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正海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正海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人民医院 青海海南 811799)

【摘要】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NX)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昏迷、中毒及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纳洛酮;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20-02

1.纳洛酮的药理作用

盐酸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存吗啡的 N-位甲基以烯丙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相反,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与 β-内啡肽的亲和力,能竞争性的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的的结合,实现其药效。其脂溶性高,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肽类的2~3倍。能竞争性拮抗应急状态下产生大量的p-内啡肽,临床上对治疗窒息、休克、急性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成为急救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如休克、昏迷、中毒等均可出现β-内啡肽释放量增加,因盐酸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的拮抗剂,从而可产生广泛的临床反应。

毒理:单剂量静脉给药,大鼠和小鼠的LD50分别为150mg/kg、109mg/kg;单剂量皮下给药,新生大鼠LD50为260mg/kg。给小鼠和大鼠人用剂量的50倍,本品进行生育试验表明未对生育能力有损害作用。

2.药代动力学

静脉和气管内给药时,通常在1~2分钟内起效,肌肉和皮下注射给药5~10分钟见效,口服效果差。作用持续时间取决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肌肉注射作用时间长于静脉注射。但是否需要反复给药取决于所拮抗的阿片类物质的给药剂量、类型和途径。

非肠道给药时,本品在体内快速分布并迅速透过胎盘。与血浆蛋白结合,但发生率低。纳洛酮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还可与其他成分结合。

本品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纳洛酮-3-葡萄糖醛酸化合物为主要代谢产物。在一项研究中药物在成人体内的血清半衰期为30至81分钟(平均为64±12分钟),新生儿平均血清半衰期为3.1±0.5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后约25%~40%的药物以代谢物形式在6小时内通过尿液排出,24小时排出50%左右,72小时排出60%~70%。

3.不良反应

患者使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偶见:低血压、高血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呼吸困难、肺水肿和心脏停博等。报道其后遗症有死亡、昏迷和脑病,术后患者使用本品过量可能逆转痛觉缺失并引起患者激动。逆转阿片抑制、阿片类依赖。

4.纳洛酮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4.1 休克

休克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中β-内啡肽大量释放,可高出正常数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纳洛酮可阻断 p-内啡肽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增强儿茶酚胺效应,而且可拮抗β-内啡肽介导的休克,剂量每次0.1~0.3mg/kg,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血压迅速回升,抗凝、降低血粘稠度,抗自由基损伤,提高动脉压及增加组织灌注,预防代谢性酸中毒,从而有利于纠正休克。

4.2 新生儿窒息

分娩过程使新生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使脑垂体前叶大量释放β-内啡肽,而致呼吸抑制,以及肺泡换气不足。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病之一,重症者可因缺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出血、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纳洛酮可通过血脑屏障与脑内阿片受体结合,拮抗β-内啡肽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早期应用可缩短窒息时间、改善呼吸、循环及脑代谢。

4.3 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β-内啡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经用纳洛酮治疗后,不仅缓解了脑水肿、昏迷、偏瘫等症状,还改善了呼吸循环功能。

4.4 用于中毒

(1)镇静催眠药中毒。是指由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非阿片类镇静催眠药所致中毒。尤其昏迷时,肌体处于应激状态,脑内β-内啡肽(β-EP)释放量增加,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除了先进行洗胃外,静脉注射纳洛酮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断内啡肽的抑制作用,解除中毒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和昏迷状态,使中毒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防止休克发生。

(2)吗啡类药物中毒。

(3)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体内胆碱脂酶活性降低,致游离的乙酰胆碱大量聚积,使胆碱能神经元先兴奋后抑制,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是呼吸衰竭,血浆中β-内啡肽的量达正常量的5~10倍,抑制呼吸,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阻断了β-内啡肽对呼吸的抑制,加速了二氧化碳的排出,纠正高碳酸血症。另外,纳洛酮还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呼吸加快,肺通气量增加,预防肺水肿:同时可兴奋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滤过增多,有利毒物排出。

(4)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伴有β-EP释放增加引起中枢抑制,加重了脑缺氧,纳洛酮通过拮抗以上作用而促醒,且可以抑制某些一氧化碳中毒后白质脱髓鞘和小脑蒲氏细胞变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应用综合治疗的同时,直接静注纳洛酮0.4~0.8mg,可使休克病人转危为安,促进清醒。其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可重复使用。

4.5 纳洛酮激发试验

用来诊断怀疑阿片耐受或急性阿片过量。

4.6 用于感染

(1)感染性脑水肿,颅内感染时对合并脑水肿时患者急性期血浆和脑脊髓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有相关性,纳洛酮迅速透过血脑屏障有效地拮抗β-内啡肽,同时在催眠、降低病死率,减少神经系统损害症状。(2)肺炎合并心衰。

4.7 用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纳洛酮在使β-内啡肽分泌减少的同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其介导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均减少、胃粘液分泌增加,从而在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始动环节发生作用并有效地防止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5.注意事项

pH值改变(如酸中毒)可影响纳洛酮通过血脑屏障,需加大给药剂量:易诱发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断症状,故此类患者应慎用;心功能障碍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参考文献】

[1]黄小红,吴佳滨.纳洛酮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01.

[2]刘欣.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09,第4卷,第5期.

[3]陈晓香.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07:15.

[4]韩珍.盐酸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10(4):249-250.

[5]赵祥文.纳洛酮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1999,08:15.

[6]魏进举,王立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中纳洛酮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9:25.

论文作者:李正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正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