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婚恋心理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婚恋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129-04
为进一步倡导婚恋新风,营造和谐氛围,解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龄单身青年婚恋问题,帮助广大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满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共青团湖北省委在2006年11月及2007年5月分别成功举办两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的基础上,于2008年5月举办了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活动共吸引了10余万青年及其家属热情参与,已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相亲交友活动和青年文化工作品牌。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活动期间,团省委联合知名心理调研机构——行知天下心理教育培训机构,以参加相亲文化节活动现场的未婚青年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现场咨询、访谈分析等各种方式,对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当代青年婚恋心理的主要特点
1.公众相亲参与人员众多,婚姻危机感增强
(1)相亲参与者年龄多样,人员众多。男性24-30岁是参与的主体,女性23-28是参与的主体。本届相亲节的参与者年龄多样,但男性24-30岁、女性23-28岁人员最多,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朋友仍是婚姻需求的主体人群。但从心态上看,真正进入婚姻焦虑期的年龄男性在29岁,女性在27岁,这个年龄段的未婚青年,工作已普遍进入持续发展期,无论男女越是接近28岁,在事业方面越具有稳定性,同时对婚姻的渴望越是强烈,其中有50%以上的青年人表示因为工作影响了个人情感的关注时间,错过了恋爱的最佳时机。传统的“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已悄然改为“先立业,后成家。”(具体见图1)
图1 相亲互动活动参与人员性别及年龄分布对比
(2)同学、朋友结伴而来,集体相亲不羞怯。三五个同学相约而行,两三个朋友结伴而来的现象很常见,还有些单位集体组织的相亲会因为有领导同事们的助威,在相亲队伍中更是引人注目,可见公众相亲文化已经成了大家都很熟识和认可的交往方式。与前两年的遮遮掩掩相比,大胆的展示自己对婚恋的渴望,显示了当代青年朋友们对情感的需求更直白,追求更主动。而以组合方式前来参加相亲会的人员,因为有同伴的支持,表现更自然,也更有机会,同伴们会相互鼓励,促使大家更勇敢地与异性交往,而单身前往的相亲者反而显得孤寂而寡言。
(3)家长比子女更显焦虑。现场活跃的人士,家长更甚子女。在现场有很多全家出动的“浩大相亲团”,更有母子组合和母女组合,父母看见中意的人选,会直接上前提问,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抛出来,合不合自己的选媳(婿)标准就有了个大概。约有11%的年轻人坦言,之所以来相亲会是父母为他们报名,或者父母安排过来的,父母的催促和焦虑,加速调整着他们走向婚姻的步伐。在现场游戏的环节,父母会鼓励子女报名参加,不停的提醒子女要写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心理认识和心理测试的现场,父母们也会投上自己的一票。
(4)危机感年轻化,女性从23岁开始突增,男性从24岁开始突增。25岁以下的参与者多与往年,已有20岁的女性青年和21岁的男性青年出现在相亲会现场,23岁左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更多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接受了通过这种途径来寻找恋爱对象的方式。他们是现场最为轻松的人,经常被问及如此年轻为何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会回答“也不小了,总是要考虑的,就是来看形势,为以后做准备……”年轻面孔的出现让25岁以上的人员更添压力,特别是年近30岁的青年男女,对这一现象显然还不太适应,纷纷叹惜自己已没有年龄优势。以前相亲是大龄青年的需求,现在已逐渐成为所有适龄青年的需求。年轻化趋势表明了两种现象,一是对当代青年婚姻的危机感普遍化、低龄化;二是婚姻竞争加剧。
2.相亲现场择偶心理趋理性,年轻人重感觉,父母重条件
(1)相亲者们广泛搜集信息,广泛发布信息。现场时间有限,多数人相亲步骤清晰明确,先看外部条件,再谈内在美,选择标准更理性。明确的目的性让参与者大方的搜集异性的消息,坦然地发布自己的信息,在众多的信息源中选择适宜的对象。在心理互动游戏中,为避免参与游戏的男女产生羞涩感,组织者准备了面具,在几百名现场参与者中,选用戴面具的比例仅占5%,而游戏活动后表示要展示个人才艺的高达23%,表示想延长现场游戏时间的占31%。在心理互动游戏现场关于参与性、资料有效性、真诚性等参数情况统计数据。(具体见表1)
(2)首次接触,青年择偶重感觉,父母重条件。年轻人之间的交往,感觉对路成了首选。无论男女对见面没有感觉的人,很难有主动提出交流的意愿,见面有感觉的人才会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职业、收入等。感觉是每个人潜意识里对未来伴侣的期望标准的对照,对感觉的重视说明当代青年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较之父辈在现场对现实外在条件的关注,是一个极大的差异,
而父母出面的,现实条件打头阵。有父母参与或者直接由父母“代劳”的相亲者,在通过了父母们的目测后,家长们会直接上前提问,父母们最常问的问题是:你多大?在什么地方工作?有房吗?收入多少?父母是做什么的?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外部条件清清楚楚,集中一部分适宜人群,再接下来重点接触。
