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立体集约化养殖蚯蚓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化论文,蚯蚓论文,四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蚯蚓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深入开发与利用,国内外市场对蚯蚓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已有许多养殖场家已发展到商品化养殖,蚯蚓养殖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事业。今年35岁的贾立明就瞄准了这个行业,从1991年开始养殖蚯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天津市宁河县土产公司仓库后院办起了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在养殖中探索,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就其总结的四种立体集约化养殖蚯蚓的特点介绍于下,供参考应用。
(1)多层水泥台架 利用预制好的水泥板,搁在红砖砌好的台架上,或用角钢铸的台架,每层的距离50—60厘米,可以搁3—4层。这种办法是目前搞多层养殖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造价不高,修建容易。但操作不方便,各层的宽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房屋的利用率不太高。
(2)尼龙网床架利用钢架固定尼龙网做成箱式蚯蚓床。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善通气条件,免于蚓床积水,清理料床时也比较容易。不过床面的承受力有限;因为网纱的阻碍,蚯蚓无法到四壁活动,且四壁饲料容易风干结壳,而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3)重迭式箱养 利用钢架或水泥台作支架,在上面放置活动的养殖箱。箱可以是木制的或竹编或柳编织的,也可以是塑料的。规格以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为宜,能装50公斤料,两人能抬起。没有支架也可以一个箱一个箱成品字型重迭着,箱与箱之间用木条支搁着,有利于通气。箱中投放充分发酵腐熟的饲料,每平方米箱面投入孵化日期相近的幼蚯蚓1万条,养殖40—50天。提取蚯蚓的时间视其饲料取食情况、蚯蚓的个体大小及群体密度灵活变动。养殖期间不再投料和放种蚓,也不取粪,除洒水保湿和注意检查是否有天敌危害外,不须做其他工作。到采收时,将箱一次性倾倒出来,分离蚓体和蚓粪,然后重新投料投种养殖。周而复始地循环,没有基料和饲料之分,因此对饲料加工的要求要特别严格,并且要计算好饲料和蚓种的比例,消耗的时间,收集的时间要安排在大部分蚯蚓环带突出,个别蚯蚓开始产卵的时期。
天津市宁河县土产公司仓库后院的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以前常用这种方式养殖蚯蚓,既可在室内或室外,又可有床架或无床架;便于和“三群公养”结合起来,便于养殖场所的搬迁;提高了人的劳动效率,也提高了养蚯蚓设施的利用率;适合于企业生产和机械化操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方式。
(4)百叶箱式养殖 法百叶箱式养殖法,原理与重叠式箱养是一致的。百叶箱式结构要求是钢筋水泥的,各箱斜向相违,每层相间的距离以20厘米为宜,形式如同气象台使用的百叶箱。斜向箱分成对称的两列,中间为贮料间。养殖时,将料先投满贮料间,然后自上至下分级拨向各个斜向的百叶板面上,形成斜面的养殖床。如果用电动行车送料即可直接将料分卸于各级斜面百叶板上,则可减少一道工序。洒水后,在每个斜面养殖床上投以相应数量的小蚯蚓,待到饲料基本粪化,小蚯蚓达性成熟时,进行一次性收集。其投料、撒种、洒水、收集都可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适合于企业化大规模生产,也是冬季大棚养蚯蚓的适宜方法。
联系电话:0851-582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