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中心小学 325100
摘 要: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必要途径。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预习 有效性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而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和培养小学生有效预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预习的现状
1.预习形式较单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学能力有限,因此对于预习还只是停留在对课文的通读上,并不会主动对句子或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认为只要能读下来就可以了。
2.预习任务不清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但没要求学生预习什么、怎样去预习、通过预习能理解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点,学生更不明白预习的目的是什么,也只能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预习,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
3.预习检查不及时。许多教师认为,预习是“软作业”,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进行检查,或者是时间方面的考虑,忽视了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预习作业布置下去,却没有及时检查反馈,教师上课时也不知道学生的预习情况,只顾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
1.注重激发预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对一切新奇的、趣味性的东西充满着好奇,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思维敏捷。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提高预习的趣味性和乐趣,让学生们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2.教给学生预习方法。(1)初读课文,从字词入手。对于生字词,要求学生读准其字音、明白其含义,较为通顺流畅地朗诵课文,并想想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对于课文中的生字,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善用字典,对生字词不懂时要去查字典,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并标注到书上或者笔记本上。(2)再深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深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下来,并体会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作用,找出一些与文章中心有关联的句子或段落。(3)再次细读课文,思考并标注疑惑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课文,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积极感悟和思考文章的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3.制定具体的预习内容。在教会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之后,还要从学习规律的角度重视学生特长的发挥,引导学生取长补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预习的内容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想象,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预先设置一些场景,或通过代入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可能较慢,可以通过复习加预习的方式来引导,先让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课文的基础上,布置新课文的字词和内容预习,让学生预习总结课文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资料的方法去预习生字、生词和课文大意,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具体而又针对性的预习内容,对于发挥学生自身之所长、弥补其所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很好的作用。
4.及时检查预习效果。课前光预习还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不然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会削弱。通过检查后,才能了解学生预习效果,好的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享受预习收获的喜悦,相信自己的能力,学生才能长时间保持预习的热情。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可以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几分钟,也可以是课前的几分钟。教师要对预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表扬预习认真的学生,批评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归纳正确的预习方法,改正错误的预习习惯。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表扬激励的方式来奖励学生的预习效果。当学生回答问题与预习问题有关时,教师可鼓励他们:“老师看出来了,你一定在课前下了苦功夫,不然怎么会答得这么流利呀?”“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看,这位同学一定是在课前认真预习了,他今天表现得多出色呀!”……这样不但能对预习得较好的孩子起到鼓励作用,而且对其他孩子也能起到榜样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线教师,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客观地认识到当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预习策略,不断提高小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侍林芳 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6,(7X)。
[2]李会霞 论小学语文预习的引导[J].学周刊,2016,26,(26):230-231。
[3]王裕 小学语文预习的作用与有效指导[J].新校园(中旬),2016,(1):45-45。
[4]谢陈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预习方法的几点建议[J].时代教育,2013,(20):198-198。
论文作者:谢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生字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论文;