的最大收益。教学目标的实施可以有力监控教学过程,师生间的配合更默契、更高效。
3.综合衡量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情况与教学评价密不可分。一方面,它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它衡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章可循、按部就班。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衡量标准,教学评价为教学目标提供了评价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优化课堂教学。
4.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平等相处,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积极寻求与教师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全力推动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优化教学目标的举措
1.确立三维目标标尺。整个教学目标设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关注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不容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有效育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重双基目标,学生的长足发展步履维艰;只重过程与方法,双基和育人无从谈起;只重情感目标,扎实的“地基”不见踪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维目标维系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才能有效统一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合理设定课堂学习的三维目标,并以此作为标尺,重视语文的潜移默化作用,引导他们向广博、纵深方向发展。
2.明晓目标的主体。听公开课,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使学生……”“培养学生……”“激发学生……”,这样的表述司空见惯,都是以老师的口吻,定位在老师讲授、学生接受,学生的大脑还是被灌输的容器。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老师的强力灌输。鉴于此,《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目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改为“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这样的教学目标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
3.确保目标的语文性。课堂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但语文课不能特别注重德育而成为思想品德课;课上拓展延伸能有效拓宽学生视野,但语文课不能特别注重拓展而成为百科全书……《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之一设置成“理清克隆的前因后果”,并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克隆的知识,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冲淡了“语文味”,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效率无从谈起。语文课要紧紧围绕语文展开,不能淡化“语文味”,可将这一目标设置成“学会搜集筛选信息,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4.确保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校的教学实际,还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模式、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等诸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做到可操作、可检测。语文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传达是一个层层铺垫、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发展、智力情况迥异不同,课堂教学目标也要有所侧重;有效积累、有味品赏和默读、跳读、齐读、诵读等要根据文本特定的教学目标有所倾斜。有这样具体可行的目标,学生会以更高效的方式徜徉于语文百花丛中。
明晓了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紧抓优化的举措,从源头上指导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优化课堂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3。
[2]苏霍姆林斯基 杜殿坤 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6。
[3]课程教材研究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1。
[4]课程教材研究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1。
论文作者:张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教学目标论文; 学生论文; 目标论文; 语文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