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倩

(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ICU 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目的:对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ICU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结果上,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3.7±0.6)分,对照组为(7.2±0.7)分,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护理融入ICU的护理环节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74-02

ICU属于医院内部的重症病房,所属病房患者大多处于病危时刻,疾病治疗难度大,且生命风险较高,因此成为了医护工作的重点区域[1]。因ICU患者病情危急,其对临床的护理工作相较于普通病房普遍更高,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主要以单一的护理流程为主,护理过程缺乏对患者个人感受及心理的关注,使得患者的心理问题难以改善[2]。对此,为完善这一问题,本文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作为ICU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并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研究,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ICU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得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2~7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3~75岁;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均由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此,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2组患者相比无差异,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用药、体征、病情等做好细致护理与指导;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

(1)人性化沟通:部分患者因疾病因素会出现语言障碍现象,此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语言沟通或非语言沟通,并且沟通过程做到保持微笑,态度保持亲切,对患者给予尊重。对语言障碍患者可选择用纸笔或口型的方式来了解表达的内容,对无法完成肢体动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语言,只需患者点头或不点头示意即可。

(2)心理护理: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需体谅患者在处于新环境下所产生的恐慌、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长期的负面心理会给患者的自身疾病治疗效果带来许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对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将其疾病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疾病的诱因等进行全面说明,使患者消除对自身疾病的顾虑,尽快接受自身患病的事实,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疾病,以此提高对治疗工作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3)与家属进行沟通:家属是对患者最了解的人,护理人员要想开展针对性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方案,就需对患者的性格及兴趣方向做好相关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交谈,逐步引导患者说出自身想法,根据患者的各个需求,可增加家属的探望频率,使患者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度和舒适度进行统计与观察,运用我院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舒适度进行评价,并采用模糊数字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在0~10分,分数越低则越轻,反之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5.0,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以t值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值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临床护理结果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结果上,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3.7±0.6)分,对照组为(7.2±0.7)分,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结果对比 [n(%),x-±s]

3.讨论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该护理方法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因此是一项十分人性化的护理方法[3]。在以往,ICU病房的护理重点在于专业性,规范的操作和机械式的流程每日都在重复,护理过程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患者无法融入环境当中,对自身疾病也缺乏全面了解,最后使得临床疗效受到影响[4]。而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则恰好完善了这一问题,其不仅要求对患者开展日常治疗及护理,还要求其注重患者的个人感受,能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引导和正面疏导,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从而对临床治疗充满信心,并在住院期间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对ICU病房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有着重要帮助[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舒适度、满意度及焦虑程度均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由此结果可证实该护理方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理念护理融入ICU的护理环节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

【参考文献】

[1]杨迎辉.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6(10):1942-1943.

[2]王海燕,李冬英,谭辜钰.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2):227-228.

[3]张莹,张雪梅,尚应萌,李月霞,李静,陈梅.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ICU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04):79-80.

[4]李雅卿.分析ICU护理工作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积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315.

[5]李玲玲.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45+5648.

论文作者:王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探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