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定位论文_陈书刚

学生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定位论文_陈书刚

陈书刚 江苏省宿迁中学 223800

【摘要】本文是对学生运动兴趣进行思考,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关健词】学生;运动兴趣;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30-02

前言:运动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前提,也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体育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绞尽脑汁,想了办法不少。教学设计非常精致,课堂教学很热闹,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如何使运动兴趣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真正发挥作用,关健问题是看在体育课堂中如何定位。

1.运动兴趣的内涵与特征

1.1运动兴趣的含义

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应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运动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运动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和间接兴趣需要有关。一个人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热情。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可分为两大类:对体育学科性的兴趣与对体育学科教学情景性兴趣。体育学科性的兴趣是指学生个人会对体育运动行为或体育活动形成偏爱的心理倾向。而教学情景性兴趣指的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对学习者的吸引效果。

1.2运动兴趣的特征:运动兴趣的广泛性。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一个人运动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称为运动兴趣的广度。

1.2.2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项目,由于运动兴趣的倾向性不同,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1.2.3运动兴趣的功效性运动兴趣的功效性。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对运动期望和等待的状态中,不能促使人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满足这种兴趣。这种运动兴趣缺乏推动的力量,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它的效果很明显。

1.2.4运动兴趣的稳定性。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

2教学方法上新的尝试

2.1设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我们在幼儿时代,家长给买的玩具常常被我们拆得乱七八糟,这其实是我们探究心理的天性作用。巧妙设疑,结合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学生的探究欲,增强他们参与运动的欲望,从而提高运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设置疑问,但疑问应该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如果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也就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围绕实心球投掷需要哪些体力?如何能获取、提高这些力量?如何使这些力量形成合力?什么样的投掷角度最好?如何能获得理想的高度?等一系列问题,有策略有步骤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运动兴趣大大提高。

2.2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上学前,我们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游戏,为此将教学内容编入体育游戏中,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另外,在游戏练习中,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器材,规定在一定的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创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不要雷同,要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的游戏活动。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且也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比赛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我们平时上课时经常会用到,尤其是准备活动阶段,通常要做些游戏,而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常就要比赛,负方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比如说是表演个节目或者做几个俯卧撑,这样可以刺激学生完成比赛,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也使他们从心理重视比赛过程,把它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过渡手段。上正课比赛也同样适用,它不但能促使学生完成授课内容,也能更好地通过比赛检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从而达到知己知彼,不断进步。例如:上篮球课,在每个阶段都可用比赛来鼓励和刺激学生,传球可以比哪个同学动作到位,哪组同学传的快等;运球可以进行接力赛;投篮则可以进行定点投篮比赛;最后则可以进行二对二、三对三半场对抗赛,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胜利的渴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运动兴趣。

3.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定位

3.1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功不是教学中的附属,是课程的终极目标

这种观念对新课程来说是误区。体育新课程从有利于贯彻三维健康观出发,结合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扩宽,顺应当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大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运动参与领域目标是“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一个参与、一个懂得”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由此可见,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是课程的重要学习领域内容之一,而不是过去认为的陪衬和附属。

如果我们把学生运动兴趣与以前的教学定位,按照新课程要求转变成为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宽,有利于整个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教师发挥创造力,抓住运动参与领域的关键,保证新课程目标全部的顺利实施。

3.2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价值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更要促进学生发展

体育新课程把学生对运动兴趣的价值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追求的是从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过程,提出的理念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强调学生的兴趣不仅是让学生对运动有兴趣,更强调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

如果把学生运动兴趣价值认为只是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催化剂,那么,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研究、探讨,往往只局限在表面,是浅层次的。

如果树立了运动兴趣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我们就会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就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身体、心理特点,依据教育学、生物科学、社会学基础,科学设计体育新课程学习内容,制定有效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3.3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内容不仅求同,还要求异

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求异,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第一,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学习得到发展。第二,注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让每个学生有重点选择一两项运动项目。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教师评价、自评、互评,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以此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3.4体育新课程中学生运动兴趣要激发,更要保持

通过对学生运动兴趣的理性审视和辩证思考,我们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第一,要清楚地认识体育课程性质。第二,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其实,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主要是课外,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这个项目,课余时间他比较关注NBA、CBA以及重大的篮球比赛赛事,喜欢收集篮球明星的宣传画和个人资料,在课余活动、星期日或假期喜欢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不厌其烦练习某个篮球动作。第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广泛性和终身运动锻炼兴趣的培养。可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好与专长等是体育教学中,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含军《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国学校体育》2013.

[2]王强、迟同斌《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把握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基本概念》《中国学校体育》2013.

论文作者:陈书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学生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定位论文_陈书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