(3)人品和性格已成为男女青年择偶的首要标准。77%的被调查者在择偶标准中选择“人品”(见图2)。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给广大青年的婚恋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本人或身边的人在情感世界或家庭婚姻方面遭遇的挫折,使男女青年们认识到“人品”对婚姻生活的稳定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能觅一位人品好、重感情的伴侣,成为当代青年择偶的首选;除“人品”外,排在第二位的是“性格”,有54%的被调查者选择该项。这表明当代青年更加关注双方性格方面的契合程度以及婚姻生活的和谐程度,认为性格在恋人或夫妻之间的感情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关于青年恋爱分手原因的调查刚好从反面印证了性格因素在男女青年恋情中的重要影响,“个性不合”成为分手的首要原因,其比例达到60%。
图2 择偶标准(%)
(4)“郎才女貌”依然是男女青年择偶的重要标准。除了将人品和性格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外,男女青年在其他标准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关注未来配偶的相貌和气质,而女性更青睐那些有事业心并且能够提供优越物质生活的男士。男性对女性往往不注重其学历和收入,而把容貌放在首位,男性在择偶标准中选择外貌、气质项的均为33%,而对学历和收入的选择分别仅有13%和3%(见图3)。不少男性在择偶标准中明确要求对方身高1.65米以上,皮肤白皙,端庄秀丽,举止文雅;与男性不同,女性看重的是男性的收入、事业及生活习惯。女性在择偶的主要标准中选择收入和学历项的分别为28%、25%,而选择外貌的只占11%(见图4)。女性大多希望心目中的男性有事业心和上进心,同时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在双方条件比较方面,只有5%的女性能接受未来伴侣比自己能力弱。这表明当代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现实性,她们倾向于寻找一个人品好、性格好适合共同生活的伴侣,但同时又对经济条件或事业基础有一定的要求。此外,在生活习惯方面,几乎所有女性都要求男方无不良嗜好。
图3 男性择偶标准(%)
图4 女性择偶标准(%)
3.婚恋心理认知多样化,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并存
(1)未婚青年对未来婚姻普遍呈现乐观心态。从心理认知、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来看,93%青年朋友们对未来婚姻的态度是乐观的,认为通过双方的努力,有信心使自己的婚姻幸福,愿意为营造幸福的婚姻付出真诚的感情;99%的青年朋友相信爱情是维系婚姻的重要条件。
(2)传统男强女弱观念仍是主导,男女对婚姻关系的角色认知差异。在做婚姻预期稳定性类调查时,我们设计了二个访谈主题:如何看待“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婚姻中是否处于弱势”。从访谈结果来看,“男主外,女主内。”仍是主流思想,78%的人对此持赞同态度,这与现场男方在选择女方的时候对工作条件和收入不是特别在意,而女方对男方的工作收入和房产非常关注的现象很吻合。有约占8%的男性表示不在意女方比自己强,另有14%的人员对此不想发表意见。主内和主外只是形式上的设问,其真实的目的是希望调查出婚姻关系中“男强女弱”的观念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绝大多数青年朋友们认为婚姻关系中,男性应该比女性更出色。因此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多数男性会选择比自己综合条件略逊一筹的女性,而女性则希望能遇上比自己综合条件更优异的男性。
“女性在婚姻中是否处于弱势”这个问题,男性们普遍认为,女性不仅地位平等,而且有地位高于男性的趋向;而女性大部分认为,女性在婚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要求她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承担主要的家务及教育子女的责任,压力大于男性而地位和对婚姻的控制力却不及男性。
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男性认为社会和家庭已经提供给女性很多的权利和选择,女性可以充分拥有家庭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而女性则认为真实婚姻中,女性承载的婚姻压力远远大于男性,如果出现家庭危机,女性仍处于劣势地位。
(3)婚恋新观念:“没有谁是谁的唯一”大行其道,暗藏家庭稳定的不安心理。在心理认知环节,认同度最高的三个观念分别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如果你爱一个人,先要使自己现在或将来百分之百的值得他爱,至于他爱不爱你,那是他的事,你可以如此希望,但不必勉强去追求”;“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青年朋友们对自己和对方的情感更尊重,更注重婚姻中内心的感觉与判断。但是在理性认知的同时,有一种思想在他们中间很盛行,绝大多数人认为:“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开;没有谁是谁这辈子的唯一。”这是对自己及双方情感的尊重,洒脱宣言的背后,同时暗藏着男女青年们对家庭稳定的不安心理,对家庭稳定性、持久性和趣味性的忧虑。
