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 目的:浅谈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心理及安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心理护理;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71-02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好发人群为老年患者,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诱发多种并发症,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 [1]。本文旨在探索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心理及安全护理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2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对12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5:25,年龄60~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96±2.91)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4:26,年龄6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95±1.85)岁。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和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条件,使患者始终保持心情愉快状态。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此时,做好心理疏导最为重要,首先可鼓励患者说出焦虑、恐惧因素,而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负面情绪因素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同时可为患者讲解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发病特点、症状、治疗措施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从而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且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同时可给予患者多方面关心和爱护,从而促进护患关系。
(2)安全护理:通过日常护理,寻找患者危险潜在因素,从而对症治疗。对于擅自停药或不能按时服药患者,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突然停药的危险性,从而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对于记忆力较差、反应迟钝、表达能力障碍老年患者,应定期对其进行常规检查,防止其出现潜在危险因素。总之,对于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而言,应加强其护理,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防止患者出现室颤或心律失常现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死亡率采用卡方检验,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对比
3.讨论
室性早搏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最终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而若未及时干预,可危及患者生命,一项良好、有效的护理方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2]。
我院采取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其中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中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且通过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而通过安全护理,可有效找出患者潜在危险因素,从而对症处理,其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同时通过两项护理措施的实施,还可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3]。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P<0.05)。
总而言之,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所以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何秀萍,赵新梅.试析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及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0(9):66-68.
[2]林温.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326-327.
[3]谢亚利.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11-13.
论文作者:王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早搏论文; 老年论文; 死亡率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