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功与快速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误区--关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高考论文

快速成功与快速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误区--关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高考论文

急功近利:推进素质教育亟待走出的误区——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状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急功近利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语文教学论文,误区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已喊了多年,然而只要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去看看,就会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笔者并非危言耸听: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语文教育放弃了对学生全面的能力培养,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中而无力自拔——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其任务是准备考试。具体表现:

误区之一:教学时间的定量失控。这在农村县级中学尤为普遍。高中三年实际讲授教材的时间仅为四个半学期。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上完高中全部课程,后半学期复习对付会考,最后一学期则是高考题型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考得分能力”,考试获高分。高中三年700课时,培养这种“能力”至少占了四分之一。教学时间压缩, 教师只好赶进度,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司空见惯。这种情况在初级中学也比较普遍。其结果是教师心力交瘁,学生苦不堪言。

误区之二:以准备考试为教学目的,以高考手段代替教学手段。具体而言,高考怎么考便怎么教,高考考什么便学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花大量时间去研究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向,再根据试题的知识分布点、能力测试点以及各类题型,将其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训练;还要研究应试对策,研讨各种“破题技巧”。为有“备”无患,往往是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各种考过或未考过的题型,务求专门化、系列化,然后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进行“强化”。单元过关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摸底考,模拟考,无不以高考试题为模式,标准化,大容量,高难度。总之,一切措施、办法都以高考为出发点,一切都为了高考得高分。

误区之三:以知识的灌输和题型训练,代替语文能力的培养。考什么便教什么。高考只重局部性的读懂与信息筛选,重一个个“知识点”的考查,因而瞄准高考的课文教学,便是将有血有肉的文章,变成一个个“知识考点”的载体,被肢解得皮是皮,骨是骨,只得局部不见整体,只重视了知识,却忽略了对文章韵味、内涵的分析鉴赏和整体感知。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灌”,学生冥思苦想地练。平时各科层层加码,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看课外读物已成奢望。而课内所读,高中三年130篇课文,基本篇目仅80篇。由于高考“不据本”, 教材只作为一些教师训练“应试能力”的例子,觉得可能考的就教,不可能考的就不教,或是划出有关“考点”,以备考试。走进课堂,“不闻琅琅读书声,但见习题如海洋”。学生读的书,本已少得可怜,但就这少得可怜的内容也没能“熟读精思”,能有多少语言材料积累呢?“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语文能力从何而来?

作文训练,重形式,轻内容,其要求和目的,完全服从于高考的标准和需要。或一个大作文,或一大一小,或两个三百字的“大”作文,务求训练合“格”,务求“短平快”。本已十分紧张疲劳的学生,又加上生活的枯燥和单调,心无所思,情无所感,于是便出现了千篇一律、无病呻吟、内容苍白的“应试八股”。至于练什么或不练什么,全凭教者对高考动向的主观臆测。不考就不练的押题现象很普遍。练则练矣,唯独没有把它当作“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1〕的能力来培养。

误区之四:只顾少数高考“希望之星”。为对付高考,平时无论改作业、作文,还是个别辅导,教师只得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觉得无希望者只好割爱不管。于是,成绩好的埋头为分数拼命,而对于多数平平者,自感希望渺茫,整日忧心忡忡,从而形成了不健康的脆弱的心理。

以上种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结果是顾了眼前,失了长远。被扭曲了的语文教学,其培养的“能力”自然是畸形的。社会上评价一些高中生是“除了会答卷子,其余什么都不会”,这虽有过激之处,但却反映了这种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能力比较差。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普遍存在。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高中毕业了,大学毕业了,“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2〕, “搞贸易的不会写商品说明书,不会写广告词;当干部的不会写公文;搞科技的写不出实验报告,设计说明;当医护人员写不好病历,写不好值班报告……这样的青年比比皆是”。〔3 〕农村的学生则普遍写不好应用文。学生离开学校,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才能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适应社会的要求。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却是将学生封闭在狭小的应试误区里,使其所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造成社会效益低下。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针对上述状况,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敏锐地指出:“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功课中历来居首位”,“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4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有的老师(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只着眼于应付高考”,“想尽方法提高学生的所谓应考得分能力”,“我非常不愿意说,可是事实正是这样”〔5〕。1987年3月,张志公先生撰文指出语文教育“始终未把实用作为教育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考试不在于用”〔6〕。然而,多年已过去,教育家们一再指出的弊端, “非常不愿意说”的事实,却一直在不断地被重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怎样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笔者认为应从下列三个方面改革。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应该看到,上述状况的形成,有一些原因是由国情因素造成的。学生能力的测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均未建立科学、完善的体系,再因行政的过多干预,都从客观上促使教师、学生走捷径,不顾一切地提高“应试得分能力”。虽然,会考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高考分数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价值,但实际上,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情形并无多大改变。于学生,高考是其前途命运的转折点,分数之重要自不待言;对于教师,则有合格率、上线率、优秀率、升学率等行政考核手段,将分数与调资晋级紧密联系在一起,谁敢掉以轻心?有人戏称:在教改舞台上,语文教师是在“戴着沉重的脚镣跳舞”,这实在是一个极形象的比喻。社会上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上级部门考核某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实际上是以“上线人数多不多”“考得好不好”“升学率高不高”作为标准的,将一些不属于学校制定和实施的社会选择功能,强加到学校的培养功能之上,并以此代替学校的培养目标。考得高分,便是好学生,便是好老师,便是好学校。既然行政考核和社会评价的标准就只依据一卷分数,那么,教师、学生急功近利拼命抓分,而忽视考分上无法体现出来的实用性极强的听、说、创造思维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忽视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培养,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等语文科应该承担的培养内容,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普通中学为什么始终未能从应试能力训练的“经院式”教育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及学生能力测试体系,是一项亟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第二是改革高考试题,消除高考试题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导向作用。有高考就必有追求,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中学教学的终极考试,高考的题型、考试形式在无形中左右着中学语文教学,这也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而高考试卷中大量采用无视汉语丰富性的所谓的“标准化”试题,实在是误人不浅!尽管有人认为这类题“题量大,覆盖面广,便于机器阅读,评分公正客观,省时省财省力”,但笔者认为,不顾学科特点,在语文试卷中大量采用此类试题,是“省了钱财,误了人才”,其负面效应远远大于其利。

