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实证论文,成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变量选择
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众多,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货币投放量过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两个经济指标是影响物价运行的主要因素。下面进行实证分析。
表1 1981—199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单位:百亿元
年份通货膨胀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 货币投放量
PR(%)
FIT MT
19806.0
7.459000
0.7850
19812.4
6.675100
0.5010
19821.9
8.453100
0.4280
19831.5
14.30060
0.9070
19842.8
18.32870
2.6230
19858.8
25.43190
1.9570
19866.0
30.19620
2.3060
19877.3
36.40860
2.3610
1988
18.5
44.96540
6.7590
1989
17.8
41.37730
2.1000
19902.1
44.49290
3.0040
19912.9
55.08800
5.3340
19925.4
78.54980
11.582
1993
13.2
124.5800
15.287
1994
21.7
170.4294
14.239
1995
14.8
200.1926
5.9680
19966.1
236.1550
10.000
年份新增贷款规模 财政支出总量
DTGT
1980 3.747 12.288
1981 3.5030 11.384
1982 2.8770 12.300
1983 3.7880 14.095
1984 9.8850 17.010
1985 14.859 20.043
1986 16.849 22.049
1987 14.420 22.622
1988 15.189 24.912
1989 18.579 28.238
1990 27.511 30.836
1991 29.776 33.866
1992 35.716 37.422
1993 48.456 46.423
1994 51.418 57.926
1995 77.905 68.237
1996 96.000 79.16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1996年。张守一:《中国宏观经济》。刘国光:《199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二、建立数学模型
经计算得相关矩阵如下:
PR FIT
MT DT GT
PR 1 0.6430.558
0.539 0.622
TIT
10.737
0.970 0.984
MT 1
0.693 0.730
DT 1 0.987
GT
1
用TSP软件得到被解释变量PR关于FIT、MT、DT、GT的多元回归方程(1):
P^R=-6.722+0.101×FIT+0.0145×MT+1.094×GT
-0.956×DT(1)
〔8.211〕〔0.129〕
〔0.414〕 〔0.702〕
〔0.409〕
(-0.818)(0.784) (0.035) (1.557)
(-2.33)
R[2]=0.63(校正值:0.48) F=4.32 SSR=247.0
样本区间:1981—1995年
模型中方括号内的数为标准差,圆括号内的数为t统计值,SSR为残差平方和,S.E.是PR的统计标准差(下同)。在5%显著性水平下, 经查表F和t的临界值分别为:F[,0.05](4,10)=3.48,t[,0.025](10)=2.228,F〉3.48,方程总体拟合水平显著。但除解释变量DT以外的回归系数的t系统值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虽然DT的相关关系显著,但系数符号为负,也无法从规范经济学中得到合理解释。作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解释变量间的复相关系数得:
我们从上述的复相关系数结合简单相关矩阵不难看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致使回归系数线性关系不显著,甚至回归系数出现符号颠倒的现象。剔除复相关系数最大的变量GT后,再作回归,建立多元回归模型(2):
P^R=5.584+0.227×FIT+0.157×MT-0.469×DT(2)
〔2.376〕〔0.106〕 〔0.429〕 〔0.281〕
(2.350)(2.231) (0.366) (-1.669)
R[2]=0.54(校正值:0.42) F=4.38 SSR=307.0 S.E.=5.2
样本区间:1981—1995年
在5%显著性水平下,F[,0.05](3,11)=3.59,t[,0.025](11)=2.201,虽然模型(2)总体拟合优度显著,但回归系数的t 统计检验值并没有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再作多重共线性检验得:
从上述复相关系数和简单相关矩阵可知,FIT与DT存在显著的共线性。这与现实经济生活中,固定资产投资几乎来源于银行贷款相吻合。两者舍一留一,置换解释变量FIT与DT作回归,得到模型(3)(见表2):
表2样本区间:1981—1995年
模 被解释 回归系数
型 变 量b[,0](常数) b[,1](FIT) b[,2](DT) b[,3](MT)
PR 3.6010.0590.259
(3[,a]) t统计值(1.63)(1.57) (0.568)
临界值(2.179)
(2.179) (2.179)
PR 3.7570.0960.501
(3[,b]) t统计值
(1.439) (0.913) (1.105)
临界值(2.179) (2.179) (2.179)
模 统计值
型F
R[2] SSRS.E.
