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清院分院 广东清远 513000
摘要:随着工程作业的日趋复杂,人们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岩土工程勘察是未来的大趋所在,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懈追求。综合使用多种先进技术,将测量结果精确化,消灭错误,降低误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质量。文章针对岩土勘察工程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岩土勘察;必要性;
1.岩土勘察工程管理问题的必要性
岩土勘察时一种编制文件的勘察措施,主要针对要进行建设工程的场地和地质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查明地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环境结构的特征。
工程建设基地是岩土勘察的核心,施工现场的岩土体性质特征,自然形成的岩土体在形成过程中根据所在不同的条件,建设工程的场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设工程的场地的选择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在建设工程前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的最主要的条件和方式。岩土勘察工作不仅仅包括现场的勘察,还需要一些后续工作,例如在勘察过后对该地的岩土的特性及其他问题进行检验和确定,然后将信息统一集合,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出勘察报告。这份报告就是最重要的工程依据。岩土勘察工程报告多数情况下是严谨而准确的,因为岩土勘察工程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是否成功。但是,不排除意外情况出现,有时候勘察人员的报告可能也有失准确性。所以勘察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在工作方面谨慎严谨,避免出现错误的信息报告出现。因此还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来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
2.岩土勘察的内容及分类应用
2.1岩土勘察的内容
在对一个地址进行岩土勘察,要进行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要勘察地质性质,然后测绘、勘探,采样岩土、式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这个过程并不简单,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分析和剖析。得出的结论的不同部分可能适合不同阶段的问题。
2.2 岩土勘察的分类应用
岩土勘察的种类划分主要根据勘察的对象来决定。其中包括铁路工程勘探、桥梁工程勘探、公路工程勘探、工业工程勘探、建筑工程勘探、水利水电工程勘探等。这些工程的建设支撑着国内的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所以投资造价高,技术的要求和勘探技术规范都很高。因此岩土勘探是否优质也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非常重要。
3.岩土勘察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 勘察依据不充分
每个行业都有它要遵守的准则。岩土勘探这样的技术工作更是要严格遵守规定开展工作。《岩土勘察规范》中规范工作人员在对岩土的地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要搜集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的总平面图必须是带有坐标和地形的。其中不能缺失的还有建筑物的性质、特征、规模、负荷能力、结构特点、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度等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的岩土勘察的过程中,投机取巧的行为市场存在,勘察人员没有按照规则去经行勘察,勘察单位也没有考虑地质特点、习性特征和工程特点。可想而知,最后的勘察报告的水分有多么的大。轻则进行反复勘查工作,降低工作效率。重则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3.2测试取样不合理
岩土勘察过程中,所设置的控制孔数量多少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原位测试和取样。很多工程勘察报告是没有受到设计单位的合理管制的。因此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忽视了测试和取样数量均匀性的重要性。也不会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勘察、取样和剖析。通常情况下,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验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能少于六个,一些工程单位忽略控制数据变异性直接合并分层层位。亦不会排除异常数值。可能还会忽略勘察建筑物角点,周围建筑位置看差点。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勘察的准确性。
3.3 勘察报告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编制勘察报告的前提条件是已经对施工现场有全面的了解和详细的勘察。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质量、方式都和由分析大量数据和整理整合资料得出的分析报告有着重大关系。可就对岩土勘察工作的了解来看,许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并没有根据真实的资料和数据编制分析报告。整份报告当中有用的信息没有多少,却多了很多官方的套话。这并没有实际帮助到工程建设,也没有和工程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勘察时的信息因为上述因素不准确,却又没有对勘察后的信息认真检查核对,然后剖析。直接凭着经验和印象变质报告,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有些工作人员可能刚刚做实际工作没有经验,不会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所以编制出的分析报告质量低下。
4.解决措施
4.1确定勘察依据
在岩土勘察工程的过程中提前制定勘察纲要是保证岩土勘察工程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勘察纲要的性质可以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有了勘查工作的各项纲领和要求,就等于是有了一个成文的约束。我们得到的勘察报告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信息,每一个由这些信息和数据得出的结论都要一一核查。绝对不能存在得过且过的心里。施工场地的稳定意味着安全与否,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都要严格的核查才可以进入到下一步。例如,地质性质好且埋藏厚度大的地区适合勘探孔深度小,勘探间距宽。野外土层的勘察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底层的湿度。状态、颜色、粘度、承重能力等。因此意味着钻进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如果想要实现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有效的、真实准确的资料这一步,就必须将土层划分好。而统一的编制模式适用于多种作业,以便于避免一些数据的不同意,从而造成更大的风险。
4.2 引进市内外测试技术
为了提高岩土勘察的准确性,我们要引进使用室内外测试新技术。例如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多功能静力触探等等。更加精准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得出更加精确的数据。在经过工程施工监测后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列的反算,继而进一步取得参数,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作为参考依据。这样不仅完成了传统勘察手段不能勘察到的参数,还保证了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准确性。然后进一步利用土木离心模拟技术对该工程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可靠精确的回馈。
4.3 确保编制勘察报告的准确性
在准确整理有效数据之后,才有可能可以去编制出好的勘察报告。因此技术工作人员与报告编制工作人员要很好的配合起来。不同勘察单位的制度有所不同。有些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并不是由一个部门去完成,而是分工给不同的部门,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份勘察报告。这样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因为有时候编制人员并不了解勘察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时候会将重要数据遗漏。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技术人员和编制人员之间的联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5.结束语
在实际岩土勘察工程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将所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那么这与我们而言就是一种进步。我们还要积极试用各种勘查技术,保证勘察报告真实性和精准性。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锋.岩土勘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 2016(6).
[2]洪绍海.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
[3]邓灯亮,张俊.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5(22)
论文作者:李宗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岩土论文; 报告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地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