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转换经营理念,加强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形成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
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自主经营权
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被赋予利率决定权,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考虑其自身经营成本、目标收益、客户风险等因素,灵活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又可以逐步实现与外资银行的接轨,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业务发展
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面对更加自由的环境,为了尽可能地筹措到低成本的资金,必然会加快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这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风险较小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既可以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又可以有效规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此,金融产品创新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将得到快速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我国存款利率全面放开,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加之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这都意味着银行业依靠存贷差作为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从多个国家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经验看,商业银行间竞争将更加激烈,甚至出现一些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而小银行因资本实力不雄厚,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
1、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构成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组成部分,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正缺口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正面的;当利率下降时,影响则是负面的;负缺口的情况反之。利率的波动还可能造成借款人提前偿付借款本息、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的情况,这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利率风险。
(2)信用风险
放开利率管制后,商业银行往往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来吸揽存款,造成融资成本增加。为维持原有的利差空间,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维持稳定的收益,这通常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里,商业银行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准确掌握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和贷款人的道德品质。利率水平提高后,受短期收益驱动,商业银行会将贷款贷给那些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而对借款人而言,只有在项目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时才会考虑借款,因此,银行提高利率实际上是在驱逐低风险项目,而将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列入贷款名单中,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同样,借款人为了支付高成本的贷款利息,势必会趋向追逐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来使其预期收益更高,这样,高风险自然也会伴其左右,形成“风险激励效应”。
2、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
一般情况而言,商业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为了获取高利润,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贷款利率将由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业银行需要与资金需求方及供给方就利率博弈,很难得到稳定的存贷利差,这将使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另外,商业银行势必采取竞相抬高存款利率水平,同时压低贷款利率水平的方式来经营资产负债业务,最终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及净利润增速普遍放缓。如果不能培育和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的压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一)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日趋扩大,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于产品的定价能力。因此,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在于完善与经营目标相一致的产品定价机制,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模型,逐步完善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开发定价,同时也要求调整传统金融产品的定价,在商业银行的运作步骤中,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定价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客户、产品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和分摊成本,还要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产品的利率风险以及资金筹集成本、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因素。
(二)加强自主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金融市场也不再是一成不变。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款息差收窄,金融行业竞争加剧,也迫使商业银行加强自主创新。这不仅包括金融产品、支付渠道、支付方式的创新和研发,还包括相关制度和观念的创新。一是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客户特点设计出不同层面的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二是对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和服务水平等创新,一方面应符合监管要求,又有效避免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符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需求;三是观念的创新,金融环境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片面追求存款“规模为王”的经营观念应得以转变。
(三)防范利率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认识,重视对利率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定量化的风险评级体系,从制度上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选拔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利率风险防范队伍,能够科学预测,灵活应对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及时化解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出现的利率风险。第三,加快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和数据库的建设,建立资产负债分析系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反馈水平,为敏感性缺口分析等利率风险控制手段提供技术支持。第四,调整银行资产结构,实现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
(四)发展中间业务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长期被传统业务统治,利润对存贷利差的依赖过强,因此,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定价的自主权,大胆创新,积极地开发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适时推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金融产品,谋求与客户的互惠共赢,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改善收入结构,扩大营业收入,弥补利差损失,增强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中间业务是一种非利息收入,不涉及银行的表内资产负债,因而在利率市场发生震荡或者利率政策发生变化时,中间业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
(五)调整客户结构
存款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也赋予了商业银行资金定价权,从而使银行拥有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贡献而选择客户的空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大企业更多的倾向于发债,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由于经济放缓,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困难,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他们的资金需求也会空前增加,又因为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迫切程度较高,所以商业银行在与中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享有定价的主动权,从而可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一味与大企业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形成的模式和理念,加快客户结构调整,转向议价能力较高,但规模相对较小的零售、小微业务领域。
(六)进一步深化客户关系管理
无论是对低成本存款的争夺还是对优质贷款客户的营销,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及时、有效捕捉客户信息,跟踪客户交易行为,分析客户偏好,实现更为科学的客户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方案灵活多样、金融产品丰富多元、业务流程便捷、工作效率快捷高效的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7
作者简介:
王琪,工商银行天津新村支行工作,现于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论文作者:王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商业银行论文; 利率论文; 风险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客户论文; 存款利率论文; 金融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