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对称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解题
1.1 正反同义结构
1959年朱德熙先生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说“差一点”》一文。在这篇只有一千多字的文章里,朱先生很敏锐地观察到以下现象:A类,肯定式“差一点打破了”和否定式“差一点没打破”意思都是否定的,都是说没打破;而B类,肯定式“差一点及格了”和否定式“差一点没及格”意思却不一样,肯定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就一般情况来说,A类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而B类都是人们希望实现的事情。这篇选题独特、观察细微的短文引起不小的反响,一直到现在仍是语法学界常谈常新的话题。吕叔湘(1980)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差点儿”条在揭示这类句式的语义色彩方面有所推进,指出依据希望或不希望等不同情况,“差点儿”与“差点儿没”或表示庆幸或表示惋惜。吕叔湘(1985)用否定的模糊化解释某些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相同的现象,并举出若干组这类正反格式:
好容易=好不容易|好不热闹=好热闹
差点儿没/不=差点儿|就差没=就差
难免不=难免
小心=小心别
怀疑……不=怀疑
除非……才=除非……不
没……以前=……以前
这些为数不少的正反格式提醒我们,在对“差一点”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之外,还应该对这一类格式进行系统考察,看看其内部成员有什么共性与特性,促使这类现象产生的动因与机制是什么,本文试图在朱先生、吕先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上述问题。
有人将上述正反格式称为“悖义结构”(马黎明,2000),本文则将它们统称为正反同义结构,用VP代表受上述词语修饰的谓词性成分。为了避免重复繁琐,仅就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正反格式进行讨论:
(甲)(i)VP~没VP
(ii)难免VP~难免不VP
(iii)VP之前~没VP之前
(iv)X之外~除了X之外(X代表体词或谓词性成分)
(乙)(V)好容易VP~好不容易VP:好容易找到他~好不容易找到他
(Vi)好VP~好不VP:大家聊得好痛快~大家聊得好不痛快
一般认为,上举各肯定式与其相应的否定式意思基本相同,可以互换。但是,两种表义完全相同的格式存在于共时平面是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它们之间至少在话语-语用上一定有某种差别。以往的研究主要在这两种格式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其中有些研究者的观察相当细密,但是关于为什么表示不如意的“VP”跟“没VP”语义不对称,特别是对否定式产生的动因较少论及。我们认为,探明否定式产生的原因,正确说明其来源,才能从源头上说明肯定式与否定式语义和使用上的差别,而且还能丰富我们对于汉语句法创新手段的认识。本文拟用同义叠加与构式整合统一解释(甲)组四类格式中否定式的来源,至于(乙)组的两种格式,其起因与(甲)组毫不相干,笔者已另文讨论(注:题目为《“好容易”与“好不容易”》,将刊于《历史语言学研究》第3辑。)。
1.2 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
所谓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是在两个意义基本相同的概念之间发生的,意义相同的两个概念叠加后,通过删减其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相同成分)的方法,整合为一个新的结构式。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是发生在不同层面、前后相续的两个过程:概念叠加是意义层面的一种概念操作,发生在前;构式整合是语法层面的一种并合,出现在后。叠加现象的产生是基于词或概念的同一性,这种创新现象,既发生在构词层面,也发生在句法层面。
2.构词层面的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
构词层面的叠合指两个同义词(多为双音节)或短语的叠加以及叠加后整合为词,可以分为聚合层次和组合层次的两类。
2.1 同义词的叠加和词形的整合
说话人从心理词库中提取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通过成分删减后整合为一个新的词项。这是聚合层次的叠加与整合,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a.两词同义,后一语素相同,省略前词相同语素,省缩为三音词:AB+CB→ACB
早先+以先→早以先
瞎混+胡混→瞎胡混
现今+如今→现如今
眼前+面前→眼面前
眼下+目下→眼目下
b.两词同义,前一语素相同,省略后词相同语素,省缩为三音词:AB+AC→ABC
自己+自个儿→自己个儿
一块儿+一堆儿→一块堆儿
家伙+家什→家伙事儿(器具;用具。“什”音变为去声)
c.两词同义,省缩为三音词:AB+CD→ACD
回头+待会儿→回待会儿
2.2 相邻的两个同义或近义概念的叠加与词形的整合
跟2.1情况不同,此类概念叠加和形式整合涉及的是具有组合关系的两个同义或近义概念。例如:
a.果然+不出所料→果不然
副词“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也说“果不然”或“果不其然”(“果不其然”是“果不然”的增字四字格)。今以为“果不然”是“果然”与“不出所料”这两个同义概念叠加后整合而成的,不同于格式中有否定词“不”的“X不X”三字格如“动不动、时不时、偏不偏”等(注:吕叔湘(1985)246页说:“‘不’插在重叠的词或重叠式的词中间,没有否定作用:时不时、动不动、这河水平常不大,偏不偏那几天涨水了,浪像野牛一样翻滚。”笔者认为这里的“时不时、动不动、偏不偏”跟同义叠合词不同,“动不动”是“动”和“不动”的并列,“偏不偏”是“偏偏”受“X不X”三字格的影响类推出来的。“时不时”虽然用同义词“时时”与“不时”的叠加整合解释也说得通,但更有可能跟“偏不偏”一样,是受“X不X”三字格影响类推出来的。)。
