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低效的理性分析与对策_道德素质论文

高校德育低效的理性分析与对策_道德素质论文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实效性论文,理性论文,过程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校德育过程及其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德育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既是意识运动过程、人的主体性生成过程,也是德育内容在运行中演变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导向和调控,从各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过程,又包括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及其自身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德育过程,是学校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学校德育的要求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遵循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学生现实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多种教育影响,促进学生自身思想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所谓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人们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德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1]“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的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2]德育的效果、效率、效益共同构成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就高校来说,其德育过程的实效性体现在德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这一关系上。它在本质上是德育过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属性,是指德育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诸教育要素的效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将高校德育过程纳入高校德育整体的视野中,分析其实效性低的成因,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对策,对于扭转德育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减少盲目性,切实贯彻“以德治国”的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

(一)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内部原因

1.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

(1)对高校德育定位的认识存在偏差。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过程。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在知识与道德之间、智慧与德性之间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界。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引导,人为地把德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使德育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应该指出的是,学校传递知识给学生,训练他们具有就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惟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做人的要义。高校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对德育的忽视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对高校德育过程内容与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聚焦当前的高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高校德育把道德仅仅理解为具体的目标或某个结局,往往制度化地误导人们把外在的规范当成内在的道德尊重,把道德手段化、工具化。这种“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塑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3]。在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的支配下,愈是强调道德,就愈构建不起来。

2.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

高校德育的整体价值取向,是指德育工作的追求目标和基本的价值选择,它直接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实施重心和实施方法,与德育的实效性息息相关。实效性低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主要为:

(1)德育过程的泛政治化倾向。首先,重政治教育轻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工作者习惯于以政治的尺度来衡量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培养与评价的问题,当做政治问题来解决。例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或者干脆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视为政治上进步的表现,将学校德育狭窄地理解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

(2)德育过程的功利化倾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德育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是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功利化倾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从而过分突出德育的外在功能——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这种关注点的偏离,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此外,这种功利化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忽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致使德育步入误区。

3.德育内容方面的原因

(1)内容过于理想化。道德既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同时又是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因此德育内容应注重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导人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又能使人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而在现实中,德育目标太高,就其本质而言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的逻辑形式,因为价值的先进性是通过价值的广泛性反衬出来的。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德育不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极可能走向反面。

(2)设计过于绝对化。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注重对集体利益的强调,忽视学生的个体利益和个性需求。这种将集体主义教育推向无视个体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极端,也必然违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促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教育次序混乱。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德育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甚至颠倒的现象,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从而违背了德育的基本规律,也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削弱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度。

(4)缺乏时代精神。德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理论的恒常性,即对过去发生的起码能自圆其说而不感到尴尬,对正在发生的能融合而不自相矛盾,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有预见而不是麻木迟钝。这种恒常不等于一成不变,而是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做到融入时代精神,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但在现实中,高校德育内容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观念更新,有的内容陈旧,而适应社会发展的某些新的道德观念又没有适时得到认可与张扬,致使高校德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真正的道德不仅包含着人们认可的对现实富有积极意义的道理,还包含对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做出审慎的决定。多年不变的德育内容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更不能引导未来的社会风尚。

4.实施方法方面的原因

(1)实施的智育化。即往往满足于一些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传递上。这种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而缺乏情感体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就缺乏了内化动力与调节;忽视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就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学生思想品德课分数居高而实际表现差的双重人格现象。

(2)实施的强制化。目前,高校德育的方法很多,但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任何人对社会道德都有双重关系:他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但这绝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崇尚并遵从既定的规范,而应是积极地做出自主性选择。否则,无视人的主体性,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识行为的限制与防范,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必然视受教育者为被动接受器。实践证明,强制性灌输,难见德育的实效。

(3)实施的形式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政治与道德知识,因而不断增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门数、时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发号召、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视角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引导。形式化的东西也许能见效一时,但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

(二)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外部原因

1.德育过程与环境发展不相适应

任何德育模式效用的最优发挥,都必然有其效用发挥的生态性要求,当德育生态发生变化之后,德育效果的取得,也只有藉于相应变化的德育模式。面对新的世纪,德育生态以其与改革开放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利益主体、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国际与国内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带来了思想观念传递的多质多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结构变换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育者信息传递方面权威保障的失落,教育对象利益的多元、思想观念的多样及其在信息获取方面主体性的增强,等等。“这种崭新的德育生态,已经改变了既有高校德育模式最优化发挥的主客观环境,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正在于传统德育模式没有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在新的德育生态环境中表现为功能钝化。”[4]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主要在于变化了的环境给既有的高校德育模式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增强了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是否也应当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道德的取向?是否存在超越市场经济价值的道德取向?哪些应当超越市场经济价值,哪些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价值”?对这些问题的纷争,“使教育者对许多重要的(不是一切的)社会行为难于做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导致“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立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实践上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5]。

2.德育作用力与环境影响力向度不一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目的性的,而德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培养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环境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影响是广泛的、多样的,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涉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广泛性、多样性是时时处处自发地产生的。而德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有组织地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系统进行的。德育对象不仅受到来自高校的德育教育,而且要受到多种社会力量的影响,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这些力量交互作用产生合力的结果。相对于主流道德要求而言,社会的各种进步因素、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等,都是居于主流和主导地位的道德向心力,都有利于促进人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而现实生活中各种消极的社会因素和负面典型,特别是各种腐朽思潮和腐败分子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都是道德离心力,都是产生非道德的酵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或削弱了前者的积极效应。社会环境中先进优良的一面会成为高校德育的积极力量,而落后和消极的一面往往成为极大的破坏力量。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加之社会力量监控不力,致使消极因素成为滋生反主流道德的土壤,进而干扰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增强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1.建立多层次、可持续性的目标导向

