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论文_杨殿玲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论文_杨殿玲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 138000

数学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也不只是有了简单的运算能力就意味着学好了数学,数学长远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普通人用数学的观念拓展生活的空间。一个人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直接影响着这个人生活中思维品质的提升,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非常渴望能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数学习惯,更好地提升这些孩子生活品质。

一、培养学生用“心”听讲,用“心”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的学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的引导学生作为前提,学生此时恰恰是用“心”听讲,不打断思维的连续性,这就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用心听讲,首先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并采取多种手段,力争使课堂多姿多彩、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听讲;其次,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并适时给予鼓励;再次,要对学生的听课习惯加以规范,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精力去听。另外,还要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仔细研究他们的表达是否正确、和自己的想法是否一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培养学生用“心“思考的习惯,首先要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有思考价值的内容;其次,还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为人的思维层次不同,往往成绩好的学生反应较快,教师此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到之中,心到为重,让学生用心去读,并与思考同步。要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把题目读正确,不能读破句,不加字和漏字,学会独立阅读题目;会解释题目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弄清题意;会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的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的习惯

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学习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和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孩子们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自身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二是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中有很多变换的数量关系,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思维角度,而不同的思维角度往往会形成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多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铺垫。

三是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而这些数学思想往往会成为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把方程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具体问题不断向学生渗透,最终让学生形成方法和能力。

四、规范解题步骤,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有些学生思维能力很好但是在考试中却得不到高分,他们很多时候是忽视了书写方面的训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解题习惯。教师每节课都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笔书写或到黑板上板演。教师也要有典型例题的规范板书。尤其是在证明题中,要结合典型习题不断规范、不断要求、不断完善,形成完整的思维落实在卷面中,最终形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记数学笔记、写数学日志的习惯

很多人不提倡数学课记笔记,但是我感觉学生记数学笔记也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好习惯。数学笔记不要记一些书本本来就很规范的定义、概念等知识,而是要记下知识的要点和自己对知识模糊认识时教师或同学给自己理解上的启示,记一些有典性、代表性的习题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一些定理的几何语言及教师为迎战中考所选择的拓展性习题等。数学日志写一些学习中的困惑以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写自己的出色表现给自己以鼓励等等。总之,这些活动都是孩子对学习的一个认真反思的过程。

其实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既能不断丰厚数学底蕴,又能借助于习惯的培养成就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

论文作者:杨殿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论文_杨殿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