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寓言论文,中国论文,世纪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历史大致已近百年,百年的中国文学,不管是光荣还是遗憾,都已成为历史。在重新焕发中华民族文化活力,重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新形象的历史大背景下,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在工业文明支持下的新的文学天地。对这一文学历史,人们从理论研究与批评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以及作家、作品、风格、流派等等,都有无数的研究文章和专著。这对促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自不待言,也形成了自己的新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体系。这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重要方面,但也是有许多缺撼的方面。众所周知,文学的品类形成不但有小说、诗歌、散文,也还有童话、故事、寓言等众多的“小”品类,可我们百年来的文学研究注重了前者,却大大地忽略了后者,其中寓言更是小字号中的小字号……在现今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对先秦的寓言文学赞不绝口,对20世纪出现的同样文学品位的寓言文学关注极少,这种状况虽然并不影响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穿透力”,但它不利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故而,展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历史面貌,研究寓言文学发展规律和在文学史上的状况,意义是很大的。
一、概况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世纪的新文学,它虽然在19世纪末期有一定的发端,但它却完全是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驱动下出现的,一种与中国传统的古文学完全不同的新文学,它从文字运用到文化背景依托,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全新的,这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学与古老的中国文化、文学相融汇的产物。中国的寓言文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由于中国具有悠久而光荣的寓言文学传统,它的产生就更具必然性。
一般而论,1917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分界线,从这里开始,中国文学走向了自己的现代文学时期,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也是从这一时限开始的。在这个分界线之前,中国文学的变化有一个发端或过渡时期,即半文半白的文学作品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出现;200世纪的寓言文学也有这样的过渡, 这就是清末吴研人的《俏皮话》。(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在《俏皮话》的寓言中,这既有中国寓言的传统文法和精神,又有新时代来临的气息”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20世纪中国新文学随伟大的“五四”运动来临而诞生时,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也产生了。
据多方考察研究,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一个作家当首推茅盾。1917年10月,他编纂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注:商务印书馆,1917。)这个集子是一个中国古代寓言选集,也是茅盾文学创造的起步作品。1918年,茅盾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寓言集《狮骡访猪》,(注:商务印书馆,1918。)同年又出版寓言集《平和会议》,(注:商务印书馆,1918。)两书共10寓言,加上他其他的寓言创作,就构成了20世纪寓言文学的开篇。
著名文学家鲁迅,在寓言作品出现的年代上,他可算第二个有寓言作品的作家。应该说鲁迅的寓言作品不是有意为之的东西,即他的本意是杂文等的创作,但其作品的性质则是地道的寓言,如1919年8月20 日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中发表的《螃蟹》、《古城》等就如是。像这样的“寓言”在鲁迅笔下还有不少,这说明“寓”是鲁迅杂文的“工具”之一。
进入20年代,郑振铎、林语堂等一批文学家对寓言创作亦有一定的涉及,出现了一些寓言佳作。30年代,中国的现代寓言文学有了自己的表现,周玉群的《小朋友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白丹宁的《孩子们的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程訚如的《小小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等无名作家的寓言作品,表现了寓言为儿童教育服务的倾向。另外,丰子恺、陈伯吹、郭沫若、贺宜等人也创作了一些寓言,陈伯吹、贺宜的寓言是代表。这时期,胡怀琛的《中国寓言研究》(注:商务印书馆,1930。)出版,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40年代,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走向了第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寓言作家,以冯雪峰、天戈、莫洛、仇重、何公超等人的作品最多最有影响。冯雪峰、张天翼又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他们创作了一批堪称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寓言作品。