“果然”可兼用于表示主观预测和客观规律的场合,而“不出所料”仅用于主观预测的场合,二者语义同中有异。从表达方式来看,“果然”从正面说,“不出所料”从反面说,在说话和文章中为了加强肯定语气,经常将“果然”与“不出所料”一正一反连用,例如:
(1)老爷听罢,暗暗点头道:“看此道不是作恶之人,果然不出所料。”(《七侠五义》二十一回)
(2)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孽海花》十回)
(3)未曾出榜之前,早决他们是一定要发达的,果然不出所料:足见文章有价,名下无虚。(《官场现形记》一回)
经常性地连用,使这两个表达式浑然一体,从而整合为“果不然”这种新的构式。例如:
(4)狄希陈道:“我说你没有好话,果不然!……”(《醒世姻缘传》五十八回)
(5)徐良……料着韩天锦必跑,东方明必追,要从树下一过,就可以结果他的性命。果不然,先把韩天锦让将过去,他在树上叫声:“大哥别追了。”东方明不知是计,猛一抬头朝树上看,徐良二指尖一点,嗖的一声,正中咽喉,东方明噗咚一声摔倒在地。(《小五义》一百八十二回)
“果不然”中间插进一个“其”就成为四音节副词“果不其然”,“然”义为“那样”,有指示性,“其”为指示词,“其然”连用也是一种叠加强调(口语中也有把“果不其然”省略为“果不其”的说法)。“果不其然”清代白话小说已见,如:
(6)狄员外道:“我说这两个不是好人,果不其然!”(《醒世姻缘传》三十四回)叠合式“果不然、果不其然”都是对“果然”语义和语气的加强。
b.难道+不成—-→难不成
反诘副词“难不成”的产生跟“莫不成”有关。疑问副词“莫”宋代有了反诘用法,例如:
(7)汝内淫父妾,奸污弟妻,行如禽兽,这事莫也是咱教汝么?(《五代史平话2唐上》)
“不成”大约在北宋由表示评议的否定副词演变为反诘副词,出现在反问句句首,例如(注:关于“不成”的发展过程及用例参考了杨永龙(2000)。):
(8)如出行忌太白之类,太自在西,不可西行,有人在东方居,不成都不得西行?(《二程集》216页)
(9)归去休,归去休,不成人总要封侯?(辛弃疾《鹧鸪天》词)
反诘副词“莫”与“不成”叠加连用作“莫不成”,从宋至清文献中皆有用例:
(10)上问:“莫扰否?”奏云:“才扰莫不成?”(宋·徐元杰《进进日记》)
(11)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西游记》二十七回)
(12)我看看他去,看他见了我傻不傻。莫不成今儿还装傻么?(《红楼梦》九十七回)
到了明代,反诘副词“不成”被“难道”取代,其后“莫不成”也渐被“难不成”替代:
难道+不成→难不成。
“难不成”的早期用例见于清末:
(13)我这么一个人,难不成就这样冷冷清清守着孙三儿胡拢一辈子吗?(《孽海花》三十一回)
(14)老残笑道:“难不成比唐僧取经还难吗?”(《老残游记》二十回)
“难道”和“不成”虽然并无比邻而用的例子,但它们是比邻而用的“莫不成”的替代形式,在整合过程中又省略了一个音节“道”,可看作特殊的组合关系。
2.3 三音节叠合词的成因
构词层面的叠加现象大多发生在口语中那些高频使用的同义常用词之间,叠合而成的三音词多是通行在某些方言中的口语词,这说明口语和高频使用是叠合词产生的土壤。上举发生叠加的各对同义词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构词语素,为避重复求简约,自然要删减其中重复的语素,这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汉语的韵律特点是双音节为标准音步,三音节为超音步,符合这种韵律节奏的结构就和谐稳定,多音节的名词往往省缩为双音节或三音节就是这个道理(如“北大、清华、社科院、中科院”),上述叠合词变为三音节,也有韵律规则在起作用。这些口语词在句中多充当副词,多半都可以停顿,整合为三音节的超音步比较和谐自然,容易固化为一个词。
3.句法层面的同义叠加与构式整合
同义叠加不仅存在于构词层面,同样也存在于句法层面。所谓句法层面的叠加,是指两个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叠加后整合成新的构式。为叙述方便,下文仍把不带否定词“不”或“没”的句式称为肯定式,带“不”或“没”的称作否定式。
3.1 VP~没VP
摔一跟头(没摔)没摔一跟头(没摔)
险些掉到沟里(没掉) 险些没掉到沟里(没掉)
几乎晕倒(没晕倒)
几乎没晕倒(没晕倒)
上面几例均属朱先生划分的A类,即都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左右两边的句式一边为肯定式,一边为否定式,当否定式用于说话人不希望发生或实现的事情时,它跟肯定式一样,都表示事情没有发生(否定)。为什么上述截然相反的两个句式的语义却相同呢?这是很多人都困惑不解的问题。中国人虽然会用,对其中的理据却不甚了了。笔者受“瞎胡混、果不然、难不成”这类构词层面的同义概念叠加紧缩现象启发,认为“没VP"这类句式的生成同样可以用同义概念的叠加与构式整合来解释。
副词“”(也作“差一点”)、“险些”、“几乎”的词义相近(以下举“”以赅“险些、几乎”),一经它们修饰,VP所表述的事态就被否定,故朱德熙先生称“差一点”“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如果以VP的实现作为线轴的终点,以X代表事物所处的位置或状态:
————X→VP
那么,“VP”所表示的X跟VP之间的语义关系是:
a)X接近到达VP b)X还没有到达VP
与这两层意思相对应的句式是:
a’)VP b’)没VP
这里的语义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衍推(entailment):“VP”衍推出“没VP”,“没VP”是“VP”的衍推义。所谓衍推义,“是一种纯逻辑推导义,它是句子固有的、稳定不变的意义成分”(沈家煊,1999:65)。“没VP”是“VP”固有的意义,但不是表意重点,在句法平面没有得到表现。句子平面凸显的是a’的意思,“”是焦点。当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加强语义强度、突显主观情态等),就有意识地把这层蕴含的语义明示到句法平面上来,从而整合为否定式“没VP”。这种新整合而成的句式从表层看并没有违背汉语语法的规则,因此被看作一个合格的句式(详见4.1)。由于a’、b’这两个句式的核心语义相同:表示事件没有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同义叠加来增强语义和感情色彩——同义叠加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用增量来加强语义强度的语法手段。否定式产生的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VP+没VP-(+没)VP→没VP
