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丽

52例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丽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联合适当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中起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52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52例做回顾性研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疗法后,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显著性改善,氧分压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配合适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辅助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适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4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内科属于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上多为炎症迁延不愈引起的气道上的不可逆性改变。慢阻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得的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又称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而在缓解呼吸困难上无创正压通气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1]发现,在对于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本人现根据我科收治慢阻肺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合适的护理措施在对于采取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中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包括31例男性,21女性,年龄分布为51 ~82岁,平均年龄为64.2±5.9岁。入院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征象,并伴随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紫绀、胸闷等临床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5°,连接好面罩,设置S/T通气模式,给氧流量3~6L/min,建立护理干预,应用BiPAP呼吸机分别测定治疗前后4h、48h及撤机后2h动脉血气,治疗中依患者病史长短、自觉症状、血气分析情况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待感染、呼吸衰竭得到控制后停机或间断停机。

1.3 护理干预

1.3.1心理护理 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普遍较高,体质较差且病情反复,入院时普遍存在悲观、焦虑情绪。且由于患者缺乏呼吸机治疗的相关知识,造成精神压力较大,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3.2选取合适面罩 合理选取面罩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治疗不适感,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面罩的应依据患者的脸型,如对于面部肌肉消瘦的患者,可选择乳胶柔软面罩。

1.3.3呼吸道护理 ①指导患者规律性放松呼吸,防止屏气;②在连接呼吸机前,应将患者口鼻部分泌物彻底清除,若患者口鼻部分泌物较多,可调整呼吸机的湿化温度,维持在32~35℃;③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帮助患者排痰,指导其有效咳嗽,对于分泌物粘稠或咳嗽无力者可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机械吸痰。

1.3.4呼吸机监测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是否同呼吸机相协调,并根据患者病情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整,根据由低到高对压力进行调节,在10min内将压力调整至适宜水平,待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时,可考虑下调参数或撤机。

1.4 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善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

1.5 数据分析

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无创机械正压通气疗法后,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显著性改善,氧分压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表 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PaO2 PaCO2

治疗前52 34.28±8.12140.43±9.73

治疗后52 90.32±7.2354.53±4.43

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中具有很长的病史[2],且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这些都导致了本病在治疗上的难度以及预后状态的不理想。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首要面对的问题便是解决呼吸困难[3],无创正压通气为临床治疗中常选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患者气道的特殊性以及病情的复杂性,在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往往一般。因此我们特引进了适当护理方式配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缓解了传统治疗方法中患者呼吸道感染率高,患者舒适性差等问题[4]。根据我们实际研究发现采取无创正压通气疗法配合适当护理方法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氧分压较采取该方法之前的34.28±8.12,提升到了90.32±7.23;二氧化碳分压由治疗前的140.43±9.73,降低到了54.53±4.43。由此可见无创正压通气配合适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辅助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辰.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疚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12,39(6):3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25(4):53.

[3]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46(63)392-39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125(89) 46-50.

论文作者:董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52例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