4.518 0.429 384.8 5.6
(3[,a]) 临界值: 校正值
3.89 0.33
3.32 0.35 433.99
(3[,b]) 临界值: 校正值
3.89 0.246.0
对上述两个模型作比较,模型(3[,a])明显优于模型(3[,b]),通过对二元线性回归模型(3 [,a])分析:模型方程总体拟合优度显著,但回归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FIT和MT的相关系数为0.737716,相关关系不显著。标准差、残差平方和都太大,表明其它因素对物价有较大的影响。
对模型(3[,a])作如下改进,对FIT分段且作多项式回归:
令 Y=FIT[2]
┌ FIT-44.49当FIT〉44.49时
Z=│
└ 0 当FIT≤44.49时
再引进代表政策因素的虚拟变量,D代表对物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的变量,在1990、1996两年物价有明显下降的年份D取值为1,其余年份为零。D[,1]代表物价改革措施出台对物价上涨起推动作用的因素,在1988、1994年取1,其余年份取零。作回归得如下方程:
P^R=1.50+1.361×10[-3]×Y-0.413×Z+1.83×MT(-1)+8.7×D[,1]-3.1×D
〔1.00〕 〔0.0003〕 〔0.09〕
〔0.289〕
〔1.83〕〔2.30〕
(2.5) (3.98)
(-4.23) (6.32)
(4.74)(-2.37)
R[2]=0.924(校正值:0.887) S.E.=2.26 SSR=51.17 F=24.5
即模型(4)如下:
┌ 1.50+1.361×10[-8]×FIT[2]+1.83×MT(-1)+8.7×
│ D[,1]-3.1×D
│
(当FIE≤44.49时)P^R
│ (4)
│ 1.50+1.361×10[-3]×FIT[2]-0.413×(FIT-44.49)
│ +1.83×MT(-1)+8.7×D[,1]-3.1×D
└
(当FIE〉44.49时)
样本区间:1981—1996年
其中:MT(-1)表示观察年份的上一年度的货币投放量。对模型(4)进行检验,查表在显著水平5%条件下,F[,0.05](5,10)=5.64,t[0.025]=2.228,各项统计参数都较好地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方程总体拟合优度显著,4个变量对PR的相关关系显著。置信概率为95%。此外,PR的统计标准差S.E.=2.76,残差平方和为51.56,进一步表明其它因素对PR的作用影响不是太大。模型(4)的解释能力92.4%。 模型的统计值与实际值偏差如下表,模型(4)有一定参考价值。
表3
年份 估计值
实际值
偏差年份
估计值
实际值
偏差
1981
3.008
2.400
-0.608
1989
16.294
17.800 1.506
1982
2.252
1.900
-0.625
19903.5862.100 -1.486
1983
2.572
1.500
-1.072
19915.4752.900 -2.575
1984
3.629
2.800
-0.829
19924.3085.400 1.092
1985
7.197
8.800 1.63
19939.448
13.200 3.752
1986
6.337
6.000
-0.337
1994
24.390
21.700 -2.690
1987
7.540
7.300
-0.240
1995
16.468
14.800 -1.667
1988 15.810 18.5002.690
19964.6146.100 1.486
三、定量分析
从模型(4)我们可以得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1)货币投放量;(2)固定资产投资额;(3)代表政府干预的政策因素。
关于货币投放量。货币投放量过大是引发通货膨胀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通货膨胀过程中货币投放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模型(4)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投放量增加100亿元人民币, 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上涨(不如说货币贬值)1.83个百分点。研究通货膨胀原因时,由于货币投放量过大,又没有物质作基础,超出了流通中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还可以从下面的主因素分析模型(5)得到进一步证实。
P^R=0.79+2.58×MT(-1)+11.6×D[,1] (5)
〔0.336〕〔0.119〕 〔0.702〕
(2.35)(21.72) (16.518)
R[2]=0.99(校正值:0.989) F=393 SSR=2.6 S.E.=0.66
样本区间:1980—1989年
解释能力99%,我们从残差平方和为2.6 就可想而知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值是多么的接近。