雪峰的成就又最大,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1947年出版了寓言集《今寓言》(注:上海作家书屋,1949。)之后,又连续出版了数本寓言集。寓言是冯雪峰一生文学创作成就的主要构成。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分期中,人们一般把1949年前的时期划为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归结这时期的寓言文学,它大致还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在寓言文学上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的认识。这一时期中国的新文学注意力多在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体裁品种的开拓上,寓言的开拓自然也就不太引人注目和急迫。但是,中国这一时期的寓言文学,在冯雪峰等人的努力下,其寓言创作在晚期时已完成了分别来自中国古代寓言精神及表现形式和外国主要是伊索寓言精神及表现形式的融和、贯通,树立了作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基本形象,完成了中国新文学中寓言的现代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们习惯把这之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停顿,在寓言文学的发展中又分为两个时期,即文革前期和文革后勤(新时期)。“前期”最早出现的寓言文学作品是《狡猾的狼》和《农夫和蚯蚓》,它们为配图寓言集,195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但这为改编作品,真正的创作寓言是1954年初出现的。1954年1月30日, 金江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四则寓言,就是这时期最早见的作品。这之后,寓言创作渐盛,几年间就出现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二个高潮,较著名的作品有《乌鸦兄弟》(注: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猴子磨刀》、(注: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高山与洼地》、(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三戒》、(注:组诗,见《诗刊》1962年第10期。)《帆与舵》(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4。)等,涌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寓言作家。其中的代表作家为金江、湛卢,另外吕德华、林植峰、仇春霖、申均之、刘征、韵华等也是有名的寓言作家。这一时期的寓言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也比较活跃,在寓言文学构成中的份量加大。
80年代,寓言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走上新的发展的道路,并渐渐兴盛,形成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并呈现了寓言文学全面开拓发展的势态,取得显著成就。
这时期出版的寓言作品集数不胜数,较著名的有《黄瑞云寓言》、(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凝溪寓言2000篇》、(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俗语故事集》、(注: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芥末居杂记》、(注:三联书店,1985。)《无药的药方》、(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寓言百篇》、(注:新蕾出版社,1981。)《风筝和雄鹰》、(注: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海燕戒》、(注: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寓言的寓言》、(注:新蕾出版社,1982。)《弄蛇者与眼镜蛇》、(注: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春风燕语》、(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许润泉寓言选》、(注:海潮出版社,1989。)《吴广孝寓言选》(注: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5。)等等。这一时期的寓言作家人数众多,创作水平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发展,最著名的作家有黄瑞云、疑溪、盖壤、黄永玉、吴广孝、许润泉、胡树化、海代泉等等。这一时期当代的寓言作品选集走向大型、总揽性,较重要的有《中国现代寓言集锦》、(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中国新时期寓言选》、(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当代中国寓言大系》、(注: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以《当代中国寓言大系》规模最大。这一时期的寓言翻译也向大型、全面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比较重要的寓言作品都有了较为全面、完整的翻译本。
