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家园_孝道论文

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家园_孝道论文

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家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孝道论文,构建和谐论文,文化论文,家园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文成县孝道文化底蕴深厚,孝道美德扎根于民,孝道故事妇孺皆知。近年来,文成县在发扬传统孝文化,倡导孝道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尤其是珊溪镇街头村在发扬传统孝文化、倡导孝道方面进行了敢为人先的探索和发扬。

一、“街头村孝文化”的概况和社会反响

文成县珊溪镇街头村有890户,2700多人,其中老年人口500多人。老年人协会(简称老协)成立于1991年,当时有会员198人,现有会员463人。街头村半数以上的青壮年外出经商或打工,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留守,是一个典型的温州式“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村。1992年,针对村内少数村民不孝顺老人的现象,街头村老协开始评选“孝顺子孙”,到今年,该村连续坚持了20周年,共评出120位孝顺子孙。

街头村连续20年评选“孝顺子孙”和不断推陈出新的系列孝道文化做法,以及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应,在2008年重阳节经《温州日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欧洲侨报》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中国新闻周刊》、钱江晚报、温州电视台《求是》、温州百晓讲新闻等国内外数十家主流媒体都先后做了深度报道,新华网、新浪网等知名网媒也相继进行了转载。自2008年温州大学教授姚周辉带领课题组深入街头村形成题为《传统孝道在和谐农村社区建设中焕发新活力》的调查报告后,首次提出“街头村经验”。至今,街头村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孝行街头》3000册和《民间小疾病秘方400例》1500册等等。曾荣获了“2008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荣获2009年“省级孝文化特色旅游村”和“温州市种文化村”称号;荣获2010年首届“浙江孝贤故事”提名奖和省“文化示范村”称号。同时,被确定2011年首批“温州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

二、“街头村孝文化”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重视,引导得力

自该村老人协会开展评选活动以来,文成县历届党委政府都将街头村孝经验作为一个典型进行培育,并在物质、精神及舆论引导方面大力支持。每年的重阳节、“孝顺子女”评选活动表彰会和老年人祝寿会等活动,县、镇领导都到场祝贺,并给予物资支持。平时积极帮助老协开展策划工作,并对评奖办法的制订,评奖程序的运行,评奖标准的拟制,评奖对象的确定等都进行精心指导。还帮助老协积极创新孝道文化评选形式,不断丰富评选载体,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镇里把村老协列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和关爱下一代委员会示范点,增强了村老协干部“老有所为”的工作热情。

(二)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一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培育。该村在每年举行的评选活动中,坚持开展不同层次的预评选,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以榜样感染人教化人的过程。对于先进的感人事迹,都通过村黑板报、宣传栏和村老年大学等阵地,进行广泛宣传,逐渐培养和强化村民的孝意识。随着时代特征不断改变,该村先后把敬老、养老列为评五好家庭的主要内容,重视精神赡养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夕阳恋”评选活动,鼓励老年人再婚,提升村民对孝的认识。

(三)坚持标准,公开评孝

标准体现一种导向,公开展现一种权威。街头村高度重视评选标准、产生程序等环节的设置,探索建立了一套群众公认的标准,确保了评选质量。评选标准是:入选者除了在践行孝道方面事迹突出之外,还要符合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未违反计划生育、征兵政策”“3年内没有受到党纪政纪及法律处罚”等“硬性规定”。可以说,与时俱进的评选标准和公开透明的评选程序成就“街头村孝文化”弘扬推广的重要原因。

(四)党员示范,文化助推

街头村老协中的党员理事和文化人在孝文化弘扬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老协的19名理事中,有11名是党员,他们不仅境界高尚,热心老龄事业,是村两委和老协的重要力量。许多老协理事都是历届先进人物,在村里树立很高的威信,如村主任王邦具(全国孝亲敬老模范)、村副书记林少云(县孝亲敬老模范)、老协会长罗文直(县道德模范提名奖)、秘书长包学冠(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等。同时老协当中还有一批有文化特长的会员和理事,尤其是一批退休教师,他们充分发挥能说会写的优势,并与村里的民乐团形成联动,以孝事迹作为文艺创作题材,为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街头孝文化”的延伸发展

实践表明,孝文化活动必须坚持群众性,体现创新性。长期以来,文成县政府始终在孝文化弘扬工作中注入创新的理念和内容,并且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认同,因此在珊溪镇形成了孝亲敬老、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创新发展孝。随着孝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老协规模不断扩大,评选内容也由最初的孝顺子孙扩展到“孝顺媳妇”“模范丈夫”“五好家庭”“全家孝”等,近几年来,随着“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推出了“夕阳恋”的评选项目,鼓励老年人再婚。每年还为逢十的老人集体祝寿。2012年,组织了23名“五老”人员结对27名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老少互爱活动,将孝文化推向更深层次。今年,又开展了尊老敬老“银龄互助”结对活动,不断推陈出新的系列孝道文化做法,促进珊溪和谐文明风气的全面形成。

二是培育新人延伸孝。开展“孝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以“知孝、行孝”为基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9年3月珊溪中学开展了孝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连续四年在全校开展“孝感学校阳光学子”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孝星”40名。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每周晨会,组织全校学生齐诵《弟子规》,在校园里营造具有浓郁孝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此外,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使学生受到孝文化感染与熏陶,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探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三是努力奉献推广孝。文成县委县政府把弘扬孝文化作为重点建设工作,定期研究,创新思路,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开辟“孝文化”专栏,对于先进典型和事迹都通过建设公益广告、墙体宣传画、横幅标语、村黑板报、宣传栏和村老年大学等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孝文化民乐团的作用,创作以“孝文化”为题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2011年,成功开展了珊溪镇首届十佳孝顺子孙的评选活动,2012年,举办了孝文化评选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全镇形成了浓郁的孝文化气息。同时,开展孝文化“五进”活动,通过这种“以点带面、典型推动”的做法,让孝文化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让孝道真正深入到珊溪5.1万群众的心里,切实发挥孝道在和谐珊溪构建中的作用。

四是挖掘内涵丰富孝。2008年,街头村利用老协修建了“孝文化展览馆”。该展馆把20年来评选出的91位孝顺子孙的事迹与古代“二十四孝图”结合起来,用栩栩如生的图片及文字记录的故事、传说来诠释孝的含义,成为可以直接解读的孝文化“教科书”。先后迎来以温州东方道德文化学会为主的120多人的旅游团到街头村考察孝文化。随后,每年周边县市来取经来感受孝文化熏陶的市民也络绎不绝,通过参观学习,老协同志们的讲解,使孝的德行潜移默化,教育人民、感化青少年,据统计,参观人数已达5万多人次。珊溪镇将建设一个“孝文化”场馆,利用珊溪现有旅游资源,把珊溪刘英纪念馆、“孝文化”场馆和珊溪飞云湖景区,以及农家乐相结合,打造一条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山水文化三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珊溪“孝文化”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县市乃至全省的品牌,走向全国。

标签:;  ;  

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家园_孝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