通常说“没摔倒”跟“摔倒”语义相同,都表示否定(没摔倒),这是从基本意义说的。如果否定式跟肯定句没有任何区别,它就违反了语言表达的足量原则,成了一个语义羡余句,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实是,整合前的肯定式“VP”主要用来描述一种事态,一般不涉及说话人对这种事态的态度或看法,因此语句传递的主要是一种客观性的命题意义;而整合后的“没VP”则不仅描述真实世界中的一种事态,而且也表达出说话人对该事态的态度或看法,语句中同时传递出一种主观性的评价意义。也就是说,这两种构式在话语—语用功能上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之别。例如“上山时我摔一跟头”,这句话带有陈述事实的客观性,而“上山时我没摔一跟头”则是渲染事态的严重性,表达自己后怕的情感,有较强的主观性。进一步说,语言形式的主观性/客观性又跟信息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语言形式的主观性越强,其信息量越大,反之亦然。举例来说,有辆公交车出事故了,某甲说“我上那辆车”,某乙说“我没上那辆车”,显然,某乙的话比某甲的话表达的语义更丰富:既为上那辆车感到后怕,又为没上那辆车感到庆幸。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要表达主观评判的情感色彩时倾向于选择否定式,这恰好可以用来解释上述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的语用动因。(注:在现代北京话中,“没VP”如果是个“把”字句,如“没把我累死”,则常常可以省去“”而仅说“没把我累死”。这种现象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已有反映,陈刚(1985)举出如下几例:
没把姑娘急疯了呢!(《红》43回)
好太太,你别说我了,没把个妹妹急疯了呢?(《儿》35回)
我的菩萨!没把我唬(吓)煞了!(《儿》10回)
在语感上,这种省略式的感情色彩反而显得更浓,语气也显得更加夸张。)
任鹰(2007)有对“来晚了”句的语义分析,跟本文的观点有相通之处,现照录于下:
在“来晚了”中,“”是对“来晚了”的修饰与限定,说明“来晚了”虽然处于临界状态,可终究还是没有出现的状况;“没来晚了”则是两个意象在说话人头脑中的映现,“”是对一种状况几近出现的印象,“没来晚”则是事情的结果,说话人把头脑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反映了整个事件。(428页)
任文所说“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跟本文所说同义概念的叠加看法相近。但是任文说这“两个意象”的“组合”(即否定句)才“反映了整个事件”,还值得斟酌。因为肯定式“来晚了”本身就蕴含着这两种意象(差一点来晚;终究没来晚),只不过否定式凸显在句子表层,肯定式蕴含在句子深层。采用概念叠加的方式(即任文所说意象的组合),就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而把肯定式蕴含的语义(意象)凸显在句子表层。整合后的新句式(否定式)仍然包含两重意思或者说意象,只不过重心移到了后者(终究没来晚),也正因为这种变化,才带来了语义色彩的变化——由客观陈述到庆幸事态未发生。
3.2 难免VP~难免不VP
“难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谓语(战争中死人的事很难免),是个形容词。它最常见的用法是在动词前作状语:
难免出问题(要出问题)难免不出问题(要出问题)
难免犯错误(会犯错误)
难免不犯错误(会犯错误)
肯定式和否定式语义相同,都表示肯定的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否定式是正反两个表达式叠加后整合而成的。当我们说“难免出问题”时,潜意识里就存在着“要想不出问题很难”的意念。而且,通常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于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进行,从正面想想,又从反面想想;在说明问题时,为了周到或强调起见,往往也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表达。这类例子在日常口语中司空见惯,例如:
你可得加把劲,要不就考不上大学了。
开车注意安全,别出事故。
快点儿走,否则该迟到了。
人的潜意识的作用和正反并行的思维惯式是产生否定式“难免不VP”的认知上的原因:
这样做难免出问题(正说)+这样做不出问题很难(反说)→这样做难免不出问题
一个人难免犯错误(正说)+一个人不犯错误很难(反说)→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
虽然“难免VP”跟“难免不VP”都表示肯定的意义,但二者的语义侧重点是有差别的:肯定式从正面强调出现某种情况难以避免,否定式从反面强调不出现某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在肯定式中,“难免”的“免”意思很实,不可缺少;而在否定式“难免不出问题”中,“免”的意义虚化,“难免”的意义相当于“难(难以/难于)”。
吕叔湘(1985)在附记中列举了8例跟否定义词语的使用有关的病句,从本文的观点看来,这些病句正是人们头脑中两种意念的表达方式相叠加组合的产物。下面仅举其中4例说明其产生的缘由。(注:另4例病句也能作如是分析,这4例是:
为了避免今后工作中不发生错误……。
谁也不能否认这些戏没有教育意义吧?