这一时期是寓言文学研究最辉煌的时期,1982年陈蒲清的《中国古代寓言史》(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出版后,相继有《先秦寓言概论》(注:齐鲁书社,1984。)、《寓言辞典》、(注:明天出版社,1988。)《世界寓言通论》、(注: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中外寓言鉴赏辞典》、(注:湖南出版社,1990。)《寓言文学概论》、(注: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世界寓言史》、(注: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寓言概论》、(注: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中国寓言文学史》、(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中国寓言史》(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等寓言文学研究的专著的出版。这种全面的寓言文学研究,对寓言文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自从1917年茅盾选辑的《中国寓言初编》出版后,编选、注释、译述中国古代寓言,也是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寓言的整理是空前的,仅贯通整个中国古代寓言史的大型中国古代寓言集就有十数种。另外,此时期对民间寓言的收集整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总的说来,80年代后的这20年,是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鼎盛时期。它的存在,对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说,上两个世纪的世界寓言文学历史上,是欧洲的“伊索时代”,那么,这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则是中国的“伊索时代”。
二、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是非常发达的,它以先秦寓言为重要标志,是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体系(注:指古希腊寓言、古印度寓言、古中国寓言。)之一,故中国寓言文学有着优秀的传统和丰厚的土壤。但是,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发生之前,当时的国人对寓言文学却存在普遍的“亡失”,即中国古代寓言在明清嬗变之后,人们并不清楚什么是寓言。这种寓言文学的“亡失”是在我们对《伊索寓言》作品的翻译中被唤醒的,1902年,林纾与严璩合译的《伊索寓言》出版,就是基本的缘由。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认识寓言文学的形态和性质,并反观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激起了人们的创作欲望,从而也就在伊索寓言文学和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基础上开创了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
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一批作家、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在这些作家中,茅盾、鲁迅、郑振铎、林语堂、周玉群、白丹宁、程訚如、陈伯吹、贺宜、张天翼、仇重、莫洛、冯雪峰等人的寓言作品最有影响,其中尤以冯雪峰的寓言成就最突出。
茅盾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1918年的寓言创作也是他的文学成就之一,并且在他的儿童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他的寓言作品,不但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作品,而且其中有数则至今仍可视为较优秀的寓言。这些寓言作品的意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这批寓言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的白话文寓言,即新文学寓言的开始;二是这种基本处于模仿和转变中的寓言创作,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寓言创作最初阶段的风貌;三是他的创作为后来的寓言文学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作了部分准备。文学家茅盾开创了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篇章之后,便没有续作,不过,后来的作家们却由此而向寓言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来。鲁迅也就是一个无意创作了中少寓言的作家。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杂文和小说创作,是公认的中国20世纪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多数人并未注意到,他的许多杂文中,却深藏着一批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优秀寓言,如《古城》、《螃蟹》、《立论》、《狗的驳诘》等。这些寓言简炼旷达,不失为冷峻峭拨的大家风范。
这一时期除茅盾、鲁迅外,还有一些文学家也创作了寓言。如叶圣陶的《一粒种子》、胡适的《差不多先生》等。
如果说茅盾、鲁迅他们有意无意间打开了中国20世纪寓言文学创作的大门,那稍后的郑振铎却是从多方面刻意地推进20世纪中国的寓言文学了。作为翻译家的郑振铎,这时期不但翻译了许多国家的寓言作品,还改编、创作了一些寓言,并把寓言作品向儿童文学方面推进,如《小鱼》、《兔子的故事》(四则)等就是这样的作品。这些寓言富于儿童文学特色,十分适合儿童阅读。它们的出现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使儿童情趣一直是世纪寓言创作的重要要求,童话化的寓言成为世纪寓言的重要构成。这一时期的林语堂也有寓言创作,主要为《增订伊索寓言》。
