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体育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游戏器材、体育游戏热身、体育游戏过程是体育游戏教学的三大元素。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二度开发体育游戏器材、趣化创新体育热身、实化体育游戏过程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优化教学
体育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特别喜欢体育运动,但是,有一些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造成这一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灌输与体育技能的传授。在《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应当将游戏活动和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一、二度开发,化单一为多元——丰富体育游戏器材
现在,一些学校虽然有丰富的体育器材,但是这一些器材基本是体育训练常规器材,体育游戏器材相对来说比较少。体育游戏器材的单一化不利于学生产生体育游戏兴趣。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二度开发的策略对体育游戏器材进行丰富,让单一的游戏器材多元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1.赋予常用体育器材“游戏”元素
学校的常用体育器材是很丰富的,很多常用体育器材通过赋予“游戏”元素进行二度开发,就能够使之成为体育游戏器材。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游戏,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接力棒”可以进行这样的游戏化使用。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进行游戏式接力赛。在赛程的起点和终点每隔8米放置一个标志物,一共放5个。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先拿着插有小红旗的接力棒围绕标志物进行蛇形跑,跑到终点以后把接力棒传给第二个人,以每组首先跑完的为胜。又如, 可以利用篮球为游戏器材进行“打靶子”的游戏,在操场上画两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在圆的中心放一个篮球筐,把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每人拿一个篮球围绕圆的周长进行跑步运球,在跑步运球的过程中学生听到教师发出“投篮”的命令以后立定向篮球筐投篮,每组投中数多的为胜。
还有很多常用体育器材都可以通过注重游戏元素的形式,使之成为体育游戏器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体育游戏内容进行灵活改编与设计。
2.利用生活废品自制体育游戏器材
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对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品进行体育游戏器材的自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自制体育游戏器材的过程中,这样,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就能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废报纸制作成一个简易的“纸球”,学生可以利用“纸球”进行抛接球游戏、踢球游戏、夹在双腿之间进行跳跃游戏,也可以把“纸球”充当成“高尔夫球”或“保龄球”进行相关的游戏。
实践证明,通过“变废为宝”的策略能够让学生的体育游戏更具有创新性。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的废品都可以制作成体育游戏器材,这一些自制化的体育游戏器材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游戏器材二度开发的形式还有很多,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不仅要自己进行体育游戏器材的开发,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器材的开发中去。
二、大胆创新,化枯燥为生动——趣化体育游戏热身
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之前,进行体育游戏热身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体育游戏热身能够让学生的心肺器官和神经系统都能进入运动状态,防止因突然剧烈运动而导致的眩晕、抽搐等不适。传统的体验热身运动大多是慢跑或是做集体操,长年累月反复使用,学生会觉得非常枯燥。教师要善于对体育游戏热身运动在适当改编的基础上进行趣味化设计,这样,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他们对体育游戏的兴奋性也会有所提高。
1.适当改编,让游戏热身凸显趣味性
在初中体育游戏教学中,在设计“体育热身”时,首先要考虑热身内容的丰富多彩,要凸显出趣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准备,从而有效地引导初中生以一种积极的运动热情参与到热身运动中来。
例如,可以把原本单一化的跑步热身改为“慢走——快走——慢跑”的形式,把呆板的徒手操练习改为简单优美的健美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竞赛性和游戏性的规则,这样,就能够把单一化的热身运动变得丰富多彩,能够让初中生感觉到新鲜味,这样,自然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热身运动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情境,让游戏热身凸显互动性
在“体育热身”的组织形式上,为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要改变传统热身运动中教师为主的状态,要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凸显互动性,这样,才能让初中生主动参与到热身运动中来。
例如,在开展“弯道跑游戏”之前,可以设计“圆圈接力”这一游戏作为热身运动。
具体内容如下:
(1)准备: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10m的圆圈。
(2)方法:全班同学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接力圆圈跑,每组第一人首先站在起跑线上做好准备,等听到口令后迅速开跑,然后沿顺时针绕圈跑一圈再次回到起跑线与第二名同学开始接力,只有跑步者的手触碰到接力者的手才算完成交接,接着由接力者继续游戏,直至每组的最后一人跑到终点游戏结束,最后一人率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3)规则:
①跑步时不能踩踏圆圈线,也不能跑入圈内。
②不能没有拍手就抢跑,否则重跑。
③接跑者不能过早站到起跑线上,以免影响对方跑者。
这样的游戏热身学生都感到十分新奇,而且都认真遵守规则,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不仅起到了热身的作用,而且增进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生为本,化被动为主动——实化体育游戏过程
学生是进行体育游戏的主体,因此,教学中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仅要培养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以生为本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实化体育游戏过程。
1.借助游戏情境,调动体育学习热情
在初中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体育教学内容为初中生创设体育游戏情境,从而凸显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以一种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游戏中来。
例如,“50米短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掌握“50米短跑”的姿势,可以给他们创设“丢绳跑”的游戏情境,在这个游戏情境中,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进行慢跑,这样,通过游戏情境能够把“50米跑”这样的体育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整合以后,体育学习内容就趣味化了,从而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
2.借助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基本技能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技能技巧教学中同样适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快速掌握动作要领,这同样也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游戏,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则来引导学生学习动作技巧,进而形成动作定型。
例如,在学习篮球“传球”技巧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将学生按照每组8人的方式进行分组,8名学生围成一个直径为8m的圆圈,然后从中抽出2人站在圈内。围圈的6名学生随机向队友传球,而中间2名学生则负责截球,如果传球过程中出现某位同学没有接住球或是球被截住,则到中间替换下1名截球的同学,以此类推。这个游戏其实就是在练习传球,而且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了。教师在外围观察学生们的传球情况,并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家的传球技巧和准确度都在游戏中有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我国拥有非常广泛的民间体育游戏基础,比较常见的民间体育游戏有跳皮筋、跳竹竿、打纸牌、跳房子、踢毽子,还有挤人、夹包、打球以及跳绳等,这些简单的游戏开展起来不需要过多的场地,也不需要过于复杂的道具,对于幼儿来说,规则和技能要求也不会很高,对于幼儿的行、跑、跳、踢、投、掷以及平衡能力、躲闪能力等方面都是针对大肌肉群的有效锻炼,在翻绳、挑棍、抓石子、打拐等游戏中,能够有效促进他们手指等小肌肉群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手眼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能力。在这些体育游戏中,学生可以以集体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形式可以多变。民间体育游戏的丰富多样化,为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增加更多神奇的色彩,拓展更为广阔的游戏天地。
3.利用体育游戏结课,提升体育学习情感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结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体育游戏结课同时是一个进行体育学习整理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让他们的紧绷的神经恢复平静,以便于更好地进入下节课的学习。利用体育游戏结课能够提升体育学习情感,这一环节设计的体育游戏要相对幽默、放松一些,最好能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播放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音乐,最好还能带一点舞蹈动作,如“兔子舞”等。在轻快的音乐中,学生可以随意起舞,身心也能快速放松下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设计结束整理游戏,如“体育器材快速归位”的游戏,同学们在开心的氛围中快速完成了器材还原游戏。该游戏不仅包含了人文因素,还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为整个体育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之,将游戏引入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初中体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各阶段的学习要点,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有较强的设计、编排、组织游戏的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同学们都喜欢的教学游戏,进而达到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晓明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
[2]马福宝 基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35)。
[3]冯秀玲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6,(22)。
论文作者:王善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体育游戏论文; 游戏论文; 体育论文; 器材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