他怀疑甚至最严密的防御能否防止一切轰炸机不飞进来。
史蒂文森一面又抵赖美国对柬埔寨没有进行侵略或怀有侵略意图。)
病句(1):以免在教学工作上少受一些影响。
说话人想说“以免在教学工作上受影响”,但他潜意识里的意念是:要使教学工作少受影响。当他说前面的话时,受潜意识的干扰,思维发生了瞬间的断裂,使另一意念浮现出来与上句话发生连接,两种意念的叠加,就生成了病句(1):
以免在教学工作上受影响+使教学工作少受影响—→以免在教学工作上少受影响。
病句(2):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
说话人想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他的潜意识里存在另一意念:不要使学生思想发生混乱。当他说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潜意识的干扰,使思维发生了瞬间的断裂,浮现出来的潜在意念与前面的话叠加在一起,就生成了病句(2):
避免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不要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避免不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
病句(3):总不免有个别地方会拒绝不执行。
说话人想说“总不免有个别地方会拒绝执行”,他潜意识里的意念是:总有个别地方会不执行。当他说前面的话时,脑中浮现出另一意念,使思维发生瞬间的断裂,潜在的意念跟原来的话叠加在一起,就生成了病句(3):
总不免有个别地方会拒绝执行+总有个别地方会不执行—→总不免有个别地方会拒绝不执行。
病句(4):美国国务院被迫发表声明,抵赖美国政府并不知情。说话人本想说“美国国务院抵赖美国政府知情”,他潜在的意念是:美国政府谎称他们并不知情。当他说到半截时,潜在的意念冒出来,跟原话叠加,产生了病句(4):
抵赖美国政府知情+(潜在意念)美国政府谎称他们并不知情—→抵赖美国政府并不知情。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类病句的产生,都是说话者头脑中一正一反两种意念相叠加造成的。从句法和语义的层面来说,一个句式除了其表层显现的外在语义外还可能有蕴含义(“抵赖美国政府知情”就蕴含着“美国政府谎称他们不知情”这层意思);反过来说,正反两个不同的句式能够表达基本相同的语义,在语用动机的驱使下,蕴含义明示到句子表层就会发生概念叠加现象。这些就是产生概念叠加的认知和句法语义基础。语言实践中这类病句的产生对本文的观点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外,上面的分析也让人想到,“难免不VP”最初也应该是不合乎逻辑的“病句”,只是由于句式简短,使用频率高,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生了成分虚化,因而习非成是地合法化了。
3.3 VP之前~没VP之前
“VP之前”与“没VP之前”是表示时间的短语,使用频率较高,一般认为二者在表达时间概念上大致相同,可以互换,例如:
(i)在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在没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
但是像下面的例子否定式就不能成立:
(ii)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没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
与(ii)相反,下面的例子一般用否定式,如果用肯定式反而显得有些别扭:
(iii)*在想好之前不表态。在没想好之前不表态。
这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要从否定式的产生说起。
任何动作或状态在时间线轴上都可以大体分为没有实现和已经实现两个阶段,如果以VP作定位的时点,那么在VP之前,是没有实现,即“没VP”;在VP之后是已实现,即“已VP”:
“没VP”表示事情所处的状态,如“没毕业”表示某人处于毕业尚未实现的状态;“VP之前”表示在时点VP以前的时段,如“毕业之前”表示在毕业实现之前的一个时段。一个主要表示状态,一个表示时段,而这两个范畴在时间的线轴上具有同一性:某种状态总是处于某一时段之中。没毕业这种状态一定处在毕业这一时点之前,没结婚这一状态一定处于结婚这个时点之前。正是这种同一性,使得“没VP”可以跟“VP之前’”进行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整合之后的新构式“没VP之前”则兼表状态和时段:
没VP(状态)+VP之前(时段)→没VP之前(状态+时段)
没毕业我不会结婚+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没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
客人没来不能开饭+客人来之前不能开饭→客人没来之前不能开饭
前面说过,两种表义完全相同的格式同时存在于共时平面是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因此“VP之前”与“没VP之前”的使用一定有某种差异。
“VP之前”表示客观的时间概念:它既可以(a)表示接近VP发生或实现的一个时点,例如“吃饭之前先洗手、睡觉之前吃了一片安眠药”,也可以(b)表示以基点为原点向反方向延伸的一个较长的时段,例如“参加工作之前我一直在学校读书”、“身体康复之前不要上班”。总之,“VP之前”的核心功能是表示时间。换言之,表示时间要用肯定式“VP之前”。
否定式“没VP之前”后接肯定式时,兼表状态和时间,如“他没毕业之前就结了婚、客人没来之前就开饭了”。不过,“没VP之前”虽然兼表VP没有实现的状态和时段,但其焦点在“没VP”,主要表示状态、情况,这可以从“没VP之前”≈没VP得到印证(不管其后接肯定式还是否定式):
他没毕业之前就结了婚≈他没毕业就结了婚没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没毕业我不会结婚
客人没来之前就开饭了≈客人没来就开饭了客人没来之前不能开饭≈客人没来不能开饭