在中国现代,前述数人全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开了风气之后,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展开,许多人投入了这一文学样式的创作中,在一般的文学史中没有什么声名的周玉群、白丹宁、程訚如等就是代表,周玉群的《小朋友寓言》有40则;白丹宁的《孩子们的寓言》有39则;程訚如的《小小寓言》有34则。这些作品都富于儿童文学的色彩,艺术的表现各有千秋,都有一些好作品。这三位寓言作家的作品,对寓言文学有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即注意到对中国现代寓言文学形象的追求,反对“专事乞灵于伊索”,强调“自出心裁”。(注:周玉群《小朋友寓言》序言。)他们已经在创作中力图摆脱对西方伊索寓言的“依赖”,力图表现中国寓言文学创作的个性了。这一点不管做得如何,对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三人的作品是30年代寓言文学的重要部分,但另一些著名的文学家也有寓言作品,如丰子恺的《羊奸》、续范亭的《车夫解围》等,当中尤以贺宜和陈伯吹的寓言作品最佳,陈伯吹的寓言多见于《小朋友寓言》;(注:儿童书局,1931。)贺宜的主要寓言是《同盟者》、《牛喂大了母鸡》、《装甲乌龟》。陈伯吹的寓言是描述生动、细腻的儿童寓言;贺宜的寓言是讽刺性强,寓于现实意义的寓言。两人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对寓言文学的研究也都有一定的建树。
40年代是中国现代寓言创作最兴盛的年代。仇重、莫洛、天戈的寓言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张天翼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也是重要的寓言作家。他当时的寓言创作,仅次于冯雪峰。《老虎问题》、《一条好蛇》、《画眉和猪》等是其寓言的优秀代表作。他的寓言有对现实的讽刺和揭露,又有哲理的形象表达;且文笔简约精神,形象鲜明。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在张天翼这里已经出现了自己较为独立的品格和形象了。
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发展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就渐渐走向了成熟,其标志就是冯雪峰寓言。冯雪峰寓言是在1947年出现的,几年间他就出版了数个作品集,由此把中国现代寓言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奠定了中国现代寓言的基础。
冯雪峰是个寓言作家,同时也是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他文学上的荣誉是多方面的,但寓言创作则是他的主要方面,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真正以寓言创作获得文学声誉的人。可以说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寓言创作,就很难理解他的文学创作,或者说理解冯雪峰其人。他的寓言作品集有《今寓言》、《冯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注:上海作家书屋,1949。)《雪峰寓言》、(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寓言》(注:作家出版社,1956。)等,其中的优秀篇目数不胜数。冯雪峰用寓言表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总结了带有时代印记的日常社会生活的经验教训,发掘生活的哲理智慧,同时还在寓言中表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世界观、人生观、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等。冯雪峰寓言的艺术特色有多方面的表现,寓言的时代性、深刻性,以及理性与诗情力量的有机结合等,都是后世寓言的楷模。
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进入中国当代文学时期后,就很快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寓言创作为主的作家极少,但在中国当代文学的50年代,却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寓言创作的作家。
吕德华是50年代成名的寓言作家,作品有《蜗牛搬家》(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等。他的寓言温和,童趣十足。他在80年代仍有寓言创作。林植峰的寓言创作在60年代前后形成影响,80年代后结集出版《笼中狮》。(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他的寓言故事性强,语言流畅,富于哲理。仇春霖是60年代成名的寓言作家,作品有《帆和舵》、《无花果》(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60。)等。他的寓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教训鲜明,是60年代最有影响的寓言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里,鲁芝、申均之、韶华等人的寓言创作也很有影响。1962年,刘征发表了寓言组诗《三戒》,使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寓言诗人。
以上寓言作家都有自己的出色之处,但50年代时的代表作家当数金江和湛卢。
金江原本是个诗人,1954年闯入寓言创作之后,就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最佳位置,一连出版了《乌鸦兄弟》、《小鹰试飞》(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等5个寓言作品集, 成为中国当时最有成就的寓言作家。且在80年代后,他又重新焕发青春,又连续出版近10个寓言作品集,表现突出。金江寓言给人印象很深的很多,他许多作品完全可属时代最优秀的作品。金江寓言明晰而不浅淡,第一印象距最后效果的空间距离很大,形象鲜明生动,儿童韵味深长,艺术上的特色鲜明,风格独具。金江寓言的出现,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一种寓言风范,对中国当代寓言文学有很大影响。
湛卢的成名作是1956年出版的《猴子磨刀》。此寓言集一出版,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影响很大,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是当时最富盛名的寓言作品之一。湛卢80年代也有大量作品,并形成了他前后不同的寓言风格,前期寓言轻松明快而直率,后期寓言深沉有力而含蓄,但他的代表作仍是《猴子磨刀》。湛卢寓言多数都比较规范和完整,即对伊索寓言的表现形式完全继承,但却工整完善,规范而不僵硬。另外,湛卢寓言形象多为动物,这也继承了伊索寓言的精神。可以说,湛卢寓言是对伊索寓言表现形式和精神最完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有自己充分的个性表现。如果与金江相比,金江寓言是富于中国趣味的故事,湛卢寓言则是伊索的表现形式和精神最良好的中国式表现,都各具风格和特色,为时代所注重。