偶然性大,测试信度低,这是该类题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笔者曾将两套高考题第一卷给小学一年级孩子勾划,对率竟超过20%!我们知道,判断题的偶然性是50%,选择题是25%,而且一些题目还可通过“反猜法”“排谬法”“比较法”等破题技巧推出未知答案。偶然性大,答对与答错,当然难以“客观”地反映出考生的能力水平,造成测试效果的虚伪性。同时这类试题严重窒息学生创造性思维,弱化了语言表达能力,助长了“高分低能”的形成。为适应高考这种主要题型,教材练习、教参资料以及一些课外读物也纷纷向“标准化”看齐,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标准化”。教师、学生满足于从几个“迷惑点”中选一个“标准”答案,以简单的勾划,代替鞭辟入里的阐述和切中肯綮的论理,以结果的选择代替过程的思维,从而形成投机心理,不愿“把功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7〕, 不愿去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停滞和退化。当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无答案选择的信息载体,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寻求答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结果时,其能力缺陷就暴露出来了。每年高考阅卷,现代文阅读的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往往最低,便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由于这类题片面追求大题量,大覆盖面,教学中的对策则是以“多多许”对付考点的“少少许”。考题越出越琐碎,题海则越来越宽,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大运动量、大面积的强化训练。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禁止滥印复习资料,为何越禁越滥,越禁越多?原因就在这:教师要“杂取百家”,学生求学心急,它有一个需求的热市场!可以这么说,在高考的“大棒”指挥下谈素质教育实在如同隔着厚靴搔痒。

第三,要推进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还必须有本可依,必须加速教材的改革和建设。现行统编教材,集知识传授、文选阅读、写作指导于一身,内容十余年一副面孔,尤其在听、说、写的材料处置上,缺乏系统性。“无本可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全面系统的能力培养。在这方面,国外的教材编写可资借鉴。

韩国国语教材,将说话方法的指导列为各种语文能力培养的首位。他们认为“人类的语言生活是以‘说’与‘听’的有声语言的表达理解机制出发的”,“在日常生活中,‘听’占40%,‘说’占35 %”〔8〕。并在教材中特设《话法指导》专项内容。朝鲜则在教材中加上了《说话和语言礼节》《国语小组活动和演讲》等实用性极强的内容,以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作文重内容写法的一般指导,讲求实用,求其速效,并注意了从较高层次上开发学生敏锐的智力反应。日本在1994年实施的新大纲中,将“听”“说”和“读写”并列,使口语与书面语并列,并专设了口语训练及口语指导的内容,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国语的知识和技能”〔9〕。文部省向全国推荐的光村国语教材, 写作课文、说话课文及读书指导占了20%以上〔10〕,且各年级的说话训练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方法。由于“有纲可循,有本可依”,促进了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相形之下,我们的现行统编教材,在这些方面显然是亟待改进的。

注释:

〔1〕〔5〕《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杜草甬编,河南教育出版社。

〔2〕张志公《语文教学需要有突破性的改革》, 《语文学习》1991年10期。

〔3〕张志公《对当前中学语文教改的意见》, 《语文学习》1994年1期。

〔4〕《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67—69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6〕张志公《当前语文教改需要着重探讨的几个问题》, 《语文学习》1987年3期。

〔7〕吴伯箫《致范守纲》,《语文学习》1990年2期。

〔8〕请参阅《国语教学法》,崔昌烈著, 李杏保《重视全面提高素质的朝鲜国语教育》,《语文学习》1990年2期。

〔9〕请参阅赵北柯《日本中学国语科新教学大纲评介》, 《语文学习》1995年2期。

〔10〕请参阅《实用语文教学词典》P358—361, “日本中学国语教材”等条目。天津教育出版社。

标签:;  ;  ;  

快速成功与快速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误区--关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