而且,当“没VP之前”后接否定式时,它所表示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不VP”,强调的是VP实现的条件。如“没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强调只有毕业了才能结婚)”、“客人没来之前不能开饭(强调只有客人来了才能开饭)”。综上,否定式(即叠加式)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强调状态、情况或条件。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肯定式与否定式用法上的区别就在于:强调时间用肯定式,强调状态和条件用否定式。根据这一规律性的概括,可以回答上面所举三例为什么有的肯定、否定两式都可以成立,有的却只有一种句式成立,另一种不能成立。
(i)在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在没毕业之前我不会结婚。
这两句都可以成立,因为前者强调的是时间(用肯定式),后者强调的是情况、状况(用否定式)。另两例违背了上述规律,因而不能成立:
(ii)*没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
此句指明打电话的时间,表时间应该用肯定式。
(iii)*在想好之前不表态。
此句要表明的是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没想好)不能表态,而不是在什么时点或时段不能表态,表状态应该用否定式。
3.4 除了X~除了X之外
与以上各节的解释一样,“除了X之外”源自“除了X”和“X之外”的叠加与整合(X可为NP或VP):除了X+X之外→除了X之外。
“除了X”的例子元曲已见,明代更为普遍,如:
(15)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除了此百事不知。(《窦娥冤》二折[牧羊关])
(16)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西游记》七回)
在明代白话小说中,“X之外”、“除了X之外”与“除了X”三式并存,以下是“X之外”早期的例子:
(17)贫僧虽则募化,一饱之外,别无所需,出家人要此首饰何用?(《喻世明言》二十九卷)
(18)此身之外,别无报答。(《警世通言》二十一卷)
(19)我家当之外还有些本钱,又没第二个兄弟分受,尽够你夫妻受用。(《警世通言》三十一卷)
(20)话说宋时汴京有一个人姓郭名信,父亲是内诸司官,家事殷富,止生得他一个,甚是娇养溺爱,从小不教他出外边来的,只在家中读些点名的书。读书之外,毫厘世务也不要他经涉。(《二刻拍案惊奇》二十三卷》)
“X之外”跟“除了X”核心语义一样,区别是焦点不同。“除了X”语义重点在前,强调刨除、减去某人或物(包括事物);“X之外”语义重点在后,强调在某范围之外。“除(了)X之外”涵盖了此二式的语义,是一个强调式:
(21)况此童除饮酒之外,并无失德。(《警世通言》十五卷)
(22)冯相道:“岂非除此色身之外,别有身那?”金光洞主道:“色身之外,元有前身。今日相公到此,相公的色身又是前身了。若非身外有身,相公前日何以离此?今日怎得到此?”(《拍案惊奇》二十八卷)
末例问话者说“除此色身之外”,答话者说“色身之外”,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后者只是客观地指明在某范围之外,不像前者那样具有强调限定某一范围的作用。
比“除了”更早的形式是“除”、“除却”,它们既能单用,也有叠加式“除X(之)外”、“除却X外”,仅各举一二例于下,以为佐证:
(23)房内除四人外,更无客僧及沙弥俗客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24)除此之外,何者是心?(《祖堂集》卷五)
(25)除却慵馋外,其余尽不知。(白居易《残酌晚餐》诗)
4.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不对称的解释
肯定与否定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一般来说肯定式与否定式所表达的语义是相反的,呈两相对称的整齐关系,而本文所涉及的否定式却与其相应的肯定式语义相同,不相对称。上面的论述只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回答了否定式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否定式跟肯定式在语义上不对称。
4.1 没VP
这一节我们既要回答为什么表示不希望、不如意的“VP”跟“没VP”不对称,同时也要回答为什么表示希望、如意的“VP”跟“没VP”相对称。
按照通常的结构分析,否定式“没VP”的表层结构应该是“+没VP”,这符合汉语两层副词作修饰语的常规结构层次句法规则,在句法平面上是个合格的句式,如同“老是+没来”、“特别+不好”,是一种常式(下称原型句)。但是,根据本文上面对否定式来源的说明,叠合成的否定式的结构实际上却是“没+VP”,这跟汉语两层副词作修饰语的常规结构层次不同,是一种异构式(下称叠合句):
+没VP(原型句、常式)没+VP(叠合句、异构式)
具体来说,在原型句“+没VP”中,有两层修饰关系,第一层“”修饰“没VP”,第二层“没”修饰VP。可是在叠合句中,否定词“没”并不是在第二层次单独修饰VP,而是在第一层次上跟“”叠加在一起共同修饰VP。也就是说,叠合式发生了不改变表层形式(没VP)的结构变化,是对原型句的重新分析。相对于原型句来说,叠合式是一种同形异构式,这种异常的结构式必然带来异常的语义(语义异指)——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相同。这就是否定式“没VP”跟肯定式“VP”不相对称的原因所在。
当“”用于希望实现的事情时,肯定式“VP”表示没有实现(“考上”是没考上),否定式表示实现了(“没考上”是考上了),呈对称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用于希望的事情时,使用的是原型句“+没VP”,“没考上”就是“”修饰“没考上”,没有发生句法异位,也就不存在语义异指,所以其肯定式与否定式一表否定一表肯定,两相对应。
综上所述,根据VP是否为主体所希望实现的事情,由“”构成的肯定式和否定式形成了如下或不对称或对称的局面:
希望的事情(考上大学) 不希望的事情(摔倒)
+VP否定(没考上,惋惜、遗憾)否定(没摔倒,后怕、庆幸)
+没VP 肯定(考上了,后怕、庆幸)
没+VP否定(没摔倒,强调后怕、庆幸)
说到这里,还可以进一步问一下:为什么表达不希望的事情(如摔倒)时“差点儿摔倒”跟“没摔倒”发生了叠加,而表达希望的事情(如考上)时“差点儿考上”与“没考上”没有发生叠加?这个问题是沈家煊先生提出的,问到了根子上,需要作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当“差点儿”用于希望的事情时,肯定式和否定式都可以成立,而用于不希望的事情时,只有肯定式成立,否定式(即原型否定式)不成立,或曰缺位。
