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就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经营管理创新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
1、项目管理复杂。一个施工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工程、组织,需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项目管理往往没有经验可循,执行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位置因素较多等等,都决定了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2、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管理程序和步骤。利水电工程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特定的目标,目标的不同,决定了项目的管理步骤不同。
3、项目的管理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高风险性,其管理涉及多方面管理因素,实施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其能够及时处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项目管理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水电工程项目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各个阶段又都有其特定目标,项目管理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阶段性的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有利于完成项目的目标。
二、我国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执行力不足
项目管理是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水利工程工作的核心内容。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或是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普遍出现管理执行力不足的现象,结果导致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甚至是出现延误施工期限或者返工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发展。
2、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管理人员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占有主要地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作为管理人员不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还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范标准来进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并以此保证水利水电建设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现象较为明显,从而严重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3、项目管理制度不配套
项目管理制度也是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依据标准,是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在水利管理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标准制度与施工环节不配套,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时没有准确的工作标准,从而会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监管职能产生不利影响,干扰了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施工质量。
4、企业项目审计机制欠缺
很多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进行成本预算,在项目施工完成后也没有进行项目决算,忽视了项目审计环节,甚至是没有设立相关的项目审计机制。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工程中,可能使得成本增加,与施工初期成本预算有出入,甚至会出现项目停工等情况。项目审计机制的缺失一方面会降低项目工程的利润,另一方面对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新企业项目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采用多层次管理模式
在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承包的所有工程项目中,常常存在着导流、围堰、土石方开挖、坝体填筑碾压、灌浆、钢筋混凝土闸室、深基础厂房等多种工序交叉进行的现象,如果我们只是采取一概而论的方式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势必会存在管理不到位的地方,继而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因此,本文建议采用多层次、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比如:每一个施工小组设立管理组长,负责监管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否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每一个施工环节设立质量监管部门,定期对施工环节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每一个工程项目设立项目经理,定期开会讨论各施工环节的协调施工,从而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
2、建立完善的项目考核指标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时,常常都是根据监理人员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使得很多工程监理人员与施工小组串通一气,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降低项目考核指标,严重影响着整个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而如果我们建立完善的项目考核指标的话,就可以尽量将检查结果客观化,从而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严格规定混凝土的硬度、墙体的厚度以及地基的深度等方式,促进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
3、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分工是否明确直接决定着水利水电企业项目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效率。然而,由于我国水利水电企业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很多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都还只是处于形成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例如,当一个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时,很多施工小组的成员根本不知道应该向谁汇报情况,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也装作没看见。(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准确的划分,是我国降低企业发展风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4、严格控制建设成本
水利水电项目的规模、投资、风险都很高,必须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中产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管理活动。为此,一是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招投标体制是由多部门参与的,此模式虽有利于各部门发挥其不同长处,但也造成了权责不清、施工企业无所适从等客观问题。因此,要改革现行招投标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现阶段国情的招投标体制,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体制,有效避免垄断、干预甚至腐败现象的产生。二是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从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出发,根据项目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内部成本核算方法,逐级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并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结合,对材料费、人工费等主要费用单独进行核算。三是加强成本监督。成本控制监督要从成本开支前开始,对工程全过程开支进行监督,严控各款项支出,避免或减少各类风险因素影响施工进程,降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构成比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形成建设方与承建方的共赢。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化挑战与竞争的不断地进入,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与经营上,要进行不断地改革体制,充分认清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与经营的思路、方法、措施、制度,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与经营体系,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与时俱进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确保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吴学庆.水利水单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水利水电施工,2011,(02):84.
[2]张平平.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117.
[3]朱陇丁.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探索[J].小水电,2009,(01):52.
论文作者:刘庆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项目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