高校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这里所说的目的,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在思想品德的规范认知、心理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规范要求。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道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方向加以调节与控制。因此,高校德育过程是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1)把握方向。事实证明,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去占领。从心理学上说,思想意识也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优秀拔尖人才和大批合格人才,是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和首位职能,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而必须牢牢把握的办学方向。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四个统一”才能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所谓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四个统一”集中阐述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新的要求,其实质是正确处理智育与德育、理论与实践、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高校德育应切实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拓宽视野,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2)构建目标。目标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它的建立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道德状况,体现导向性和层次性的统一。目标构建要体现全面性与层次性。德育的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个方向。其层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第一层级是为社会之所需,主要培养遵纪守法,讲文明、有礼貌、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好公民,这是健康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基础文明,也是全体学生必须接受的、终生必须身体力行的;第二层级是为社会之所树,主要培养人格健全,职业道德高尚,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这是现代社会所要求树立的道德品质,也是全体大学生要逐步确立和不断提高的道德素质;第三层级是为社会之所倡,主要是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觉悟,努力创造新的生态文明和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先进分子,这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所倡导的,以保证共产主义方向的道德素质,也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三个层次,简而言之,就是“遵纪守法、崇尚道德、忠于理想”[6](P53)。

(3)立足长久。德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德育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目标完善性与层次性,还取决于德育本身的特点。首先,它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来安排,不能不顾年龄段的特点,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要按照德育内容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不能杂乱无章,不成系统。根据这两方面的要求,道德教育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德育不能性急于一时,因为“欲速则不达”。德育应当“操功于悠久”,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这样才能既服务于现实,又有利于未来。

2.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德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应付考试,赢得考分,成了专业课的陪衬。这完全违背了道德教育的规律。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特点是知行合一。只知不行,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也就不能称其为道德。因此,德育过程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不是一般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要把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由理性的认知变为对象的现实行为。它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德育对象要接受这些规范,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转化给对象的过程;二是德育对象把这些道德准则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所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和内化,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的。

教化和内化机制是德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德育无论是要辨是非还是明其理,教化和内化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没有内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目的和效果;而没有教化,德育对象就无法系统接受或者真正实现内化。德育过程中应注意教化与内化的辩证关系,改变过去只注重道德知识教育而忽略道德养成教育的现象。“学生的养成发展有三个层次:一是通过教育训练,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二是通过巩固、强化,使学生处于积极进步发展状态之中;三是学生在学习、培养、训练的积累中,使某些积极有益的倾向在意念上形成‘定势’,在行为上形成习惯。”[6](P51)

3.建立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

高校德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一方面,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教师所施加的影响,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丰富自身品德结构、提升自我品德水准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是主体,学生和德育内容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识、把握、作用的对象,是施教过程的客体,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但是,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在教育活动中,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激发,自身不断发生着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意志特征。在过去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在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学生是教师加工、塑造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客体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德育就出现了“强调灌输,忽视内化;喜欢顺从,讨厌独立;实施残酷纪律,抹杀以理服人”等等违背教育客观规律的现象[7]。实践证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具有参与道德活动的能力、经验、知识和自我意识,已经具备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高校德育的本质是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培养和造就学生的理想人格。这种转化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实现的,在这种对应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结成“主体—主体”的互动模式。它是以建立师生互动关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道德主体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和优化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克服了传统师生关系中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弊端,并将以巨大的力量推动高校德育的深化和发展。

建立互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一是可以使我们避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实际,将德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可以避免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格,把德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德育的目的重在引导并激发主体,使之能高度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完成德育的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忽视了“个体人”的道德尊严、人格尊严,必将使德育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

如此,德育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强调权力影响为注重非权力影响与人格渗透,变重视结果为重视过程。根据以往的德育经验和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主体道德教育模式更多地主张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渗透式和咨询式的教育方法,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社区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从中懂得如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德育过程的实效性。

4.德育过程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化

高校德育过程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如前所述,它不仅受到高校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高校外部环境的影响。能否协调内部的各种因素,能否保持与环境的相宜性与相互支持性,都关系到德育效果的实现。如果高校德育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学校其他几育的工作,就很难形成德育过程的合力作用;如果高校德育过程以自我为中心,采取封闭式的方法关起门来搞教育,就不可能与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脱离实际的德育很难抓住社会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势必会削弱德育的说服力。今天,我们面对开放的时代,高校德育必须打破原有狭隘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建立一种整体化的全方位的开放式的德育网络,使之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

首先,加强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高校德育过程要确保其持续效益,需要研究育人的生态环境,消除对立及不利影响,有效配置教育资源。一方面,保持与外在环境的相适应。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风气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化组合,保持三者的协调一致是德育发挥效应的外在条件。高校德育过程应注意到外在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渗透作用,及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加强无意识教育。另一方面,要保持内部环境的和谐,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全员育人,指学校全体工作人员——教师、干部和职工,共同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是指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来育人。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等都是育人的间接手段,所有这些,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只有这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德育过程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开放式的教育渗透。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突破了传统教育中的教室、校园乃至国界的束缚,教师在网络时代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已部分丧失,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信息,由此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的即时性、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真空和失控。高校德育过程一定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德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空趋向超时空。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因此,要增强德育过程的效果,必须寓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

总之,进入21世纪,对人才道德素质要求的高标准与大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的差距,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与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决定了高校德育诸多层面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焕发高校德育的生机,真正发挥德育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只有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焕发高校德育的内在生命力,才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出路。

标签:;  ;  ;  ;  ;  ;  ;  ;  

高校德育低效的理性分析与对策_道德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