希望的事情、如意的事情是人们期待的,它可能差一点实现,如差点儿考上大学:只差一分没考上,也可能差一点不能实现,如差一点没考上大学:刚够分数线考上了。相对于其他一般情况(考上的或没考上的)来说,刚达到录取分数线或只比分数线少一两分都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都属于有标记的信息,能够刺激人们的交际欲望,有实际的交际意义(肯定式:虽然只差一点但毕竟没考上,感到惋惜、遗憾;否定式:为差一点就考不上而后怕,也为总算考上了而庆幸)。所以当“差点儿”修饰希望的事情时,以这个希望的事情的实现为基准,从正反两个方向表达离这个基准的量的差别(差一点实现或差一点没实现)都有交际意义,因而存在着两个语义不同的正反对应的非叠合句式。
与此不同,“差点儿”用于不希望的事情时,以这个不希望的事情的实现为基准,只有表达离事件或情况的发生还差多少的正向表达式(从未发生到发生)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不如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还从反向计量它离没有发生有多少距离(从已发生到未发生)通常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如果不希望的事情不幸而发生了,人们只要说它发生了就可以了,这是关注的焦点,不会管它离没有发生还有多少量的差别。例如一个人患了轻微的感冒,不会说自己“差一点+没感冒”,因为既然已经感冒了,再说“差点儿+没感冒”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差点儿”修饰不希望、不如意的事情,原型否定式“差点儿+没VP”(*差点儿+没感冒)不成立,只能用肯定式正向表达量的差距,不能像用于希望的事情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来表达量的差距,在这方面二者是不对称的。
不希望的事情、意外的事情没有发生(没VP)是事物的常态,属于无标记信息,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刺激人们的交际动机,没有必要去说。但由于不希望的事情是人们不喜欢、想要避免的,所以不希望的事情差一点儿发生,是不同寻常的事情,属有标记信息,会刺激人们的交际欲望。当人们说不希望的事情差点儿发生时,如“差点儿摔倒”,其交际动机是为了表达“真危险”这种后怕的感情,或是为总算没有发生而表示庆幸,其肯定式“差点儿VP”存在的必要性即在于此。
这就是说,由于交际原则和语言逻辑的制约,当“差点儿”修饰不希望的事情时,实际生活中只有正向表达的肯定式“差点儿VP”,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向表达式——原型否定式“差点儿+没VP”。原型否定式的缺位为叠合式(异构否定式)的出现留下了空间,叠合式只是肯定式的强调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否定式。在希望与不希望这对范畴中,希望的是无标记的,不希望的是有标记的;在不希望的事情中,肯定式“差点儿VP”是无标记的,否定式“差点儿没+VP”是有标记的。
4.2 没VP之前
“VP之前”的结构是“VP+之前”(达标+之前、毕业+之前),仿此,“没VP之前”的结构按照汉语语法通例应该在VP与“之前”之间切分,分析为“没VP"修饰“之前”:
*没VP+之前(原型句,定中结构)
分析为定中结构的句式是不符合语言逻辑的。因为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当人们要表达离某一时间点或空间点还有多少距离时,总是以到达这个时间点或空间点为基准,而不是以没有到达这一基点为基准,因为前者是确定的,可以作标准,后者却不确定,无法作标准。比如我们说三点以前(以三点为基准),而不说“不到三点+以前”(不以“不到三点”为基准,因为“不到三点”可以是两点五十分,也可以是两点四十五分等等);同样,我们只会说“毕业之前”(以毕业为基准),而不说“没毕业+之前”(不以“没毕业”为基准)。这就是说,原型否定式(定中结构)不合语言逻辑,因而在语义上是不成立的。要让它成立,就要在不改变表层结构的前提下对深层结构进行重新分析——变为叠合式。原型否定式的缺位为叠合式的产生留下了句式空间,叠合式的结构既不是“没VP+之前”,也不是“没+VP之前”,而是像兼语式那样的叠层的结构:
叠合式只是在表层上维持了原型句的形式,其深层是一个与原型句结构异常的句子(同形异构式)。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不对应,造成句法异位,句法异位导致语义异指,所以“没VP之前”不表示跟“VP之前”相对立的语义。
“除了X之外”的情况跟“没VP之前”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5.小结
以上的论述回答了四个问题:A)否定式是怎样产生的?B)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上的异同;C)否定式为什么与肯定式语义不相对称?D)原型否定式为什么缺位?文中指出否定式是由语义具有同一性的正反两个概念表达式叠加整合而成的;否定式与肯定式语义基本相同,但语义重点、感情色彩有异,因而适用范围或有所不同;否定式是一个与其原型同形异构的新构式,异构式造成语义异指,因此在语义上跟肯定式不相对称。
我们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对汉语中的诸多正反同义结构的生成及语用动机作了统一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只适用于一两个正反同义结构,而是对几乎所有这类现象都具有简明的、可还原的说服力。当然,细分起来,以上各句式产生的动因也有差别,“差点儿没VP”和“没VP之前”是由原型否定式缺位引起的,“难免不VP”是正反同义表达式因思维的断裂而把两种意念叠加在一起的,“除了X之外”是语义相同的前置式与后置式的叠加。需要强调的是,两种概念的叠加不是任意的,它要以意义相同或曰概念的同一性为前提。我们首先从词汇层面的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现象受到启发,进而意识到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同义词之间,同样存在于句子层面。这再一次印证:汉语的词法大体上就是汉语的句法。
