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解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社会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02)02-0009-04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经济市场化和经济成分多元化构成了社会转型的 基本内容。经济生活的变化一方面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 又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和冲击,利益格局的调整和诸多因素的碰撞引发了一 系列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21世纪中国 社会发展所处的新的境遇,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化解转型期的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的社会 生态系统,对实现中国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入手的,这条改革之路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的, 实践证明对改革切入点的定位是正确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制转型、一元所有制结构向多元所有制结构转型,这种转型必然对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和 一元所有制结构的政治体制产生强烈冲击。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 革的需要,便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从1982年开始先后四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并推 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获得 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及其要求而言,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这种滞 后性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社会管理局部失控、政府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依 法行政不力、权力经济化现象突出、行政人员腐败之风严重等诸多方面,它在很大程度 上制约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 是很不完善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这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性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 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
第一,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定位,进一步理顺行政关系。如何定位政府职能是政治体 制改革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一次的政府机构改革报告指出,政府过去管了许多 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把这一点引申一下就是,政府在过去没有管许多它应 该管、也管得了和管得好的事情,这说明过去在政府职能方面存在错位问题。深化政治 体制改革,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合理定位,理顺纵向 与横向关系,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条”与“块”的权益,合理定位政府与企业、人 大、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决策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 事务管理职能,逐步弱化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职能,取消政府对企业行使的微观管 理和经营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离,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企业的自 主权,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防止政府行政中的权力经济化和权钱交易。同时,政府要提 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为平等的竞争与公平合理的分配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精减机构,提高办事效率。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是政府机构改 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职能严重交叉的部门多,部 门内部职能严重交叉的机构多,从而导致管理混乱,人浮于事;人员结构极不合理,领 导职数过多,机关自我服务的辅助人员少,行使政府管理社会职能的业务人员多,懂业 务、善管理的干部少。因此,要取消职能重合的部门与机构,归并和整合职能交叉的部 门与机构,按照高效原则,精减多余人员,去除不必要的干部职数。同时,部门与部门 之间、部门内部各机构之间的职责权划分要明确,行政主体之间的职责权划分也要明确 。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也为消灭吃饭财政创造了条件。
第三,任用竞争与升降奖惩相结合,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要改革 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干部任用机制, 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公开、民主、竞争等特点,打破单一的干部委任制,建立一 个由任期制、选任制、考任制、聘用合同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干部任用模式。要从动 态角度对干部岗位进行流动管理,从而保证居岗者能够真正适合自己所在的岗位。首先 ,要坚决改变过去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状况,根据工作实绩,使能者上,庸者下。其次 ,要任用和重视那些德才兼备、忠于职守的人,将背离职守的人清除出干部队伍,使优 者留,劣者去。再次,要建立有效的干部政绩状况反馈机制,使有功者受奖,有过者受 罚。
第四,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腐化。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任务,也是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只有建立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才能使 权力正确地发挥作用,从而从体制上消除产生腐败的条件。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逐渐推进干部民主选举进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同时大力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加大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力度,使人大真正具有对干部的任免权。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 国战略,严格依法行政,将政治体制改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纪检机关的权 威和执行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切实做到从严治党。再次, 实行政务财产公开制度,对权力实行社会监督。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置于广 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 使民主权利;另一方面有利于群众实施监督,防止与克服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以 权谋私。为了让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廉政状况,要将其收入及家庭财产状况在一定范围 内向群众公布,使之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非正当性经济收 入,为非法收入的曝光和查处创造条件。
二
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个目 标,可以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 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 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起点的差异、行业的差异、地域的差异、主体能力的差异、政策 导向的影响和体制转换的影响等,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 重的问题。贫富差距表现为个体差距、群体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等。 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很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就可能危及社会稳定 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调节和缩小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的性质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强化 社会凝聚力和稳定度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立足党的宗旨,把满足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继续深入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积 极调节利益分配机制,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限制不合理的利益,打击非法利益。
第一,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归根到底 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奠定坚实 的物质基础。同时,必须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否则,生产 力的发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第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实现不同利益群体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要 合理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分配的相对公平化,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 趋向合理。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鼓励勤劳致富,取缔非法收入,坚决惩处以非法手段 谋取利益的行为;要调节过高收入,完善税制,控制财富的过度积聚;要控制行业间的 收入差距,取消垄断性行业的经营特权,以公平的市场竞争来调节行业收入,使行业间 的利益分配趋向合理。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通过实行最低工资 保证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保证失业职工、离退休职工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 的基本生活。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措施,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缓解社会矛盾,有助于社会稳定。
