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力量_哲学论文

哲学的力量_哲学论文

哲学的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力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在现实世界和现实活动中究竟有没有力量?这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人们已普遍认同: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也愈来愈认同:科技就是力量。力量是关于人或事物自身具有的功能、作用、价值、权威、能力、才干等的集合概念。在英文里,表示力量的词汇有:(1)Power,指能力、精力、权力、权限、势力;(2)Strength指力、力量、力气、 实力、强度、利润、趋势(力);(3)ability,指能力、才能、才干;(4)force,指力量、魄力、势力、威力、精力、气力、恒力、推动力、说服力、控制力、约束力、效力;等等。这些词汇表示在不同情形下和不同主体的力量,然而,作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其力量归根到底是来自文化精神的武装,来自哲学思想指导的,正像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安泰,离不开大地母亲的支持一样。众所周知,哲学自人类文明时代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种最具有智慧和精神价值的表征;由于它对人类文化创建的指导和践履,被誉为“文化中的文化”;由于哲学的地位和功能的重要,哲学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因哲学家的崇高人格与广阔智慧,使得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优秀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王”,哲学是国家的精神统治者。在现时代,哲学是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予以关注和指导的学问,教育人生获得意义与价值。

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核心,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哲学是有力量的,而且必须是有力量的,哲学的力量是最丰富和最广泛的文化精神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最集中的体现,是人类文化精神精髓所在。哲学作为自由精神和人类意义的价值体系,在人类解放的现实活动中,作用是非同凡响的。哲学是人类精神和世界的开创者和探险者;哲学是人类精神解放和文明勃发的闪电,是文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展开,是扩展、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连接在一起,使之相互沟通、互为证明;哲学是整合,将一切事物相和合,将现象界与本体界、形式与本质、因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辩证地连接起来;哲学是化育和成长,对世界未来事物缔造,对新生事物关注和培植,各门科学正是在哲学的化育中,得以发蒙、成长、独立、发展,从弱小到强大,而人类在哲学的化育下,不断地成长为巨人;哲学是观照、是实现,在精神世界里,哲学为人类构筑理想的世界蓝图,以此为引导,人类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哲学力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哲学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形态,它有自身适用的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哲学即不可发挥作用,哲学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变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形:

其一,在人类处于非理性的信仰时期,哲学被遮住了理性光辉,致使哲学失去了应有的力量。比如,在中世纪,基督教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遭受压抑,委身神学为其作注。这是因为,在这时期,不要探索真理,不要人们认识真实的世界,压抑科学和创新行为。无独有偶,在中国封建专制时代,有见地的哲学思想曾遭“坑”、“焚”之噩运,不得自由发展,只为其专制统治服务。哲学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导致千年的历史失色。而在现时代,人类创新和文化创造大发展,需要哲学发展并显示力量,哲学理性的光辉必将普照人间。

其二,人为地执掌虚幻的和形而上学僵化的哲学,或将哲学庸俗化,是导致哲学在现实活动中无能为力的根源之一。我们曾经历过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的时代,由此导致思想僵化,假大空充斥;1970年,也曾一度力求哲学大众化,让哲学走出哲学家的书斋与课堂,成为人们手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倡导“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可是,这场大众化哲学普及运动被庸俗化了,结果事与愿违。当我们走出了形而上学的僵化,以务实精神、实事求是哲学原则为指导,以美的规律建造世界,收获的是哲学思想硕果。

其三,哲学所具有的解释、论证和批判功能,不能同时被发挥或共用之时,哲学亦是无能为力的。凡是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人,都知道对经典考证和注释比较发达,在那时,论证功能发挥较多,批判功能被扼制住了,使哲学得不到发展,在现实中往往又有某种虚假、卑恭、顺从各种表状。相反,在文革中,哲学成为斗争哲学,批判功能发挥过度,使之在现实活动中无能为力。只有当哲学的解释、论证和批判功能得以全力发挥时,哲学才可能是真正有力量的。

其四,当哲学不能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任何落后于时代的哲学,便即刻是无能为力的。既不能有精神凝聚力和思想感召力,又失去指导生活的意义,便不能对我们实践活动有较大价值和正向作用。因此,哲学应当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创新而不断地得到发展。

其五,当哲学家不能以自己的人格、言行和思想取信于人民时,哲学成为某些人手中的玩物,或成为“哲学家”作交易的筹码之时,哲学则是难以立足的,并且是人为地失利的。有人指出,当今的知识分子“痞子化”情形严重,正是文化滥殇的时期,而这其中有些人正是以搞哲学为幌子的,显然也导致了哲学的滥殇。此情此景,令人触目惊心,应及时加以制止和扭转。

其六,当有人以只言片语充当哲学时,是对哲学的盗名,这种“哲学”是无力的。因为,哲学不是概念和概念的拼合,哲学是由一系列的思想范畴和原理构成的逻辑体系。否则既缺乏思想性、逻辑性和内在的精神力量,又不可能对现实实践活动有正向的指导意义。因为真正的哲学创造并非易事,正像哲学家的出现并不像雨后春笋一样,哲学研究和创新的成果,必须经过艰辛的哲学实践努力方可获得,而真正的哲学才有力量。

哲学如何有力量并显现出自己的力量?这与对哲学的定位和解释有较多关联。黑格尔把哲学的作用和力量显示定在对事实的反思,即所谓雅典娜的猫头鹰到了黄昏才起飞,于是哲学就是反思。在现时代,这种定位和解释已远远不够了。现代人类实践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大大提高,表现了我们的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哲学既要在人类活动之前给予思想指导,又要在活动过程中予以调控,于是,哲学是实践的、主体性的、预见性的、价值性的、文化的、目的手段的(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反思的等等。由此蓬勃出现了诸如,实践哲学、主体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和人的哲学等各种新兴哲学,而这正是哲学发展和力量获得并显现的表征。

由此可见,哲学的力量及其显现,首先来自哲学自身发展,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人类文化创造的指路明灯,成为人生发展和获得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良师益友。首先,哲学必将面向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的旗帜、成为创新、改造和进步的引导者。创建富有感召力的精神理论、思想理念,形成我们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其次,哲学必须走向生活实践,在动态的活动中,建造有序的、合理的新世界。对建设高度的现代人类文明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即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哲学对这一过程把握方向并加以调控,不可偏废,更不可只讲物质文明,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再次,哲学必须关注人生发展及其价值与意义,成为人的存在、存在方式及其环境建设和做人的学问。第四,哲学必定将人与人的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主题和根基,对处理这种关系寻找和建构新的理论和方法,真正使人类的思维摆脱形而上学的抽象性和僵化,走向具体的全面的和整体的思维。与此同时,人类获得更加深刻的自我认识,更有效的全面发展。第五,哲学在汲取和概括各门科学成果和思想精髓基础上,使自身得到新的发展,又给予各门科学以更广阔更有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的巨大创新,定会推进科学技术发展,达到更加辉煌灿烂的成就。最后,哲学在跨世纪的发展中,必然努力建构文化创造和文明进步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和哲学形态,为人类的新的世纪到来之际,提供积极建造和生活实践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使中国在新的世纪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哲学的力量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