进入80年代,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展开了自己的面貌,出现的作家作品更多。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黄瑞云和凝溪,他们所取得的寓言文学成就也最大。同时,盖壤的寓言创作以奇特的描述角度,黄永玉的寓言创作以大反常规的寓言实践,成为寓言文学的两朵奇葩,其地位亦无人可以替代。至于这一时期取得相当寓言成就,富于特色的寓言作家就更多:吴广孝、许润泉、陈乃祥、胡树化、海代泉的寓言表现突出,徐强华、李延祜、鲁兵、崔亚斌、叶永烈、彭万洲、周冰冰、卢培英、李继槐、吴树敬、叶树、邝金鼻、邱国鹰等人都有一定建树和影响。如果说40年代是雪峰寓言独领风骚,50年代是数位作家的天地,那80年代后,中国寓言文学就已有了宏大的作家群了。
黄瑞云寓言主要见于《黄瑞云寓言》。他的寓言深刻地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严谨的哲理思索,作品大多都有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和背景,强烈地表现了作家力图用寓言来剖析和把握生活的意识。黄瑞云寓言形式上很庄重,叙述和刻划既传统又很生动,故事性强,对寓言道德教训的总结也很精湛。这些都体现了作家在寓言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和表现力。这时候的黄瑞云寓言,已经是中国新文学中,融汇伊索寓言精神和中国古代寓言精神的最高典范,如果湛卢寓言中还有一些伊索寓言形态方面的遗痕,而在黄瑞云寓言这里,其融和已是极精神化的了。
凝溪的寓言创作始于80年代。他的寓言作品现主要汇集在《凝溪寓言2000篇》中。他的寓言不但短小精湛,质量品位极高,有自己独具的风格,而且还是中国最多产的寓言作家。凝溪寓言创作对普遍的社会生活非常关注,极注重从生活中发掘和发现真理,与黄瑞云寓言一样,均以表现寓言的深刻哲理性为根本追求,而且也很成功,故他寓言中常常涌出奇思妙想的智慧之花。凝溪的寓言篇幅绝对短小, 很少有超过400字的寓言作品,但他却能在有限有文字中,表现最大限度的思想内容。凝溪寓言对伊索寓言的表现形式把握得很透彻,并且更为生动,寓言中两三个角色情节演进,一个普通的故事就成了闪烁着真理光辉的生动的寓言表现实体。
黄瑞云、凝溪都是中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二者相较,前者凝重、肃穆、理性色彩浓重;后者则轻灵、活泼、流畅、想象丰富,趣味盎然。
除黄瑞云、凝溪外,盖壤、黄永玉是风格最独具的作家。
盖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寓言作家,但他1989年出版《中国俗语故事集》中却创作了一大批有独特描述角度的寓言作品,且品质极佳,韵味独具,是中国寓言文学难得的优秀作品群。盖壤寓言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地道的中国民族化的,他把世俗社会中的一粒粒智慧的金子,在创作中铸型,并使之发出理性认识的光芒。他的寓言构思都极巧妙,在极窄的俗语的既定命题中,表现了他在寓言创作上的卓越才华。由于俗语是典型的民间智慧的结晶,故盖壤的寓言表现上也有许多民间文学的意味和情调,加上作者自身的努力,盖壤寓言是最具中国民族色彩的寓言。
黄永玉寓言也不是刻意为之的寓言作品,但这个中国著名的画家,在胸意充盈之时也同样表现了他在寓言创作上的非凡理解和能力。他的寓言主要在《芥末居杂记》等配画文集中。他的寓言用半文半白的文字写成,每则寓言作家都自配一幅水墨画。他的寓言辛辣地嘲讽世俗生活中的丑态,揭露人性中的缺陷和弱点,笔力健奇,入木三分,面上是对生活的戏笔,但深处却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注。他的寓言短小精奇,幽默风趣,只言片语,不但深刻,还让人玩味不已。如果说盖壤寓言的基本根由是中国民族民间的,那么,黄永玉寓言则源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炼达。
除以上作家外,吴广孝是一位在短期内取得众多寓言创作成果的作家,且在寓言翻译上也颇有成就;许润泉也拥有大量寓言作品,艺术表现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陈乃祥是80年代初崛起的寓言作家,有一定的影响;胡树化的寓言作品并不多,但他的创作寓言给寓言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令人注目;海代泉寓言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表现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外,徐强华的系列寓言、叶永烈、吴树敬的科学寓言、卢培英的知识寓言、高洪波的寓言诗,也代表了这时期寓言创作的各个方面。
就整个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而言,冯雪峰、金江、湛卢、黄瑞云、凝溪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寓言文学中,就是在中国新文学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三、研究、翻译
进入20世纪,中国人在塑造自己寓言文学创作形象时,也较早地关注了寓言的研究和翻译,并很快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年代,中国的文学家对童话、寓言等文字样式有一定的关注,有相应的批评研究介绍文章。1930年,古典文学家胡怀琛的《中国寓言研究》出版,开了中国系统研究寓言文学的先河。此书仅3万余字, 对世界范围内的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及近20年的寓言都涉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寓言文学研究专著。
1957年时,王焕镳的《先秦寓言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5万余字,从来源,社会根源、特征、 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先秦寓言。
