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骨及软组织损伤缺损的组合组织修复临床研究论文_寇海东

足骨及软组织损伤缺损的组合组织修复临床研究论文_寇海东

寇海东 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处理足部创伤和病症导致的足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降低与减缓足残疾与功能不合格的概率。方法 选取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123 例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关足背、前足、足跟、踝下等部位的单纯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局部转移或者旋转皮支皮瓣、筋膜皮瓣,游离皮瓣,游离全厚植皮等方法处理;足底负重区则使用预制皮瓣方法处理;前足、足跟和其它跗骨复合组织损伤使用带血管髂骨加皮瓣组合移植重组;内外踝损伤需要进行重建。结果 123 例患者通过1.4 至6 年的随访,在足平衡承重方面,患者满意程度高,同时耐磨性优良,外型存在优良美观性。根据美国AOFAS 踝-足评分规范:优45 例,良54 例,可20 例,差4例;优良率为80.49%。结论 对于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采用髂骨进行重建再造跖骨损伤特别是多跖骨缺损、跟骨损伤,稳固同时接触地面积较大、承压较小;内外踝则可以采用带筋膜的髂骨与腓骨头重建骨和韧带损伤;组合带血管骨和皮瓣修复损伤方式效果非常明显,拥有恢复足的解剖与生理性能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足;创伤;修复;显微外科【中图分类号】R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98-01

足部创伤属于临床较平常易见的伤,因为足是关键的负重、走路、平衡还有缓冲震荡的组织,它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1]。如果发生了组织缺陷或者损伤,临床修复重建将非常麻烦,同时手术后遗症会有留患足痛,感觉较差,负重区溃疡等难题,处置非常麻烦。此次选取了123 例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讨解决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减少和减轻足残疾和功能不良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入选的123 例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均符合WHO 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76 例、女47 例;年龄跨度为2.3 岁到72 岁,年龄均值(28.9±5.5)岁;伤情:急症损伤有160 例,择期患者有86 例。

致伤病因:机动车碾压伤有113 例,机器机械致伤的有86 例,重物砸伤的有20 例,高处坠落伤的有3 例,烧烫伤的有10 例,冻伤的有14 例。因为糖尿病、脉管炎等疾病所导致的足趾坏死有8 例。皮肤软组织缺伤有140 例,骨、软组织复合缺陷有98 例。

1.2 方法单纯软组织缺伤患者使用局部或者游离皮瓣修理,复合组织缺损则使用组合组织再造修理;有关污染较轻、周身和局部条件许可的能够进行一期修理重建,感染较严重、伤情繁杂、多类组织缺伤的则使用分期修里重建的方式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123 例患者通过1.4 至6 年的随访,在足平衡承重方面,患者满意程度高,同时耐磨性优良,外型存在优良美观性。根据美国AOFAS踝-足评分规范:优45 例,良54 例,可20 例,差4 例;优良率为80.49%。

3.讨论足背皮肤缺损:足背皮下组织较薄,损伤后肌腱、骨关节组织容易暴光,如果合并感染容易引发坏死和骨髓炎。原则上急症损伤尽量争取一期就修复好,慢性创面经换药与清创相对干净就需要完成修复。暴光较长时间的肌腱、筋膜组织需要完成彻底的清理。如果感染很严重或者久治不好的情况[2],一般是伴有关节间隙感染或者骨髓炎,清创需要清理部分表面骨质,术中反复冲洗,术后放到冲洗引流设备。

供区首选脂肪较少、皮质较薄、有感觉神经支配的带血管游离皮瓣;例如健侧足背皮瓣,腓动脉皮瓣,前臂皮瓣,腹股沟皮瓣等位置。较大面积损失可选用股前外侧皮瓣,脐旁皮瓣(无皮神经);关于面积不大(不大于足背面积一半)创面也能够使用例如小腿内、外侧皮支皮瓣,大腿内侧皮支皮瓣;其它的还包含了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静脉动脉化皮瓣等。足底皮肤缺损:足底皮肤和皮下组织拥有负重、承压和耐磨伤等特别的作用,修复需要较高。应该给与进行一期的修复,供区要选用皮质韧性较好、耐磨耐压、脂肪层薄同时还拥有感觉神经支配的皮瓣。一般使用健侧足背、足底游离皮瓣,背阔肌皮瓣,前臂皮瓣,小腿内、外侧皮瓣,或者使用游离背阔肌肌瓣添加全厚皮移植,游离阔筋膜张肌肌瓣添加全层厚皮等方式[3]。但全部不能处理皮肤耐磨性差、足底面团滑动与容易发生溃疡等这些问题。

髂骨是一种扁平形状的骨头,血运流非常的丰富、血管解剖稳固。

满足重建再造跖骨缺陷尤其是多跖骨缺损固定需要把横向[4]、纵向一起固定到跖骨上,将髂脊向外侧圆弧凸面放置到底面,接地面积大;在放置到跟骨缺损区时应根据缺损的厚度可将髂骨折叠增厚,用髂骨板外侧面接地,稳定性好,便于负重和固定。髂脊处骨质致密类似于跟骨结节,承重耐压较好。对于前踝或内外踝较小的骨缺损可采用带血管蒂的骰骨瓣、内侧楔骨瓣、舟骨瓣和跟骨前外侧骨瓣移位术修复。

肩胛骨骨质形态偏薄、肋骨血管蒂短且弯曲狭长,当作跖骨、跟骨、踝骨和其它跗骨重建供骨不太合适。

结合上述研究,可得出结论:对于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采用髂骨进行重建再造跖骨损伤特别是多跖骨缺损、跟骨损伤,稳固同时接触地面积较大、承压较小;内外踝则可以采用带筋膜的髂骨与腓骨头重建骨和韧带损伤;组合带血管骨和皮瓣修复损伤方式效果非常明显,拥有恢复足的解剖与生理性能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1]张静.李婷.顾欣欣..杨红红.魏娜娜.组合组织修复足部复杂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01(09):70-71.[2]李子华.黄若强.吕荼.半筋膜瓣半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单因素和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02(51):8310-8314.[3]陈永军.足跟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J].安徽医学,2012,01(13):58-59.[4]郑永周.谢春莲.李碧妍.中医药外治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现况及进展[J].光明中医,2013,03(14):626-628.

论文作者:寇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足骨及软组织损伤缺损的组合组织修复临床研究论文_寇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