(4)婚姻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经济因素占据较重位置。调查中62%的男性能够接受女方比自己能力强,28%的男性能接受对方比自己高,38%的男性能接受年龄比自己大(见图5、图6),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的新观念已在当代青年中广为传诵。与之相应,经济因素成为重要条件甚至是硬件,不少为儿女报名的父母在询问对方条件时第一句就是问“你孩子月收入多少?”报名者大多要求对方是武汉人或在武汉工作,对外地报名者不太关注。以上均表明受国外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思想、价值观、信仰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恋爱追求呈开放型。
图5 男性对女性相关比较条件的接受程度(%)
图6 女性对男性相关比较条件的接受程度(%)
二、影响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1.经济因素预期过高
男女青年们普遍反映经济因素是他们组建婚姻的重要原因,男女青年都希望在正式组建家庭时能有稳定收入、有房、有车,这些条件如果都需要具备,显然对25-28岁的适婚青年们是巨大的压力。多数青年朋友们才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不久,基本上是无法达到上述的物质条件,所以形成了一部分适龄青年不谈恋爱,一心一意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的局面。一些青年朋友们不谈婚嫁,而是将心思放在努力积累物质基础上。实际婚嫁年龄推迟化,单身大龄现象便成了社会的热点。
因此,加强对未婚青年婚姻物质条件预期的引导,物质因素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大的期望值会将婚姻物欲化,而淡化对情感、责任、相互扶持等婚姻基础的需求,从而造成重婚姻硬件而轻婚姻软件的现象。
2.人际交往圈狭小
在参加活动的人员中,大龄青年们及家长们普遍反映工作忙,交际面窄,错过了好年纪。按职业来分类,男性中工程类和制造业问题最为突出,参与者表示他们因工作的安排可能要长期在外,接触人员少,交际范围狭窄,无法解决情感需求,为此非常的苦恼。女性中财务和教师的比例最高,也是反映接触的人员较少,缺少交流机会,平时工作忙所以错过很多机会,感到很遗憾。
因此,针对职业造成的交际面狭窄现象,相关组织和部门可以开展一些职业类的“适龄未婚青年关爱活动”,为青年男女相识相知创造条件,扩大未婚青年的交流、交友范围。关爱活动可以针对未婚青年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如单位之间的互动、主题交流活动、适当调整部分时间供未婚青年们自由支配增加闲暇时间等,让未婚青年在学习、娱乐、休息等社会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生活的追求,寻找自己的理想伴侣。
3.男强女弱思想影响择偶
男强女弱的家庭关系仍是择偶时的首选关系准则,这在一个方面限制了交友圈和择偶圈。婚姻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关系,婚姻中的男女双方都会因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和初婚状态不同的综合素质,如女方因进步超越了男方的社会地位,男方因某些原因与女方相比不再有优势等等。男强女弱在婚姻关系中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如果一直抱有男强女弱的观念,必定引起男女双方在家庭角色中的困扰,在未来的婚姻中增添无数的烦恼。
因此,对未婚青年们加强婚姻相处之道的学习,婚姻的双方是一个相互平等、信任、理解、支持、包容、关爱的关系。双方都有充分发展个人潜能的机会和自由,无论在真实婚姻中哪一方的社会角色处于优势和劣势,都不应该影响家庭地位。夫妻双方是平等的家庭角色关系,与社会地位和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关系。
4.对真实婚姻关系中不可控性的担忧
从上面对青年朋友们婚恋认知心理的分析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未婚青年们乐观看待未来婚姻的意愿中隐匿着对婚姻关系的不安。尊重自己的感觉,理解对方的感觉,是婚姻关系中的一大进步,说明大多数青年朋友在注重婚姻硬件的同时对婚姻软件同样关注。
而“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开,没有谁是谁这辈子的唯一”思潮在当代青年中的影响力折射出一种现象,没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为婚姻和恋爱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家庭容易因情感而建立,也容易因情感而解体。爱不爱随心而定,无论离合都有准备。当然这是青年在未婚状态下对婚姻的宣言,而走进真实婚姻后,在产生了婚姻衍生品,如:孩子、共同财产等情况后会不会发生变化,需要我们继续跟踪调查,目前还无法得到结果。如果婚姻前的宣言和婚后的实际生活发生冲突,持这种观点的青年会仍选择随心离合,还是会选择为了保全孩子的需要、或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发生一些改变?还待我们另行调研。
因此,这些观念可能会造成在未来婚姻与恋爱生活时出现“相恋容易相处难”的情况,青年对现实婚姻相处之道的理解和学习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婚恋指导等为未婚青年们提供一些社会环境,增强青年对婚姻的信心,学习一些相处的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当代青年的婚恋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促进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发展和改变,同时当代青年的婚恋观会影响社会情感形态的发展,继而影响未来十几年社会现实中主要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模式。关注青年朋友的婚恋观,引导、培养和树立科学的婚恋态度,学习理解婚恋中的相处之道,是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相关专业人士研究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