真正拉开寓言研究大幕的是陈蒲清1982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史》。此书22字(后又有增订的新版本),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寓言文学历史,有许多方面的开创性的建树,为中国古代寓言研究的重大突破。随后是公木的《先秦寓言概论》的出版,此书深入地研究了先秦寓言文学的诸多方面,把对先秦寓言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两书在对中国古代寓言研究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相对于过去分散的、个别性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发展,故至今对中国古代寓言的认识和理解,大都基于两书的基本观点。
对寓言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出现在90年代前后,鲍延毅主编的《寓言辞典》1988年出版,此书50多万字,是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一个基础性构成,它的出现对寓言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之后不久,陈蒲清主编出版的《中外寓言鉴赏辞典》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角度,极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两书的出版,是寓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90年代初,《寓言文学概论》、《寓言概论》、《世界寓言通论》的出版,标志着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建立了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寓言文学概论》15万字,从纯理论的角度研究寓言的本质、审美、形式、形象、分类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来把握寓言这一文学样式。《寓言概论》20余万字,从多方面探讨了寓言文学的理论和作家、作品问题。《世界寓言通论》30多万字,对寓言的本质、起源、发展、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以上三书,都有研究者们对寓言文学的体系化的见解和认识,对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意义是巨大的。
在寓言研究中,史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90年代的寓言研究于此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出版的《世界寓言史》、《中国寓言文学史》、《中国寓言史》等,均属巨制。《世界寓言史》30万字,是中国人第一次以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世界范围内的寓言文学历史;《中国寓言文学史》47万字,是一部通述中国古今寓言的著作,也是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之后,人们第一次通述中国寓言文学历史的努力。《中国寓言史》50万字,它以严谨的史述语言,对中国三千年的寓言文学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观照。
从以上不难看出,在寓言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寓言研究也全方位的展开,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对寓言的收集整理严格地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研究。对寓言的整理,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寓言的整理,从茅盾开始,一直都是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组成部分,即我们在创作新时代寓言作品的同时,大量的中国古代寓言作品也被整理出来,共同构成新时代的寓言文学作品。这个过程一直贯穿整个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但形成集大成的局面还是在80年代之后。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多年间,许多寓言的研究者、辑录者多角度地出版了大量中国古代寓言选集,仅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寓言史的“中国历代寓言集”就有十数种,其中以三卷本的《古代中国寓言大系》(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规模最大。对中国古代寓言的收集整理、分类等有研究上的意义,同时出现的译述又何尝不是一种创作呢?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
寓言的翻译在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中地位是特殊的,因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神经”,就是由外国寓言在中国的翻译而被触动的。即伊索寓言等外国寓言的翻译,打开了人们对这一文学样式认识的文学眼界,使人们依托于此再结合中国丰厚的寓言文学传统创建了自己的新的寓言文学。
中国翻译外国寓言,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对印度佛经的翻译,那时在佛经翻译中,已包含了大量的古印度寓言。在明代,伊索寓言就有译本出现,之后就不断有人翻译它,有多个译本,如《况义》、《意拾蒙引》、《海国妙喻》等。1902年,林纾的译本问世,称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名称才确定,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才大致形成。随后,世界各国的重要寓言作家的作品开始零星出现,并出版了个别的选集。50年代,这些重要寓言作家的作品才大都出版了选集。这时期,克雷洛夫寓言的翻译最引人注目,最著名的当数吴岩从英译本转译的克雷洛夫寓言的全译本。这个集子在当时影响很大,几乎是区别于简炼有余、故事性不足的伊索寓言的另一种寓言的典范。
在80年代以前,大都是寓言翻译的“选本阶段”,80年代后,译界才全面系统地译述了世界各国历史上重要的寓言作家的作品。全译本、多种译本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翻译状况。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莱辛、达·芬奇等一系列寓言作家的作品都有全译本,有的还有数个译本。