第四,加强宏观调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特 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贫富差距很大,这种差距如果不加控制,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因此,必须在国家的宏观 调控下,依靠市场机制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施西部发展战略正是为了实现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西部地区实行优惠的开发政策, 引导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互补性经济技术合作,西部经济必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使社会经济获得 了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据统计,我国经济从1979年到1997年平均年增长 率为9.8%,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8.9万亿元,经济实力居 世界第七位。但在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状况却日趋恶化,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日 益彰显。就环境危机而言,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 源污染等;就资源危机而言,主要表现为基础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可耕地面积锐减等,这些都会对生态 系统平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的战略选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伟大工程。为此,必须确立科学理念, 克服经验主义和短期行为,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一,确立科学理念,以人道主义态度善待自然。自然界不是人与之抗争的对象,而 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和家园。因此,作为自然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人应珍惜和保护自身 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友善和谐的关系。要不断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 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因为对人类而言,地球只有一个。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利用资源。在对资源的现实利用和未来 利用的关系上,要做到二者兼顾,体现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 利益之间的有机统一,避免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的现时的发展,克服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 倾向。在对资源的局部利用和整体利用的关系上,要立足整体,把握局部,使局部利益 服从整体利益,克服本位主义倾向。
第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科学的方式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我国经济的粗放 经营方式使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要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发展从粗放 式资源开发模式向集约式资源开发模式转换,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的能源,优化生 态环境,从而把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推进体制创新,以规范化的管理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通过体制创新, 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探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四
经济发展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但经济发展又是借助人的活动实现的,因此,经 济发展状况与人口状况之间就具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状况之间的矛 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口数量过多,近50年间增加人口超过当今欧洲10个德 国的人口,经济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现在新增国民收入中约有25% 以上用于新增人口,这必然影响积累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还带来了就业、住 房、交通、社会保障、能源、环保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随着本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总人 口增长高峰期、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和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期的到来,中国将面临更 为严重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环境压力和老年人抚养问题的压力。其二是人口的整体 质量有待提高,因为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口的整体质量, 同时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水平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加之科教 发展极不平衡,国民整体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面对 挑战,从战略的高度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状况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大力 提高人口的质量,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一,综合治理,实施多种途径相结合的人口控制模式,保证人口的低增长率。首先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强化社会物质生活基础,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预期水平和人口 生产的成本。当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状况有力证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与之相应的人 口生产成本是与人口增长率成反比的。因此,要把控制人口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结合起来。特别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改变传统的手工耕作方式,推动农业 生产的现代化和乡村城镇化,以提高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对人口生产质量的要求,提升人 口生产的成本,降低人口增长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人口控制的总体目标,因为 农村人口问题是制约这个目标的关键因素。其次,要将人口控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将 人口控制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再次,要批判封建主义的生 育观和男尊女卑思想,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和现代生育观,扫除人口生产主体的思想障碍 。要把观念更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根除“养儿防老”心理赖以存在的现实 土壤。
第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塑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 要求的经济主体。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这有赖于 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塑造现代化的经济主体和劳动大军。为此,必须加大国家对 科教事业的投入力度,克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要大力加强和推进九年义务制 教育,坚决克服基础教育产业化的倾向,消灭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现象;要改革现行的 教育体制,推行素质教育,同时要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在全社会培育一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科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加强全民道德教育,把对经济主体的知性塑造与德性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塑造 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心的经济主体,在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 的道德含量。唯有如此,经济主体知性力量的运用才会受善的道德理念的制约和引导, 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中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及经济 发展与人自身发展的统一,从而为消灭假冒伪劣产品奠定精神基础,因为只有具备健全 的德性,产品的塑造者才会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情和责任心倾注到产品中去。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矛盾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不 断化解这些矛盾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的实现正是寓于这个 过程之中的。
收稿日期:200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