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永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 854000
摘 要:物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也随之而改进。新课标、新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讲究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给教师教学的方法带来了更多的考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和教师教物理的现状出发,对如何教好中学物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新课导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运用、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解问题的引导等方面改进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要求与方法。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三种课型——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参照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成果, ,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
一、研究目的
教学方法改革的成与败、教学方法的优和劣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来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方法类型
1.随着物理教学方法改革深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形成六大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的智能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二重性、教学方法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的非智力性、教学方法的优胜性。只有认真把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才能在物理教学的改革中稳妥前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之目的。
2.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三种上课类型——知识教学课、实验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对这三种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成果,兼收并蓄,设计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上课的新颖性,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3.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探究科学的方法为目的,精心设计实验,如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变演示性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强创意性实验和世界科技成就展示等,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
4.物理教学的归纳分析论证法。要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及时的收集记录、分析和处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推理、概括和总结等思维方法,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能力。这是落实新课程要求的重中之重,这种能力的增强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教学方法实际应用
1.在教学中,以例题、习题创设问题情境,深化主题。在例题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具体的物理过程、物理问题的理解,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有关的知识、规律,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对物理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进行提炼、升华、学习和汲取例题中的物理精神,它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充实课外活动,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课外物理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3.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四、教学效果
1.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和影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内驱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爱好的一切现象、事物、知识等,总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究,诱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知识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目的。
2.利用我国物理学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每次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都凝聚着物理学家的智慧与心血,体现着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展现了物理学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蕴含在物理学中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究和发现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要引领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从中得到学习物理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知识是学生亲自体验到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调动多种感官,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互动性会更强烈。在这样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但收获知识、方法,而且会感受到探究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论文作者:赵胜永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教学方法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