概念叠加反映了一种客观事实,这就是一个概念往往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表述,尽管表述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核心语义相同。所谓概念叠加,其实就是人脑对某一概念的正反两个角度的表达式的叠加,或曰两种心理意象的叠合。当说话人使用其中一种表述方法时,脑中又浮现出与之意思基本相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在某种语用意图的促动下把两种意念叠加在了一起。基于经济原则和句法规则的约束,概念不能简单叠加,需要在结构上进行整合,使之既简约又能在表层结构上与汉语语法的原型式兼容。
叠合式一般都具有强调的功能,其语义蕴涵并不简单地等于原来两式意义之和,而是仍有侧重,往往产生出主观化的新的情态语义,使之在表达上独具特色,从而不会被作为羡余格式而淘汰,这就是一些叠合式得以存在的原因。
6.否定式的历史回溯
如上分析,同义概念叠加与句式整合有其语用动机和句式生成上的理据性,所以此类与肯定式语义不相对称的否定式的产生不会是个别现象。而且,这类现象也非自现代汉语始,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所反映(以下例句有一部分为杨永龙、赵长才两位提供)。
6.1 “不”等
“没”出现很晚,最初为“差一点没”,较早用例见于清代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共11例),如:
(26)差一点儿没叫那狐狸精治造了个臭死。(第6回)|刚才差一点没惹下了祸。(第37回)|你忘了那一遭为你说舌头差一点儿没打杀呀?(第66回)|叫他治治,他就使上毒药,差一点儿没把裴大爷疼杀。(第67回)
至于“没”,电子语料库中最早的用例出现在老舍小说《二马》中(共2例):
(27)马先生的手差点儿没贴着她的胸脯儿|马老先生……把脊梁往后一仰的时候,差点儿没把电话机碰倒了。
在“没”出现之前,宋元文献中所见为“几乎不、险不、险些不、不”,清代则以“不曾”多见。这些否定式的基本语义都跟其相应的肯定式相同,只是增添了一些感情色彩:
(28)几乎不唬杀岳司公,见条八爪渗金龙,拽满三石黄桦弓。(金《刘知远诸宫调》)
(29)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宋·王安石《开元行》诗)
(30)险不绊倒了我那!(元·关汉卿《绯衣梦》二折)
(31)险些儿不曾哭了出来。(《儿女英雄传》l回)
跟“VP”、“没VP”最相对应的是元明时代多见的“VP”、“不VP”(“争”的意思就是“差”,“”就是“差一点儿”):
(32)(糊突虫云)哥也,休怪您兄弟来迟。我有些心气疼的病,今日起的早了些儿,感了些寒气,把你兄弟不疼死了。(《全元曲》,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二折)
(33)我为一贯钱,打杀一个人;平白的拿奸情也没有,不杀了一个人。(《全元曲》,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第二折)
以上各例否定词都用“不、不曾”,不用“没”,应跟否定副词“没”出现较晚,出现了也不常用有关(注:陈刚(1985:329)指出,“没”初见于宋代,但至明代仍极少使用。其前身为“不曾”。《水浒》《西游记》“不曾仍占优势”,“没”仅偶尔出现。《红楼梦》开始普遍用“没”,但在几乎同时的《儒林外史》及更晚的《儿女英雄传》中仍以“不曾”为主。现在北京话中“没”完全替代了“不曾”。)。其内部结构应为“几乎不+VP”、“险不+VP”、“不曾+VP”、“不+VP”,加上“不”以后语义内涵更为丰富。
6.2 “未至之前”等
6.2.1 “未至+处所+数量”
否定式“没VP之前”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六朝时期的“未至之前”句式。“未至之前”句式又脱胎于始见于西汉的“未至+处所+数量”句式。《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等汉魏六朝文献表明,表示某处离目的地还有多少距离时,使用这一格式,例如:
(34)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史记·淮阴侯列传》2616页;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停下驻扎)
(35)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史记@李将军列传》2868页;在离匈奴阵地两里处停下)
(36)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193页;在离桥十几里处下马)
(37)(麋竺)常从洛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一好新妇,从竺求寄载。(《搜神记》卷四;在离家数十里处见路边有一美妇……)
(38)东南上十五里,到耆阇崛山。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佛坐禅处。(《水经注》卷一;在离山顶三里处有一朝南的石窟)
拙著(1988)“未至”条曾指出:这种格式不是客观地介绍两地的距离,而是指明事件发生的处所,其意义中心在处所,而不是距离(所以对译为“在……处”)。这种格式实际上表达了两层意思,既表示没有到达目的地(泛而空的事况),又表示所在地(A)到目的地的距离(具体的情况),这两层语义蕴含在同一事况中,在空间与时间轴上同处一点(A),具有同一性,叠加后就整合为“未至家数十里”这种句式:
————A→家
未至家+去家数十里→未至家数十里
6.2.2 “未至+数量(距离)”
由于这种格式的习用和具体的语境因素,格式中的处所词往往被省略,产生了省略式“未至+数量(距离)”,例如:
(39)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三国志·蜀书·武帝纪》19页;承前省略“白马”)
(40)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三国志·魏书·方技传》800页;承前省略“家”)
(41)曹公遣张郃毁庙,未至百里,(神)君遣兵数万,方道而来。邰未达二里,云雾绕郃军,不知庙处。(《搜神记》卷十七;承前省略“庙”)
赵长才先生调查先秦及《史记》后告知,“未至+处所+数量”句式始见于汉代,《史记》全书共出现8例,其中7例为“未至/到+处所+数量”,只有1例处所词在句中不出现,为“未至+数量”格式,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的结果。“未至/到+处所+数量”应该算是全式,“未至+数量”是省略式。《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中共出现此类格式11例,其中有10例是省略式,只有1例是全式。这跟《史记》所反映的情形恰好相反,可以说明早期以全式为主,而魏晋时期则是以省略式为主。拙著(1988)中叙述的情况也是如此。