在某种意义上讲,译述也是一种创作,伊索是欧洲各国民族寓言创作的总源头,法、德、俄、英、西班牙等,几乎整个欧洲各国的寓言作家们,虽然都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寓言创作,但他们从题材、内容、表现方式的根基都在伊索,也就是说,他们结合各国自己的现实,把伊索的故事进行了民族化的叙述,或者说译述。中国对世界各国寓言的翻译,也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大大丰富了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促进了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寓言翻译家也是寓言作家。
四、意义、使命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种世纪的新文学,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和文学影响下,结合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实际新创造的文学。故而,它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及童话、寓言、故事等,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自己全新的面目。在这种世纪文学的开创中,寓言也参与了其中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初,虽然许多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巨匠把注意力大多投向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创作,但也有人用白话文抢下了寓言这种文学样式的“滩头”,使中国新文学一开始就有寓言这一文学样式的身影。比之另一些“小品类”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和发展仍是比较顺利的,究其根源,应该是我们拥有丰厚的寓言文学传统,拥有值得骄傲的大量的古代寓言作品。西方以伊索寓言为主的寓言,从外在形式上决定了中国新文学寓言的发展,但内里的精神和气质,仍是中国传统的寓言精神内涵。从茅盾开创的白话文寓言是我们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源头,虽小,但它在后来的融汇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品类,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品格,并且一直对整体的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茅盾、鲁迅、郑振铎、林语堂这些老一辈的文学家的创作中,寓言虽不是他们的主要部分,但也参于了他们文学成就的构建。后来的人们谈茅盾的小说创作,也谈他在儿童文学上的贡献,而其儿童文学中有很大的成份就是其寓言创作;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的大家,但似乎一些文章从寓言而言则更见其精妙;郑振铎的文学译述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很重要的,但寓言的译述也是他的重点之一。这是中国新文学开创时寓言对作家文学的意义,这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对文学的整体发展也是有意义的,寓言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发生之后,就相对于整体的文学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整个文学创作的一个部分。故而,寓言作品的出现,必然丰富和推动整个文学创作的发展。
其次是初期形成的寓言文学样式,即当时对寓言的理解和创作模式,对后代的寓言文学创作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新文学中的寓言文学一开始是被作为儿童文学的类别来对待的,茅盾的寓言作品就是与一般的童话、故事共同编类的。这种认识理解下而来的寓言作品范本,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正是由引而来,在三、四十年代,就有一批专事儿童文学的专门家、作家关注寓言,创作寓言,更加放大了中国新寓言的儿童文学性质。以致于我们现今见到的周玉群、白丹宁、程訚如等人的寓言集,全都自动归为儿童文学。这种寓言的儿童文学性在冯雪峰寓言那里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但其基本的影响却一直流布当代,至今犹存。这种以寓言为儿童文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以及古代印度寓言全是以深厚哲学思想和世俗智慧为根基的文学表现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学产物,自古就一直是“理性的诗篇”,并 是小儿科的“戏言”。但这在中国新寓言文学起始上走偏了许多。这种偏颇使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从儿童情趣、通俗易通、故事性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好处和发展,但它作为“理性诗篇”并不是小儿科的“戏言”。但这在中国新寓言文字起始上走偏了许多。这种偏颇使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从儿童情趣,通俗易懂、故事性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好处和发展,但它作为“理性诗篇”的性质受到削弱。在艺术种类的分属上就把寓言归为儿童文学的二级品类,而没有应有的与小说、诗歌、散文同等的地位,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寓言文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起始中发生、发展而来的,当然,这种“制约”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在实际的创作中,多数的作家都自觉地转向了“理性诗篇”。
