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桑治国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主要是围绕人民群众来讲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了现代化的运用,不断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应用研究,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的建言献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即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思想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始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群众在我国占据着主体性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引导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且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富有深意。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和谋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实践。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要求人们在办事和想问题的时候要坚持实践性的原则,强调不断深入到群众中,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实践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

(三)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特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是她的阶级基础。因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与政党的阶级性是一致的,因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也具有很强的阶级性。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及特征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先进性。其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活、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先进思想充分诠释出来。工人阶级是具有历史先进性的阶级,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并与社会大生产联系紧密,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更具有创造性。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将这些优秀品质和品德在政治能力上以及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充分的体现出来,具有高度的先进性。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政治体制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建设民主中国。

(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主体是人民。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人民群众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先进理论做指导去改变社会。

实验报告是检验病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书写整理实验报告,有利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巩固,也可以把理论和实验进一步联系起来,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教师通过批改实验报告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学生反馈和沟通。

(四)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重要理论基石和重要特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改变世界,展示出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上的众多领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二是计算机实验室没有实现多功能化、高效化共享使用。计算机实验室还是单一功能的实验室,没有做到一台机多系统、多功能使用。传统实验室分为计算机公共课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图形实验室等,各实验室承担实验课单一,设备利用率偏低,没有充分做到实验室多功能化、高效共享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机遇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不断得到延伸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观。

贫富差距也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后富起来,但是先富并没有带动后富,使得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就是要解决包括就业难以及缩小贫富差距在内的诸多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挑战

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诸多矛盾,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社会问题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就业问题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就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我国的长治久安也密切相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众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部分农民工也面临着无工可打的局面,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化。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增速发展蹄疾步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质优量多,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落到实处。

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体现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西方国家的人本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性主要有先进性、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能够将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将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强调要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将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最大限度的集中起来,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尊重人民的意愿,关注人民的呼声和生活,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性,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绘本内容进行补写、扩写、续写三方面对写话训练的实施办法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读写联动训练是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得到提升的关键,因此,相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特点、绘本内容、读写联动训练目标等展开教学,确保绘本能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发挥出预期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能够促进人民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中坚力量,也是历史的开拓者。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能够有效的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重大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能够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将中国人民的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不断建设和发展好我国的经济,尊重我国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维护好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02)尖齿羽苔 Plagiochila pseudorenitens Schiffn.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五、当代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措施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着重发展人,促进人民群众全面的发展。在现如今,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深化和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科技,推动我国进行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指引下,重视农村发展,关注农民的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从而逐步解决农村的各项问题。

(二)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

(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将创造历史和发展社会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人民在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社会历史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其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用铁打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科学性。

在我看来,家庭是最重要的,并且家庭需要用心去经营。每次在卢森堡公园,总是看到两三孤独的老人,在公园的长椅上喂鸽子,一脸的落寞。有一位老人告诉我,他年轻时为了追求事业和自我发展,不愿意花时间照顾孩子,和子女缺乏感情,亲子之间常有冲突,如今落得晚景凄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所做的所有决定都是经民意,行民意,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负责。

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强化和建设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使得人民的民主权利依法得到保障。为了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的依法治国原则,根据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参与我国的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全面依法治国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意志,不以个人的意愿和行为来体现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三)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文化方面,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我国社会更好的发展。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由于阳极铜飞边毛刺多、几何尺寸误差偏大,蒸汽供应不稳定,阴极铜外观质量不佳,表面粒子较多,直到10月份,外观质量得到稳定。投产以来,阳极板平均铜含量达到99.6%,加之新液生产,电解液杂质含量低,阴极铜成分均达到高纯铜标准,连续5批阴极铜成分见表2。

()()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特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文化产品。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创新的主动力,离开了人民群众,一切都是空谈。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推动文化创新,使得我国的社会能够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和更深层次的领域发展和创新。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文化创新相结合,能够促使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机制、形式以及内容不断创新,进而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更有利于实现服务人民和社会的目标。

2.2.1 师德水平 有的教师师德缺失,对待学生态度不端正,甚至辱骂、体罚学生,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有些教师偏护优秀学生,对“差生”态度差,甚至冷嘲热讽或置之不理,使“差生”产生心理阴影。有些教师上课不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难以树立威信;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消极怠工,举止粗俗,使得一些学生消极模仿或厌恶排斥。

(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历年来,我国都在着力强调要发展民生,建设民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国每年都在着力发展解决民生问题,逐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得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延伸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完善和发展各项民主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并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不断建设和发展好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改善情况越好。肺结核掌握知识包括预防措施、药物使用、饮食模式、疾病认知等4种,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掌握程度越好[6]。

[参 考 文 献]

[1]田心铭.“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01):46-457.

[2]苏 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杜鸿林,王其辉.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述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5,(12):16-17.

[4]王 茜.马克思群众观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5.

[5]马李茜.略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J].山西青年,2018,(15):251-253.

[6]赵 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1-0065-02

【作者简介】 桑治国(1977-),男,广东广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哲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自媒体时代掌握舆论话语权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课题成果,批准号为MYZX201640。

□编 辑/张玉龙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