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1]2004年在《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及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社会的进步总是以环境的重大损失为代价的,特别是18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掳夺式开发造成的严重后果,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和桎梏。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匮乏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及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方案研究对控制和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提供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意义重大。根据拉萨市大气环境功能分区和大气环境目标,依据拉萨市区的气象、污染物排放等因素,计算出拉萨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并依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中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拉萨市区各划分功能区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由于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拉萨市大气污染现状和其它城市的不同之处。SO2、NO2的大气环境容量较大,能够满足拉萨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要求,TSP超标现象较为严重。而TSP超标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而是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的。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物质中的TSP进行研究,并具体提出了控制方案和措施。为了确保拉萨市大气环境质量在规定期限内达到功能区划分所要求的标准,我们应该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总量,调控排放布局和方式。一个基本合格的
孟玉川[2]2005年在《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文中认为从“九五”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客观需要。为了更合理地制定拉萨市总量控制目标和控制战略,使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拉萨市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的落实,为“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本次开展了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本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中,容量测算污染因子确定为SO2、PM10 和NO2 等叁项,容量测算基准年定为2002 年。拉萨市各郊县均未设置常规监测点位,且未进行功能区划分工作,本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范围为拉萨市,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为今后拉萨市进一步进行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打下基础。本文在收集拉萨市现有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经分析可知,拉萨市大气环境污染以自然界的尘为主,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所以本文设专章进行了颗粒物源解析。本文对拉萨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污染源、气象条件及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对目前常用的容量测算模型进行了比较,结合拉萨市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A-P 值法为目前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适
张金燕[3]2006年在《西藏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环境污染事件的相继出现,已引起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诸多的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原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致使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为未雨绸缪,切实保护好西藏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的环境,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做到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统一,本文结合“一江四河”流域内其他规划,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工作。文中所指的“一江四河”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年楚河、拉萨河、雅砻河、尼洋河四条主要支流。本文在调查流域环境概况、大气污染源现状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对流域各控制区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工作,并计算各控制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筛选出大气污染的主要控制因子,分析论证其污染来源,最后从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自然环境污染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并规划了重点配套工程。本文取得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成果、环境容量计算成果、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规划的重点配套工程等,可直接作为“一江四河”流域研究的基础资料,对流域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罗旭[4]2005年在《拉萨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大气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当前,对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用方法。虽然有完整的理论方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进行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总面积为523km~2。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在拉萨市重点开展了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其核心就是实行污染总量控制。大气环境总量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拉萨市污染主要来源有3个:工业污染源是水泥厂;交通污染源是汽车尾气;生活污染源是煤炭等燃料。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等方法,对拉萨市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比例法进行了污染预测,通过环境空气容量分析计算,优化分配到源,提出需要削减的污染物量,利用总量控制区排放总量限值计算公式(A-P值法),计算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值,最终完成整个地区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工作。具体结果如下:该区域可容许的污染物排放量:SO_2的大气环境容量值为5433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159t/a,二类区占有量为5274t/a;NO_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7350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318t/a,二类区占有量为7032t/a;TSP的大气环境容量为18211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634t/a,二类区占有量为17577t/a。再根据A-P值法,计算出拉萨市的大气环境负荷容量:(1)SO_2的大气现状负荷量为191.8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15.8t/a,二类区占有量176t/a。剩余环境容量为5241.2t/a,其中一类区143.2t/a,二类区5098t/a,环境容量较大,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2)NO_2的大气环境现状负荷量为2412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211t/a,二类区占有量为2201t/a。剩余环境容量为4938t/a,其
殷彤[5]2003年在《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及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社会的进步总是以环境的重大损失为代价的,特别是18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掳夺式开发造成的严重后果,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和桎梏。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匮乏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作为大气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和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提供了依据,意义重大。拉萨市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其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其特殊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省会城市中只有拉萨市尚未完成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功能区划分不明确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选取拉萨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目前环境规划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查,对拉萨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拉萨市区大气污染现状及趋势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合理的“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明确了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并通过进行拉萨市区环境空气容量分析计算和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及归类解析,论证了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的可达性;进一步应用协调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和生态理论等环境规划基础理论,提出了拉萨市区环境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本文针对拉萨市区大气环境现状及发展规划要求,将拉萨市区按照不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要求划分为各类不同的功能区。成果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切实有效地保护拉萨市区大气环境和进一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进行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6]2005年在《2004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文中认为综述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制度是以量化的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环境建设和管理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城考”的
佚名[7]2014年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文中指出成府发[2014]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2月14日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
参考文献:
[1]. 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及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方案研究[D]. 胡波. 四川大学. 2004
[2]. 拉萨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D]. 孟玉川. 四川大学. 2005
[3]. 西藏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张金燕. 四川大学. 2006
[4]. 拉萨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研究[D]. 罗旭. 四川大学. 2005
[5]. 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及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研究[D]. 殷彤. 四川大学. 2003
[6]. 2004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N].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境报. 2005
[7].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J]. 佚名. 成都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4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总量控制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空气污染论文; 时政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