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人民医院儿科;甘肃清水741400)
【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儿科临床治疗特殊用药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重点刨析其医疗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150例患儿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液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结果:微量注射泵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用药剂量准确,安全可靠。结论:微量注射泵在儿科特殊用药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微量注射泵正确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儿科 特殊用药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将少量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医疗仪器,它弥补了普通静脉注射治疗的不足。采用维持给药的方法,在儿科喘憋型肺炎、心衰等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既能保持药物以匀速的速度在所需的时间内滴入,又符合儿科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剂量小、速度慢的特点,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清水县医院儿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应用微量泵治疗患儿150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平均年龄6个月—2岁,均为喘憋型肺炎,其中单纯喘憋80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70例,均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除常规抗生素治疗外,均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安茶缄、酚妥拉明、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1.2操作方法
使用微量注射泵1台,50ml注射器1套,延长管1根,将药液抽入50ml注射器用输液延长管接好,排净气泡,把注射器放入针管夹内,按医嘱调整泵入速度,接入静脉通道,按开始键推入药物并观察输液情况。
2、存在的隐患
2.1针头堵塞
普通输液方式下,由于患儿易哭闹、好动,输液过程中因综合性因素会发生钟头阻塞情况,而微量注射泵因其自身特点,更易发生钟头阻塞情况。由于微量注射泵延长管有一定的弹性,容量大,针头堵塞后,微量泵继续输送药液,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而积聚在延长管内,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微量泵才报警,长时间针头阻塞,药液无法输入患儿体内,会贻误治疗时机,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2.2输液外渗情况
在使用微量泵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时,由于微量注射泵报警系统不会自动报警,不能及时提醒护理人员和家属,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消除隐患。如果不能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发生严重的后果。,
2.3静脉回血
在使用微量泵输液的过程中,静脉回血与泵速过慢,、延长管过长或折叠扭曲,双通管道同时注射等因素有关,微量泵给药时,一般进行留置针穿刺,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也高。
2.4附件不配套
微量注射泵输注的液体量少,灵敏度高,附件不配套常常会影响到微量泵的灵敏度和正常使用。如一次性注射器大小不适,会出现针管夹固定不牢,导致针管滑脱或药液较多而仪器就开始报警,另外,如果使用的延长管过软,静脉通路阻塞,但微量泵因不敏感而未能报警,以致影响药物的泵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药物计量的单位与计算方法不统一
目前临床常用计量单位有ug(kg.min)与ug(kg.h)两种,但如果将药液合理配置,及时方便的调整药物的浓度,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些计算方法复且易出错,不便于药物剂量的调整,易造成计量不准,不适宜抢救治疗的要求[2]。
2.6微量泵的管理不完善、不规范
连续长时间使用的微量注射泵输液,没有进行定时检修、维护保养和调试,在使用时易出现机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延误治疗时机。另外,使用过程中及用后未及时清洁仪器,微量泵的推进器和电源插头粘附有药液、其他液体及尘埃,易影响药物的泵入速度,并引起漏电的现象,引发安全事故。
3护理对策
3.1做好心理护理
微量泵是一种新型医疗仪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而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是新事物,需要一个认知过程,不象传统的输液方式已被患者及家属普遍认同,不需做过多的沟通与解释工作。因此在使用微量泵注射时需要护理人员事前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介绍泵使用的目的、功能、优点、发生报警的原因及注意事项,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需要注射的时间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王,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同,消除恐惧心理,这样才能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3.2,操作规范化,
护理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微量泵操作流程,准确掌握所需药物与微量泵所需参数的换算速率设置,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质、剂量、用途,懂得出现故障的紧急处置。泵入前排空注射器、延长管内的空气,防止出现空气栓塞,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24小时更换注射器、延长管1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当机立断,应对自如,做到临危不惧,忙而不乱,沉着冷静,防止因操作不当出现医疗事故。
3.3建立单独的静脉通路
用微量泵输液时应单独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静脉通路上输入其他药液,导致输液速度、压力受到影响或因推药等其他操作影响药物持续泵入,使药液浓度忽高忽低,血药浓度受到影响,药效也受到影响,引起病情变化,出现不良后果。
3.4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
小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导致病情隐匿多变,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并且小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描述感受及症状,故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勤巡视、勤观察、勤护理,同时叮嘱家属也要高度注意患儿病情,协助配合护理人员共同做好患儿护理工作,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使用过程中注意检查是否渗漏或脱管,当泵报警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做出相应处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当班医师紧急处置,不得延误。
3.5正确处理静脉回血
泵注过程中出现静脉回血时,不能简单地将回血推入体内,因泵用药的浓度一般较大,直接推如体内可造成用药过量、过速,导致不良后果,处理回血时,应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筒接在针头上,如回血量大,已进入延长管内。除按上述处理外,还需更换延长管。
4、讨论
小儿病情特殊多变,患者治疗时使用多种血药活性药物及平喘药,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限制了液体的入量,减轻了心脏的负担,避免过量输液造心肺负荷过重,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安全系数和有效浓度,同时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减轻了护理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正女 安全使用微量泵的护理体会[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44(2).143
论文作者:王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微量论文; 药物论文; 药液论文; 静脉论文; 儿科论文; 注射器论文; 浓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