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横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二位原因,中国现有脑血管疾病600~700万人次,每年新发病200万人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康复干预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预防;康复;
1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目前,对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评估主要集中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体力活动过少等问题。其中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Lynch的研究证实77%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史。
1.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积极治疗和控制血压是降低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血压≥130∕80mmHg的患者,主要采取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如控制体重、从事体力劳动、适量饮酒、限制摄盐、多摄入水果和蔬菜及低脂肪制品;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药物控制血压。
1.2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患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己监测血糖,掌握降糖药的用法及不良反应,掌握饮食定量,合理调整运动量。
1.3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已经逐渐被人们肯定。血脂的控制是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措施。降低血脂可以通过低脂饮食、体育锻炼、降低体重及给予他汀类药物来实现。
1.4吸烟
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戒烟可降低脑卒中风险。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被动吸烟可增加脑卒中风险,建议脑卒中患者避免被动吸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积极实施上述预防措施,而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我们社区医护人员去实施优质的健康教育,以健康促进为目的,这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脑卒中社区康复干预内容
2.1运动干预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对降低过早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有明确的益处。体力活动的保护作用在部分程度上通过其降低血压、控制心血管病、糖尿病和控制体重等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介导的。运动行为干预必须个体化、提倡中强度有氧运动,并遵循有氧运动四原则,即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全面发展、持之以恒。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根据自身的情况及爱好,选择步行、慢跑、游泳、老年门球等活动;运动强度控制在以自觉有轻度的心跳、微汗为度;运动时间20~30min/次,待适应后再延长至1h,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2.2服药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疾病,一旦确诊须终身服药,方庆风调查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医从性的研究显示:按医嘱服药者占57.5%,另有一些患者虽坚持服药,但用药量总是不按医嘱。所以服药指导在预防措施中也是相当重要,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宣传指导,提高其服药医从性,如集中观看宣传录象、分发各种疾病知识的小册子等措施。
2.3饮食干预
饮食指导的目标就是稳定血压、血脂、血糖及控制体重,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控制体重,并以证实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所以,脑卒中高危人群应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谷类、低脂食品。
2.4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神志清醒者,包括原有意识障碍经过治疗恢复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有恐惧、绝望、烦燥焦虑、担心,总之出现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对未来的生活丧失了信心,甚至使其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多发生于急性期,也可发生于恢复期,甚至是脑卒中后数年。临床观察已证明,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不配合治疗,住院时间延长,影响肢体及语言的康复等,甚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3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社区康复的脑卒中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2.5并发症观察及预防干预
2.5.1褥疮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皮肤。
2.5.2泌尿系感染做好置引流管患者引流袋更换及膀胱冲洗,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2.5.3肺部感染及时吸痰,指导患者用力咳嗽及深呼吸,多饮水,定时叩背翻身,以防坠积性肺炎及感染发生。
3结语
脑卒中在我国是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绝对数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脑卒中后的功能训练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重点在患侧的恢复。治疗开始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我们将探讨综合康复疗法,为临床上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
[2]王介明.2006年美国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要点简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3):241-244.
[3]吴金爱.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4):97-98.
论文作者:王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脑卒中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脂论文; 危险论文; 因素论文; 血压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