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也就是从这条道路上走来,经过近50年的聚集和发展,在80年代后就全面地展示了自己的辉煌,并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构成。
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相对于整体的文学,意义首先是出现了一大批寓言作家。
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许多文学家都染笔于寓言,这对寓言文学是一种幸运(这种情形很象18世纪的俄国,其时罗蒙诺索夫等人也染笔寓言),但却没能形成自己的众多的寓言作家。周玉群等人的寓言创作也能成“家”,但影响太小了,至40年代末期的冯雪峰寓言出现,中国新时期才有了第一位真正的寓言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跻身于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戏剧家、理论家的人很多,称为寓言作家,即以寓言创作而成为作家的人也就是冯雪峰,其意义是重大的。在冯雪峰的寓言创作中,让后来的寓言作家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寓言作家的基本定位和品格,是后来寓言作家不断涌现的良好起点。这之后,金江、湛卢、黄瑞云、凝溪、盖壤、黄永玉等一大批寓言作家出现,并以其优异的寓言文学创作成就,在文学中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声誉。50年代后的这批寓言作家比以前的寓言作家更潜心、更专注于寓言创作,也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寓言文学的真谛。80年代后的中国文学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种类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寓言文学也是其中最富活力的生力军之一,而且相比较而言,寓言文学的发展尺度比其他文学种类要大得多。40年代,寓言作家中造成全国影响有鲜明特色的也就是冯雪峰、张天翼等,而今天,有这种影响程度的寓言作家则很多,以上诸位是当中最有影响的代表。这些寓言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已有自己特定的地位和价值,有自己的成就和光芒,不会被其他文艺种类的作家替代和掩盖。
其次是一大批优秀寓言作品的出现。任何一个作家最终说话的是作品,只有作品才能最后确立你作为作家的地位和价值,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拥有一批作家,也是以寓言作品为基础的。冯雪峰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寓言作家,源于他拥有一批优秀的富于开创性的寓言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对冯雪峰,对寓言文学有意义,对中国整体的文学也很有意义。金江和湛卢的寓言作品,一方面继承发扬了前辈寓言作家的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表现风格。80年代的黄瑞云、凝溪、盖壤、黄永玉等人的寓言作品除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之外,对整体文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表现也很强烈,即文学的表现力增强,赢得了更多的文学关注。如果50年代金江、湛卢的寓言时期寓言仍是“小儿科”的理解,那到了80年代的黄瑞云、凝溪寓言时期,这种理解就大大改变了。把寓言作为与小说、诗歌、散文、童话、戏剧有同等地位和品格的种类,已是人们一个大致的共识,因为80年代后的大多数寓言作品,已完全具有了“理性诗篇”的基本性质,是全方位针对每个层次读者的作品了。这些作品中,有许多是寓言的优秀作品,也是这个时代文学的优秀作品,这时期,不但小说等文学种类能代表时代文学的风貌,某些寓言作品也能表现这一时代文学的风貌。也就是说,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创作,80年代后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学精神。
另外,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中寓言研究方面也对中国新文学的整体有特定的意义。对文学分品类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中国新文学中早就展开了对各自文学类别的研究,诗论、小说论、戏剧论、童话论等比比皆是,但是,象寓言研究这样,深入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还不多见,更不要说迅速地取得如此之多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理论的、历史的、作家、作品的都有涉及,而且已经形成体系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识,它们是寓言文学上的建树,也是对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丰富。
从以上不难看到,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品类,对整体的文学不但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寓言文学本身在对整体文学的发展上也有自己一定的使命,它在表现文学的多样性上,在促进文学多元、全面发展上,也拥有自己的神圣职责。
寓言是一个具有魔术意味的文学品类,它很小,也很大;它很老,也很年轻;它的体裁很小,但它思想包容很大……要不,我们人类的文学就不会永世地赞赏伊索了。它很古老,在人类文学的远古历史中就有它的身影,但它现今的变化又很年轻。它几乎贯穿了整个的世界文学史,是许多文学历史中的“珍珠”或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它的存在还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的文学种类……今天的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也是如此,认真善待它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