对1985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年份分析,由于1984年比上一年货币投放增加了172亿元人民币,使物价上涨3.14个百分点, 占物价涨幅的43.7%(估计值下同)。1989年的物价继1988年出现通胀的高峰后,由于国家没有能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反而1988年比1987年增加投放人民币370亿元,仅此一项使货币贬值6.77个百分点, 再加上政策因素引起物价上涨8.7个百分点,两项共计15.4个百分点, 占当年物价涨幅的94.9%。再看1994年,由于1993年比上一年多投放货币370 亿元人民币,导致物价上涨6.78个百分点,占当年物价涨幅28.2%。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适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生产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的生产能力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依靠提高原有的固定资产利用率来达到。只要控制好投资规模,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很小的。对模型(4)求偏导数, 可以得到固定资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系数为:
固定资产投资在1989年以前,对通货膨胀影响不是很大,对通涨的影响系数在0.019—0.13(个百分点/百亿元)之间,1989年,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496亿元人民币,此时每增加100亿元投资会拉动物价上涨0.13个百分点,1988年比1987年投资增加850亿元,拉动物价上涨1.105个百分点,再加物价调整政策出台引起物价上涨8.7个百分点。两次合计9.8个百分点,占物价涨幅的62%。1994年投资对通涨的影响系数达0.09个百分点/百亿元。投资增4580亿元,拉动物价上涨4.26个百分点,占17.5%。货币投放过大导致物价上涨6.78个百分点,再加上政策因素引起物价上涨8.3个百分点,三项共计19.34个百分点,占物价涨幅的79%。
引起物价起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因素。1988年、1994年有关物价改革措施的出台,使物价上涨8.3个百分点, 分别占当年物价涨幅(估计值)的51.2%、35%。1990年、1996年也是由于国家出台了抑制物价政策,使物价下跌3.1个百分点。 说明政府在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中始终是起主导作用。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正确性是治理和防止通货膨胀的根本保证,应当长期坚持。根本的措施是,从源头上控制好货币发行量的闸门,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当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时,必须慎重考虑政策的连贯性,积极稳妥地逐步完善,避免引起大的经济波动。
下面对物价下降幅度比较大的1990年和1996年作定量分析。1990年由于1989年货币投放比上年少了469亿元,使物价下跌8.58个百分点,1989年度固定资产引起的通胀系数为:
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加310亿元,拉动物价上涨0.16个百分点,政策因素引起物价下降3.1个百分点,共计下跌11.52个百分点。由模型(4)的估计值为3.58,与实际相差-1.48个百分点。
1996年,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23615亿元, 当年影响通胀的系数已经是0.288,固定资产比上年增加360亿元人民币,拉动物价上涨10个百分点,1995年货币投放比上年减少826亿元,引起物价回落4.51 个百分点,由政策因素使物价下降3.17个百分点。共抵消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物价上涨10个百分点后,还继续下降4.9个百分点。几项综合作用结果,由模型(4)测算得1996年的物价上涨4.6个百分点,与实际仅相差1.48个百分点。
四、政策建议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及治理的经验,得出如下启示:货币的发行必须与GDP的增长同步, 控制好货币投放的闸门是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近几年以来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物价降到了适度区间,同时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从近几年来看,固定资产投资额仍以较大的幅度增长,突出的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加大结构调整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力度。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带来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