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论文_魏红娟

论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论文_魏红娟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罗峪小学 魏红娟

摘要:朗读教学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朗读质量,笔者认为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加强朗读指导,搞好朗读评价,努力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

关键词:朗读;作用;教学;创新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朗读对于理解文意的作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首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比抽象思维能力强得多,因而,要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最好的途径就是对文章的直接感受,而不是理性分析。这种直接感受的最好形式就是读,大声地读。越读就能理解得越透彻,也就越容易感染;感染越深,便越能读出感情;而越投入感情,则越能感同身受,使自己置身于作者的立场,从而培养其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品味的能力。

2、朗读对于表达的作用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无论哪一种表达,都需要用词准确、生动、语句连贯,内容具体。这一切都要以语言积累为基础。

小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以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手成章。”如果真能读得正确,流利,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说明课文作者的语言已经顺利地进入学生的口语,学生已能合格地充当作者的代言人为作者代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口语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顺应”,接受作者规范语言的改造,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帮助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3、朗读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二、新课标下朗读教学的创新

(一)传统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的地位无足轻重,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平均不足7分钟。其次,朗读的内容严重失衡,对诗歌、文言文的朗读达到100%;在教材中唱重头戏的记叙文其朗读比例仅占38.75%;议论文,尤其是说明文朗读所占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分别为23.1%、15.8%)。再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对于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充分发挥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朗读指导的创新

1、情景激发欲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

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2、讲读有机结合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结合。例如对教材的重点段落,经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以后,就可以指导朗读,及时的朗读课文,对理解全篇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

3、想象激发情感

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

(三)小学朗读形式设计的创新

古人读书,并没有什么“花样”,一般的先生也不善于引导,所以,他们只能大声诵读,或是低声吟咏,一种形式,一个腔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而现代教育中,我们可用的手段则要丰富得多。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努力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

1、激烈的赛读。

现代的教师还应当擅长运用竞争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简单的一句“看谁读得最好!”能使学生更加跃跃欲试。

可以采取老师和学生的比较。比如读课文《画杨桃》的课文中父亲叮嘱的那句话以及老师说得那几句话。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读,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把长辈对晚辈说话的那种语气读出来。接下来,我们老师就要读了,当我们读完的时候,然后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的好,好在那里?"学生都会毫不犹豫的的说:"老师读的好。"那我们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

2、赏心悦目的配乐朗读。

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指导学生结合配乐进行朗读,以声响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读起来会入情入境。

3、生动有趣的表演朗读。

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情景表演的朗读的时间.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童话剧,寓言故事等,边表演边朗读.可以配以一定的道具,学生完全的投入.自己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实。

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朱熹所谓的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小学生处在理解、背诵的基础时期,正确引导他们朗读,排除所谓“死记硬背”的负面影响,让他们积极朗读,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背诵大量诗文,在朗读中,不断品味诗文的韵致,达到背诵的目的,那么对作者的诗文风格的体会就会不待老师“讲”,学生就会自己“悟”出。

论文作者:魏红娟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论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论文_魏红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