6.2.3 “未至+数量(时间)”
如果不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而是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时,可以径用“未至+数量(时间)”句式表达,其例见于六朝笔记小说,拙著(1988)曾举梁释慧皎《高僧传》中数例,如“未至一日,”(在客人到达前一日)、“未亡二日”(在临死前两日)、“未至之夜”(在来之前的那天夜里)等,其中的数量词是时间的数量,是从空间距离数量扩大用法而来。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搜神记》中出现一例在时间数量词后加“前”的例子:
(42)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卷六;在生产两个月前,胎儿在腹中啼哭)
从《高僧传》诸例可知,不加“前”字,“未生二月”也是“生产前两个月”的意思,而且更合彼时通例,因此拙著(1988)曾怀疑此“前”字或为后人所加。其实以本文的观点来看,不管这个“前”字是晋干宝原著本就有,还是后人所添加,都是对句式隐含义的明示。“未V”这一格式本身就含有“V之前”这一语义,加上“前”字使这个语义在格式表层得到彰显,这同样是语义叠加句式:
未生+生二月前(生产两个月前)→未生二月前
6.2.4 “未至之前”
“未生二月前”句式再进一步,如果不必指出具体的时间数量,只泛指某时间之前,就会产生省略时间数量词的新格式“未至之前”。例如:
(43)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后迁中丞,不为超越。(《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注960页)
未至+至之前→未至之前
“未至之前”(没到之前)就是现代汉语中“没VP之前”的直接前身。
从上面对“差点儿没”、“没VP之前”句式的溯源可知,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是汉语句法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存在于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对这一重要现象的了解还很不够,这里只是略举其二,希望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很想知道本文所讨论的正反同义结构的现象是不是汉语所特有的。2007年9月,我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研讨会上报告此文时,与会的法国汉语语法学家贝罗贝先生等告知,法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不清楚二者的生成机制是否相同。由于笔者完全不懂法语,无法理解和具体比较其异同,只能抱憾不已。会后冯力教授介绍我一篇法文文章,并将其中结论性的段落译成中文给我,读后我模糊地感到法语里的否定赘词应跟汉语句法层面的叠加式的产生有某种相同之处,但又不甚了了,故将这几段译文放在附注(注:冯力教授帮我翻译了法国《东亚语言学报》上Qiu Haiying(1998:3-50)文中的几段文字,现转录于下:
4页,第17行:在否定赘词的使用程度和频率上,法语中的使用情况明显比汉语中的使用来得更为活跃和频繁。在法国语言学家C.Muiier(1991)所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词条中,一共有56条用例,出现在不同的句法层级上:不论是独立的短语,还是补语结构中;从句或是比较分句中,都能出现。法语中的广泛可使用度,衬出了汉语中这种使用范围的限度。但是,如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相似性:一个否定词素的出现,在某种条件下,不会使表达的原意发生理解上的困难。
12页,第3行: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否定赘词存在的理由何在。我们认为Damourette和Pichon提出的“断裂”说值得注意。对他们来说,否定赘词反映了“一种心理态度,即主体意愿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断裂”(1940:2195)。然而Martin指出了这个假设的不足之处,并在他的语义-逻辑学说中加以讨论。他解释说:这种“断裂”可以理解为:赘词ne是运用中的语句表达同时属于两个价值内容相对立的世界的反映(Martin,1984:106)。一个是意念,(或联想)中的世界,另一个是可能中的世界。在后一个世界中,命题P(即PROPOSITION)为真,而在另一相对的世界中,P为假。与Damourette和Pichon不同之处,还在于他进一步指出,这两个世界的对立并不必然导致ne的使用,是因为相对(或相隔)的世界受到一些限制,它必须与“可能的世界”相一致,(而非对立)(Martin,1984:108)。
虽然我们对法、汉两种语言中否定赘词的用法如此接近而感到吃惊,但是我们发现,在使用的语境条件方面两种语言之间可能会有差别。然而上文引述的理论解释对汉语的事实也是有说明意义的。例如“难免”(例6),表“很难避免”或“不容易避免”,共同的语素是“可避免性”。P出现在表避免性的状语部分(即“难免”)的辖域内:意念世界也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其P为真(一个人难以避免会犯错误)。可是P为假的另一个相对世界,也是可能的(一个人不犯错误)。
28页:Muiier(1991)的条目中列出了24个动词和词组是属于“担心”类的:Craindre que担心;s‘inquieter为……担忧:redouter怀疑:avoir peur怕,恐怕,等等。)里,供感兴趣的同行参考。沈家煊先生认为,从本文所列举的种种现象来看,汉语里的叠加现象绝对不比法语少,只会比法语多。在法语里,叠加现象集中在句法层面(框式否定词ne——pas的形成是句法层面叠加的结果),但形式不多,不像本文举出这么多的形式。词法层面的叠加(如“现如今”等)则很少。我们期待拙文的发表能引起更深入的讨论,把多年来语焉不详的问题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