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过程资料的整理归档论文_丛力加

浅谈建筑施工中过程资料的整理归档论文_丛力加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浦东 201206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施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原始记录,不仅是日后施工单位质量责任的证据,更是工程竣工验收、结算的可靠依据和来源。工程工期越长,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施工资料就越多 。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之一,能全面的反映施工全过程,也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主要凭证,因此,整理一套齐全完整的技术资料十分必要,而对资料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施工技术资料 资料管理 常见问题

1 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1.1 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

建筑施工单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定时期后,由于施工中存在着质量隐患或养护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工程相继出现各种质量缺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必须进行维修和补强。这就必须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以便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工程技术规划和设计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工程下面的各种工程管线的布局和走向,以便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

1 .2 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质量就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就建筑工程而讲,一项工程、一栋房屋、一条排水管道应满足建筑或者排放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

1.3 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 企业 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是建筑单位施工的直接成果之一,对施工起着指导和依据的作用。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 技术资料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2.1 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工程技术资料是对施工项目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由于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不会出现缺少资料的情况。现场的技术人员要将当天施工项目的资料及时做出来,不能堆积到一起再做,这样就会造成资料遗漏或者错误。项目部指定专人每个月将各队的资料统一收集,即使有露项缺项的情况,也能及时加以补充,能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得以纠正。

2.2 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分部分项要划分准确,数据计算要准确,不能随意的填写。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填写应该规范化,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在资料中不能出现涂改现象。资料所用的表格要统一,不能五花八门,文字说明部分要规范用语,不能采用口语或专业语言,要让外行人也能看懂,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对于很多的质量评定表,做出来的资料都是 100 分,这一看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于是做资料的技术人员就想办法扣分,在钢筋的外观上写上“钢筋有裂纹,扣 2 分”,做资料的人就没有想过有裂纹的钢筋施工现场是不能用的,总是自以为是的填写资料,评定表中的检查点数与后面附的质量资料不能前后对应。有部分人知道现场如何规范施工,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个过程用文字来描述,单纯从内业资料看,施工过程就不符合要求了。大家总是重外业,轻内业。觉得把现场干好了,质量合格了,工程能顺利交工就行了,觉得内业就无所谓,应付计价或者竣工资料就行了,没有想到,一旦出现了质量事故,当时不经意填写的资料都是证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填写资料,确保资料准确、规范、合理。

2.3 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2.4 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不仅资料内容要填写完整,而且所涉及的数据要有据可循,现场原始资料要完整。一份完整的施工资料不仅要有施工技术资料,还要有相应的试验资料和质量证明材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除了质量证明材料,我们平时的施工日志、测量放样资料同样也很重要,虽然有些不需要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放在一起,使质量评定表上的数据都是有据可循的。

2.5 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保管

由于现场的技术资料分散在很多人员手中,因此要求有专人把资料收集回来进行统一的分类整理。资料要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逐项分类整理。拿桥梁工程的资料来说,我们可以按墩台号分别整理,可以把一个墩的所有桩基、承台、墩身资料放在一起组卷,也可以按评定标准的分项进行整理,可以把一个桥的桩基资料全部放在一起,承台全部放在一起,不管以那种方法进行,组卷要求是平行进行,不能交叉进行。对资料建立专门的台帐,台帐要求不但能反应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内业资料是否同步,内业资料是否完整,还能方便查阅。最好能实现微机化管理,在电脑上能及时查找到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时间,每一份资料的存放地点,要用的时候能立即调出来,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版的台帐,可以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减轻内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要建立相应的全宗卷、卷内目录和备考表,不仅档案盒内有手工版的,在电脑商还要有份电子版的,方便查阅。

随着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内业资料也将实现标准化、微机化和信息化管理。整理好的资料就可以移交档案室保存起来了,等工程竣工的时候,竣工资料也就完成了。

2.6 认真贯彻执行新规范新标准

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是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也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规范化的管理,使其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档案,结合施工资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要求各级施工资料的管理部门应配备工程技术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具备岗位资格证后,方可从事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2.7 准确客观反映工程实际

施工技术资料务求真实,切记伪造,有些资料员平时懒于动手,等到交工时就手忙脚乱地拼凑臆造,以至造成漏洞百出,严重失实的后果。这就要求发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地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技术资料的审查监督作用,企业技术负责人要对技术资料经常做到心中有数,重要部位必须亲自审查把关。资料员必须深入工地,在做各种资料前,当面核对工程及用材情况,认为准确无误后,方可填写。如:技术安全交底是否属实,是否落实到人;管道试压是否按规范进行,是否达到要求标准;电气接地电阻及绝缘值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各种材料合格证是否就是工程所用的产品等等。

2.8 职责分明,签认齐全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组织”各级质量把关人员都应明确职责,不可超级评定,马虎过关。自检要通过现场与技术员、质检员,工长共同检查,对混凝土、砌砖、钢筋、水暖、电气等的施工质量进行记录,做到实际施工质量与评定相吻合,并一一签字确认;对于各种隐蔽、变更及关键部位均要求相关人员参与见证并一一签字确认。坚决杜绝代签或漏签,使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3 技术资料整理要求

3.1 归档要求

各分公司移交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原件归档,尽量使用 A4 纸,凡手写的材料必须用耐久性好的碳素墨水书写,用电脑打印的材料应用激光或喷墨打印机打印,用传真纸形成的材料须复制后才可归档,工程档案必须收集齐全、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图表分明、纸质优良、规格统一。同时照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等非纸质载体形式的工程资料应注明工程名称、形成日期等,连同工程资料一并移交技术质量部。

3.2 收集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请按照《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收集。

3.3 整理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收集齐全后,进行装订整理时要求如下:

(1)编页码:以一本为单位,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编一个流水号,位置在每页正面的右上角,反面有内容的,页码在左上角,不得漏编。

(2)填写卷内目录 卷内目录是查找工程资料内文件的工具,位于资料的第一页,应逐项登记。

(3)填写备考表

对资料内需说明的情况填写在备考表上,放在资料的最后一页,同时签上组卷人的姓名和日期。

(4)装订

装订前先拆去材料上的全部金属物,破损的材料要修补粘贴,装订时材料的下端和装订的一边取齐进行装订,可采用三孔一线装订,孔距 8 公分,绳头结打在资料背面中孔处。

(注:不可用金属物进行装订)

(5)填写工程资料封面

工程资料装订后,工程资料的封面标题、编制单位、保管期限,起止年月、件数、页数、归档号应及时填写完整。卷内目录、工程资料封面、备考参照样表格式设计 。

论文作者:丛力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中过程资料的整理归档论文_丛力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